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jediliao(黑勋爵达斯维德)
整理人: fires(2001-07-11 09:20:41), 站内信件
|
Dance In The Sweet Memories
——《橙路》
初会《橙路》时只是一个瞬间的邂逅,在忙碌的高二(或许是高一,真的不记得了)时期,那天下午也许是因为提前放学或别的什么原因难得地早早地回到了家里,打开电视习惯地调到卫视中文台,发现出来的动画既不是疯狂恶搞的《娱乐金鱼眼》,也不是令人无限向往的《福星小子》,而是一部全新的作品,不过,还没等我坐热沙发,就迎来了ED,只是依稀记得里面有几个人物:有点傻傻的男孩叫春日恭介,长发女孩叫鲇川丸子,短发女孩叫桧山阳子……
之后并没能与这部名字有点像碳酸饮料的动画有更多的接触,因为当时繁重的学业已经让我错过了太多卫视放的动画,然而,这个遗憾和当时错过《一刻公寓》及《乱马1/2》一样,久久留在心底无法磨去。若干年后,大学寝室里睡我下铺的是一个广东男孩,同样来自岭南的他难得地对动漫还算比较喜欢,当问起最喜欢的动漫人物时,他老兄悠然地道出了“阿圆”这个名字。记得当时追问他了不少有关的事情,总算弄清楚阿圆就是丸子,丸子就是阿圆,而这个故事是一个超能力少年与两个女孩的感情故事,而据他当时用上不少肢体语言的描述,那位叫阿圆的女孩非常非常非常的可爱,甚至用上了“如果我有一个这样的女孩作女朋友就好了!”之类的狂言……
尘封的回忆再次被带起,不过到了最近才有机会能走入《橙路》的青春世界。重看的第一部《橙路》动画是剧场版《那年的夏天》,尽管只认识恭介、阿圆和阿光(阳子)三人,但他们三人之间的情感纠葛还是带来了深深的感触。同我所知道的那样,恭介拥有原作者设定给他的超能力,一次意外让他来到了三年后的世界,此时22岁当摄影师的自己正因为过去的恭介到来而在战场上失踪。19岁的恭介好不容易找到女朋友阿圆,却因为不稳定的空间而在阿圆窗前消失,遇上了从美国归来的旧时相识阿光,心神不定的他在大醉后被阿光扶进了酒店的房间后居然倒头就睡……依旧是一个三角恋情的设定,不过描绘的却是一个成年人的世界,对于一个以前没看过橙路的人来说,这部剧场版似乎没能产生一种融入的感觉,留下深刻印象的倒是那首名为“恭介NO.1”的钢琴曲,那是19岁时的阿圆送给春日的礼物,三年后得知春日无法在错位的空间回来时,阿圆在家中再次弹起了这首轻柔抒情的曲子,用共同的美好回忆创造了奇迹救回了恭介……虽然没看过以前的故事,但从阿圆坚毅的眼神中,我看到的是她对恭介深深的爱,这份爱让轻浮的追求者止步,也让根本不了解他们的过去的我为她而祝福,为她而感动。
茫然地看完两张碟的剧场版,尽管弄不清楚故事背景以及各人的关系,但那份微酸的情感触动了我。前段时间啃起了《Brain Power》,低劣的情节和生硬的感情描写几乎让我丧失了看动画的动力,幸好有这部《橙路》。也许我要感谢当时那空空的钱包,因为这样我才会因买不起24张碟而凑巧地从恭介三人走入成人时进入他们的世界,然后又再通过巧取豪夺游戏部E.T.大人的TV版、OVA版及剧场版《想回到那一天》总共34张碟,在两三天内一口气看完,如闯入三年之后世界的春日般,翻开三人情感的日记,回到那个微风吹起落叶的初中最后一个学期。
