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riversider(乡下人)
整理人: ashleyliu(2001-11-30 19:30:13), 站内信件
|
第一次来到昆山。眼前是一个中等城市,气派不逊于顺德。一座正在兴建的科技展览馆,连广州也要自叹不如。
昆山不属于上海,却是浦东开发的最大得益者。趁上海人傲慢地把前来投资的非跨国公司拒之门外时,昆山把他们拉了过去。十年过去,等上海人终于觉悟,开始在周边建立一批面向台商和港商的工业区时,昆山已成气候。据说台湾八大笔记本电脑生产商就有五家把生产线搬到了昆山。
昆山成功的秘密究竟在哪里呢?原来这里的政府非常地“开明”,与外商打交道的官员们接到的指示是要与外商打成一片,吃喝不分家,哪怕天天陪外商喝酒喝到凌晨两点。只要不是现钞,外商送礼一律笑纳拿回家,只需记着日后请人家吃顿饭。什么纪委监委,在昆山不起作用。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让每一个外商都觉得他在政府里有几个有求必应“铁哥儿们”,使他能安心地在这里继续投资,并且介绍他的朋友们也来投资。
由于这项政策的成功,政府官员们的自信心已经膨胀到某种地步。吃饭的时候他们不停地贬低东莞,甚至指着桌上的干烧黄鱼说:“你们在广东那里吃得上这么新鲜的鱼”。我小口地嚼着那按广东人的标准可算是发霉的鱼肉,不置可否,因为是他们付钞。
昆山无疑是老板的天堂,但那会不会是打工者的地狱呢,也许。
---- 自由职业者 创业e时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