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古典小说>>中国古典文学(以年代划分)>>明代文学>>关于《三国》>>曹操VS刘备之二 曹操篇

主题:曹操VS刘备之二 曹操篇
发信人: xingheami(啃骨魔王)
整理人: fslts2(2003-11-09 19:20:57), 站内信件


     前些时候因为拜读斑竹大作“曹操VS刘备”,忍不住手痒,发帖“刘备VS曹操  我的看法”结果引来鬼蛇先生的“驳  刘备VS曹操  我的看法”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突然发觉我和鬼蛇兄的看法似乎一致。于是,再发“斗胆乱言之刘备与曹操”但因身体欠佳,至今尚无对曹操的看法发出。 
     
    现在,发“斗胆乱言之二  刘备VS曹操  之曹操篇” 

    曹操,似乎在三国演义里被罗贯中骂的体无完肤。到现在似乎喜欢、崇拜他的人也很少(曹营诸位别生气啊,这是实话啊)。但是,抛开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大量的虚构的“事实、情节”对刘备的美化和对曹操的丑化不谈。我们再看曹操。 
             

          他是三国中少有的几个成功的君主之一!!! 
  

     纵观三国,如此乱世,天子无能,而导致群雄纷争。曹操能从一个“举孝廉”的乡绅小吏而通过自己的奋斗一跃而成为三国三大君主实力最强横的一方。这一点来说。“骂”曹操似乎是我对吃不到的葡萄有一种认为它是酸的的情结在作怪吧。 

     讨伐董卓,自然是伸大义于天下,解万民于水火的大业。当王允和百官为大汉基业痛哭时,曹操可以大笑而起,借刀刺贼。可见其曹操忠心为民解难为帝解忧的一斑。而又有其实际的行动不似其他碌碌只知道哭而已(绝非攻击刘备) 
而事败又可以借献刀之名,全身而退,曹操智慧由此可见。于路杀吕伯奢一家。 
明知杀错,而再举屠刀。其实不对。但是,为保全性命,曹操此举,在当时又似乎做的对了。毕竟多疑是曹操的缺点!但是事发后又能冷静的刀斩吕伯奢。而让自己摆脱官府的追杀,不管怎么说,他很成功!毕竟曹操不是三国里的仁君。历代他都是以奸雄身份出场的。 

     而在讨伐董卓时。曹操又可以号召多路诸侯相助,这样的影响力和个人魅力似乎也是其他君主没有的!在关羽被告知没资格出战时替关羽说话,可见曹操 
看人之明和缓和气氛的才能。 
      
     最辉煌的官渡一战,更让曹操一举成功。创造了军事历史上不多的以少胜多的神话。从而奠定了在中原的势力。曹操这样的军事才能也是刘备孙权不能比拟的。虽有赤壁之败,但是历史学家考证,那次战斗根本没有三国演义上说的那么辉煌。只是刘、孙联军与曹军在赤壁相遇小打一仗而已。双方都没有大的损失 
只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为了要书好看自己加上去的夸大了的情节。曹操亲自指挥的战役和战斗中失败的例子并不多。就是有几次,也都没有什么大的损失。 

     曹操抹书间韩遂   而瓦解马超和韩遂的联盟。击退不亚当年吕布之勇的“锦马超”   更是漂亮! 


     在许田打围,曹操的一招“指鹿为马”(也许这个词用在这里不合适,但是我觉得曹操当时的想法是这样的。)实在是高明!既表明了自己的心愿,又可以试探百官的态度。 


     而曹操又是三国时期的文学家。他的诗词之能至今也被人们所传诵。战而得天下,文可得大家。这样的天才。全观中国上下5000年的历史上并不多见! 
      
     对于曹操好色的污蔑。我一直很反感!你明朝的罗贯中什么时候去的三国?!你凭什么说曹操好色?!给我一个理由先!再者说,在三国的时期里。正是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现象实数正常(非攻击女网友和任何女性只是就事论事)那曹操是成年健康男子成年在外打仗。孤寂之情,人想可知。就是真的找人来陪,也是情理之中。他又是丞相的身份君主的地位,在当时这样的做法,任何人都应该可以理解。何况你罗贯中并没有真正的证据来证明曹操好色 
。难道,单凭你几句话,我们就要相信?! 

     而至于,左慈掷杯戏曹操 的事我觉得不用我在这里废话了吧。谁都知道是假的啊。祢衡是不是该死(绝非攻击斑竹!)大家也自有定论。何况曹操并没亲自杀他。再说祢衡样的人在哪里都一样的该死。华佗的死与曹操有无关系我不知道。但是就是真的是曹操杀的,请问,那曹操当时只知道打仗对医学并不知晓。 
一听说华佗要砍他脑袋。他能不急?再说曹操当时重病在身头痛不止。判断力当然不如以往。误杀也是可以理解的。 

     曹操用人就一个字“明”!(不同意的请回复)许褚不过一个强盗,曹操却可以知人善用,而不去计较许褚的出身。知关羽是人才就厚待予以挽留。等等 
~~~~~~~~。也不必我再说什么了。 


     再看三国演义,罗贯中在封建社会里要考虑到自己的书是不是有人爱看。 
又要想到当时统治阶级的意愿。当然要对曹操加以贬低。难道你要他去说曹操的好话而甘心被砍掉头颅?所以,我们在看三国演义时实际是在接受罗贯中自己(也是他无奈的做法)的看法。 


               再论三国时,请大家给每个人他应该有的评价。 


      “刘备VS曹操   我的看法”就此发完。也许以后再发点补丁什么的。 

            



                 望斑竹大人与鬼蛇先生不吝赐教。 





----
 永远的格斗之王,但是它和街头霸王道底哪个更好呢?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