在那个99.5级的石阶上,春日恭介紧紧地接住了空中飞舞着的红草帽,也抓住了不良少女阿圆的视线。之后的故事就如大多数爱情题材作品所经常设计的那样,阿圆的青梅竹马阿光对恭介一见钟情,恭介却喜欢着阿圆。三角关系在恭介身边的各式各样的人及动物的“搞搞震”下制造了一出出轻松的青春喜剧,有欢欣,也有失意,有爱情,也有友情与亲情。如上面所说,没有什么太特别的设定,《橙路》所有的一切都不过是一个个特别温馨浪漫的青春回忆,虽然是不太可能是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但却是每个经历过那段花季年华的人所梦想和憧憬的一切,有着可爱的女孩,纤细纯洁的感情,喜欢恶作剧的狐朋狗友,乖巧调皮的孪生妹妹,以及微风抚摩下飘满落叶的林荫道,还有那充满阳光和蓝天的海滩。当今天已经走上社会的我回想起自己如恭介一般年纪时(想想自己不过20出头,这样的口气真是有些欠打^^),在脑海中浮现最多的还是那成叠成叠的复习试卷,仿佛死亡判决书般的成绩单以及心头那难以卸下的沉沉重担。其实日本的学生也都一样,顶着沉重的负担拼命地啃书只为能考上大学。所以校园青春作品的出现并非偶然,因为那里是一个个超越现实的梦想,是理想中的花季。所以我们的主人公们才能无忧无虑地去试探着走入纤细易碎的感情世界。《橙路》TV版及OVA版的主题风格十分轻松,也很浪漫,让人可以手里揸着一支冰红茶在开着空调的午后,斜翘着二郎腿歪坐着椅子静静地去欣赏,去感受,去回忆。这是一部能带来好心情的动画,没有必要挖空心思去探讨人性的黑暗面,也不用为那莫须有的存在主义或别的什么而故作深沉地翻出名人名言来炫耀,只要喝下一口甜而微酸的红茶,为里面那温馨的一个个青春故事而发出会心的微笑就可以了。
也只有走进《橙路》后,才会明白为什么那位老兄会把阿圆当作梦中情人了(还是喜欢阿圆这个名字,丸子给人的感觉颇幼稚)。阿圆太耀眼了,如果没有阿圆,《橙路》也许会黯然失色许多吧。很特别地,阿圆是一个不良少女,从小和男孩子混在一起,抽烟,喝酒,打架,号令群雄,身手不凡。照理来说,这样的女孩是不会讨人喜欢的,然而,一头长长的秀发及坚毅的眼神带给了阿圆与大多数动漫女主角不一样的成熟魅力。高田明美笔下的她,性格像个男孩子,有主见重友情,做事雷厉风行,有点冷酷,有些叛逆,却会在适当的时候在意着恭介,不经意间透露着少女的可爱,比起天真活泼略显单纯的阿光,阿圆对男孩的杀伤力确实不是一般的强呢。《橙路》的TV版及OVA版是类似《福星小子》那样由一个个生活中的小故事串起来的青春长剧,恭介、阿光和阿圆三人微妙的感情穿插于始终,打打闹闹,误会重重,恭介无法彻底地拒绝阿光的感情,也不知道阿圆是否也喜欢着他。从这一点看《IS》也许借鉴了《橙路》:《橙路》几乎没有阿圆的心理描写,但好在阿圆的感情比伊织直接多了,总是能让人猜出心事,这也是阿圆可爱的地方呢。恭介喜欢着阿圆,但每当两人好不容易能有发展时,阿光总会在最紧要的关头闯进来……似乎是一个普通的三角恋故事,但出色的剧情却显出了故事的流畅及编排上的独具匠心,让人在笑过之余能在心底感受到那一丝丝的温情,那种感觉很独特,是一种直接到达心底回忆片段的触动呢。直到最后,当恭介因为爷爷的作弄回到六年前时,才明白那顶令他和阿圆邂逅的红草帽,原来竟是六年前自己亲手买给年幼的阿圆的(说句画外音:《LOVE HINA》动画版有抄袭《橙路》的嫌疑!)……在这个爱情的童话下,缘分的红线原来早已把两人牵在一起,让人不由得在心里暗暗为恭介叫好。不过,经过长达48话的试探和误解,直到最后似乎三人都不愿从这脆弱的三角关系中走出来呢。如大多数这种题材作品的男主角一样,恭介总是犹豫不决,有色心没色胆,因此脸上总没少阿圆留下的巴掌印,但总是能以单纯而真诚的感情感动高傲的阿圆。曾经看到过这样一段话:相爱并不是两人离开对方就活不下去,而是两人知道可以单独生活,但仍然选择了在一起。所以对于阿圆来说,对恭介的感情尤显珍贵。“坏”得可爱,她最大的魅力就在于此吧!
