发信人: verydamn(小咩)
整理人: tibetprincess(2001-07-31 03:03:43), 站内信件
|
发音的机能状态
最简单的发声原理: 肺部的空气由气管呼出,因震动喉部的声带而发声,声音经过喉腔,咽腔,口腔,鼻腔各部分的时候,又得到共鸣而放大. 这是最简单的发声原理.
歌唱是把人的发音器官当作一部乐器来使用.
一个人要学会唱一般的歌曲并不难,只要他的耳朵能辨别 “音高”,同时他能把说话的声音按 “音高”调节就行. 但要能把技巧很高的艺术歌曲唱的技术上比较完整,就很不容易. 在能力和技巧上必须具备几个条件:
一:必须先锻炼发音器官达到有超过自然范围的发音能力,使音量普遍加大,音域增宽到超过说话的音域一倍以上;
二:在发音能力增强的基础上训练声音走动时有准确的 “音高”,由低转高或高转低动作都相当灵活,音量能大能小,伸缩自如,音色能随着感情的起伏如意变化;
三:进一步要在这种音乐性很强的特殊发音情况下,学习把歌词吐清楚.
歌唱时的呼吸
呼吸可分三种: 1,安静时的呼吸. 2,体力劳动或心情紧张兴奋时的呼吸. 3,大声疾呼或唱歌时
歌唱用的呼吸是一种有意识的强力呼吸..
通常说的 “丹田”气,"脑后音","咽音""隔膜发声法",是用正确的呼吸方法令声音结实,脆亮,使发音能力超过自然范围.
歌唱的呼吸和隔膜以及所有支持胸廓的肌肉群的合作有关.要想唱歌唱的稳劲,气足,高音,平时就要训练呼吸肌肉群,尤其是腹部肌肉的收缩力和稳劲性.具体的方法有"狗呵欠"和~~~~~(哎呀,一种我也不知道怎么说,但只会做的训练,呵呵~~就是用气流喷击上下唇的动作)
还有一个简单的方法,一边做仰卧起座和小跑一边唱歌(连续性的),也能锻炼腹肌.
歌唱时不要把胸廓当作气球那样用,而当作一个能呼能吸的风箱,不论出口的大小如何,呼出的气总是稳定而有劲的.记着: 喉部只负责发生之责,不必兼带管制出气的任务,工作的负担一经减轻,喉部以及声带自然感到轻松,也自然能持久,并且表情的运用也可流畅自如,这就是有 “控制”的气息.
歌唱时的呼吸方法是随不同的句段时刻在变的,具体的做法用文字表达实在太抽象了,要配合图案和老师的亲自指点才能深刻体会. 现只举一短例:
唱短音的准确的呼气方法,是暂时使胸廓全部的肌肉不动,保持对抗的力量平衡的状态,单独运用腹上肌(特别是腹直肌与腹内斜肌的上部那一段)与隔膜对抗,做一松一紧的动作….(注意的是,维持胸廓 不动,把它固定在普通状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