如果有这样一个女孩,她同样有一头飘扬的长发,一样有着豪不服输的眼神,一样的敢爱敢恨的性格,任性又有些坏脾气,也很反叛,虽然有一群叫她作“老大”的手下,却总是和你对着干,常常给你沉重的打击,有时甚至会伤透你的心,却又在不经意间透露着一丝体贴温柔。碰上这样让人欢喜让人忧的女孩子,谁都会深深地爱上她呢。剧场版《想回到那一天》中,当三人的三角关系已经无法再像以前一样维持下去时,恭介做的决定几乎是已经可以肯定了的。也只有在这一部与TV版及OVA版的搞笑风格迥然不同的剧场版中,三人拼命掩盖却无法收手的情感波澜才能冲破一切地尽情肆虐。经过了三年的打闹,恭介和阿圆终于迎来了大学升学考试,也迎来了三人感情道路的分岔口,心中明白已经无法留住恭介的阿光用痴心想要挽回一切……如同《一刻公寓》里的五代裕作对须惠的感情般,恭介始终无法去拒绝阿光的感情,尽管他很明白自己所喜欢的只有阿圆,但面对阿光猛烈而真诚的纠缠,他还是无法说出想说的话。在这个犹豫的关头,一直逃避着不想去伤害阿光的阿圆终于鼓起了勇气对恭介表白了对他的依恋(说句画外音:到这时还要靠女孩,恭介真是和五代有得一比了!)。一切都在这时瓦解,一直互相喜欢着对方的阿圆和恭介紧紧地抱在了一起……
“以后,我们还是不要单独见面了……我一直,都是爱着阿圆的……”
恭介终于还是对阿光说出了这句话。尽管他一直都很小心地去回避心中真正的选择不去伤害阿光,但到了此时,一切都不可以再回头了。以往总是温和地笑着的恭介,最后也明白了必须要做一个结论了。所以他残忍地拒绝了阿光,挂掉了一个个阿光打来的电话,头也不回地甩掉了阿光的手……当阿光强颜欢笑地在电话里想要抓紧恭介,却因为恭介无情的回绝而在挂断后伤心地坐在电话亭中痛哭时;当阿光在雨夜被恭介甩下,而恭介强忍住给她拿伞的冲动时,回想过去他们所共同拥有的欢声笑语,回想以往总是快乐地笑着的阿光及温和而犹豫的恭介,我忽然能体会到阿光此时撕裂般的痛苦,以及恭介此时的内疚自责……
据说当监督寺田宪史拿剧本给原作者松本泉时,松本老师只说了一句话:“寺田先生,请不要将阿光这个角色写得太可怜。”这也许是所有投入到《橙路》的三人感情旅程的人的心声吧。然而这世间最复杂的感情,总是充满了无奈和伤痛。有一首歌是这么唱的:“爱我的人为我痴心不悔,我却为我爱的人流泪伤悲心碎”同情和承诺都不是真正的爱情,阿光无悔地付出了一切,换回的却只有泪水,尽管旁观者可以无关痛痒地说“没办法,感情总是双方面的嘛。”但如果曾经像阿光那样深深地爱上一个不能在一起的人,此时一定会有着隐隐的心痛吧。比起以轻松搞笑的TV版,这部名为《想回到那一天》的剧场版风格相当沉重,也许是TV版及OVA版中一直未解决的矛盾都要在这短短的剧场版中解决,恭介告别阿光,阿圆直面自己的心意,恭介最终与阿圆走到了一起。这也是十分纤细的一部剧场版,每个细节,每个动作,每句对话,都代表了处于三角关系崩溃时恭介,阿光与阿圆三人微妙的心境。青年漫画都让人有着一种代入感,所以恭介的性格就像是身边的你我一般平凡。当阿圆最终表明对恭介的爱时,尽管心中仍然为阿光的伤心而痛苦,但仍然为两位有情人终成眷属而欣慰。他们的感情经过32张VCD的煎熬,也应该有个结果了吧,恭介也终于经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心中的天使。其实恭介的超能力在《橙路》中并不重要,它只是在需要出现奇迹时,为这个爱情的童话描上完美的一笔罢了。《想回到那一天》抛开了恭介的超能力而去描写一个普通人的感情故事,其略带伤感的气氛及用黑白画面描写现在、用彩色画面描写回忆的手法,让人在为他们过去的中学青春闹剧开心过之后,静静走入了他们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世界。比起TV版及OVA版更接近生活,剧场版更接近现实中的感情冲突。所以,我被感动了,不仅为流下了伤心泪水的阿光,为第一次主动抓住感情的阿圆,也为最后能和一直深爱着但不敢奢望的女孩紧紧相拥在一起的恭介。
《回到那一天》是我的《橙路》回忆的最后一页。我很幸运,我从《那年的夏天》开始走进《橙路》,我心中的《橙路》也是在那个时间的故事。所以,我可以像回首过去一样看完TV版及OVA版。在漫画版的最后,阿圆对恭介说过这样一句话:“喜欢,但是无限接近于爱。”也许15岁时的恭介和阿圆可能还没有资格说“爱”而只能说“喜欢”,但剧场版中22岁的恭介和阿圆的相互牵挂思念,他们彼此之间的信任,以及他们所拥有的“小资情调”的生活,都证明了这份爱是那样的真实感人。我贪心地追回了他们所有的回忆,再一次走进《那年的夏天》。当“恭介NO.1”响起时,一切都有着和第一次看的时候完全不同的感受。也只有到这时,才能明白前一部剧场版的标题《想回到那一天》的意义。在那之后,发生了太多的事情,三人已经不可以再像以前那样一起欢笑,阿圆和恭介在大学中继续着他们的爱情故事(桂正和怎么不学学人家!),阿光离开了日本,ABCD的老板转让了酒巴,久美、直美、小松、八田都走进了各自新的生活。当他们回首往事时,心中也一定会和恭介那样,想回到那一天,让一切都不要发生吧。可惜大家都长大了,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无拘无束地在一起了。但也许是造化弄人,从美国回来的阿光再次和恭介相遇了,也只有在追回他们的回忆后,我才能在此时理解到两人重逢时那种欲语还休的复杂心情。当初无情地拒绝阿光爱情的恭介,此时竟然也犹豫而险些做出对不起阿圆的事。正如过去一个经典的相声段子所说,“男人总在想着到底我爱谁,而女人总在想着到底谁爱我”。恭介一直以来都无法很好地处理对阿光的感情,多走了不少的岔路。也难怪,按他的性格来说一直分不清自己对阿圆和对阿光的感情到底有什么区别。喜欢终究是不能和爱划上等号,有些人虽然是你所喜欢的,但却不可能在一起,所以才会有《想回到那一天》来为这段感情划上一个惊叹号。《那年的夏天》是一个句号,恭介和阿圆的感情经过了各种各样的考验最后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对于一直夹在两人中间痛苦不堪的阿光,阿圆也终于能非常漂亮地用女性少有的宽容与友情守护住了这个脆弱的女孩,对比忧伤的《想回到那一天》,作为续篇的《那年的夏天》沁透的是一丝丝温情和浪漫,也让人终于可以松了一口气呢。
曾经在网上看到有人说《那年的夏天》是《新橙路》商业化下的失败之作,其实未必,正是由于有这部描写恭介、阿光和阿圆成年之后的剧场版,才能让《橙路》在故事和人物形象上有着少有的完整性。相爱容易相处难,经过了最难的表白至到最后生活在一起,恭介和阿圆的感情在这部剧场版中显得坚固而诚挚。当阿圆斩钉截铁地赶走企图趁虚而入的早川时,当恭介在阿圆的泪水下冲破重重阻难从异空间回来时,当机场里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能相拥的两人深情地一吻时,都能让人感受到那一份互相信任互相需要的爱。片中描写了不少成年人的生活,但成长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感情也是一样需要升华,对于一同走过风风雨雨的恭介和阿圆来说,不可能永远停留在那个夏祭的月夜,就让我们静静地为两人祝福吧,尽管这是一个与漫画版完全不同的结局。
也许我和《橙路》的重逢真的太迟了,但幸好我没有错过它。写下这些文字时,耳边一直听着“恭介NO.1”,反反复复地听。《橙路》的音乐非常出色,几首主题歌及插曲都堪称经典,但最喜欢的还是这首柔情万种的钢琴曲。前段很温馨平和,仿佛初夏平静的湖面,清澈而透明;而后段却带着些许的热情,但并不激烈,就像融入了深深的感情的声声诉说。《橙路》的世界也像这首曲子一样,描绘出了一个浪漫写意的虹色的青春回忆,红色的草帽,金黄的JINGO猫,绿色的校园,蓝色的大海,青色的天空,还有花季的少年和少女。一切都那么的美好,让人心旷神怡,在这其中交织的是甜蜜中带着微酸的初恋。看过不少类似题材的作品,但很少能像《橙路》这样给我如此深的印象。轻松爆笑中恰到好处的煽情,还有那叛逆的不良少女阿圆,《橙路》让人不自觉地就深陷其中,一同欢笑,一同感动,一同回想起那段带着淡淡杏仁味的夏天。
试着走出房子,数着附近的石阶到底有几级时,天上说不定会随风飘来一顶红色的草帽呢。轻轻地唱一句“I Just Dance In The Sweet Memories”,等待那个有些固执的长发女孩微笑着和你争论到底是100还是99级,这样的回忆,真好。
附录1:《橙路》的历史
松本泉原作的《橙路》于1983年至1987年在《少年跳跃》上连载,受到极大欢迎,之后改编成了TV版、剧场版及OVA版,人气急升。动画化的《橙路》由高田明美担当人物设定,现在我们看到的大多数《橙路》插画均出自她笔下。动画版《橙路》包括从87年4月6日放映,到88年3月7日完结的48话TV版、87年的剧场版《想回到那一天》及95年的剧场版《那年的夏天》。另外还出了8话的OVA:
☆ 白い恋人たち(「白色的情侣」OVA)(1989.3)
☆ ハワイアソサスぺソス(「夏威夷惊魂」OVA) ---1989.4
☆ 我辈の猫でめったりサカナでめったり(「我是猫也是鱼」剧场版) ---1989.11
☆ ハリケ一ソ!变身少女あかね(「旋风! 变身少女小茜」剧场版) ---1990.1
☆ 恋のステ一ジ HEART ON FIRE 1(「HEART ON FIRE ! 春天属于偶像」剧场版) ---1990.3
☆ 恋のステ一ジ HEART ON FIRE 2(「HEART ON FIRE ! 明星诞生」剧场版) ---1990.6
☆ 思いがけなぃツチュ工ヨソ(「意外状况」OVA) ---1991.4
☆ ル一ジュの传言(「口红的留言」OVA) ---1991.4
此外,因为“集英社的担当编辑根岸先生拿钞票来打我脸颊”之类的原因,松本泉请动画版监督寺田宪史写了外传性质的小说《新橙路》,之后这篇小说被改编成了剧场版《那年的夏天》。网上有根据英文版翻译而成的中文版,个人感觉小资情调很浓啊(笑)。
附录2:松本泉简介
松本泉原名寺岛一弥,1958年10月13日生于日本富山县。他的漫画生涯始于上中专时学习服装设计,在那时他开始向少年杂志编辑部投稿。1982年处女作《牛奶报告》在《新鲜跳跃》(FRESH JUMP)上发表。到目前为止,以少年杂志和青年杂志为中心发表了多部作品。
松本泉初登画坛时走的是喜剧路线,古怪、矫情、无条理的插科打浑充满作品之中,这些风格在《橙路》中仍然可以看得到,难怪港台将《橙路》译为《古灵精怪》(曾在网上见到有人说这名字很拗口,其实用粤语读起来颇顺呢!)。从83年发表的《橙街的经济恐慌》起,其作品开始转向言情漫画路线。这部作品描写的是一位少年加入女子摇滚乐队,后来一举成名的过程。从阿圆的设定看,这部作品也可以算《橙路》的雏形。
松本泉代表作「橙路」以83年开始在「少年跳跃」周刊上长期连载,初期本来是以特异功能和爱情的故事为主题的,但是不久,就变成了正统的青春喜剧了。《橙路》也成了松本泉的封笔之作(说句无知者的歪话:“见好就收”真是经典警句呀……)。
除以上介绍过的作品外,松本泉还创作过 《芝麻街》及《星期六之夜》等漫画。
---- EVA研究站
http://www.cnnerv.com
国内最大的EVA专题站,原创评论及小说基地。
研究站全新改版,周边补完栏目最新推出“EVA系列模型世纪大回顾”专题,精彩纷呈,不可错过哦~~ ^o^
㊣ 新论坛请至 http://211.100.18.99/jedi/asp/clu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