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placide()
整理人: moonjj(2001-07-08 21:47:39), 站内信件
|
昭君之行
昭君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我这次之所以要去看她,一来是因为我最近一直在想一些文化方面融合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那里有个朋友。
王昭君当年是自愿出宫远嫁的。她的丈夫年纪大出她很多,结婚三年以后就去世了。当时昭君上书请求回家乡。但是汉政府不准,因此她就按照那里的习惯嫁给了前夫的长子。并且跟他生下了俩个女儿。
当年昭君在西域的时候,大约50年没有战事。
在深圳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唐朝的佛头,唤起了我对历史的神往。出国留学以后对于文化的思考让我想更多了解昭君这样的人物。在那样的历史时刻她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置疑的。
中国的文化体系一直面临的问题就是,中国的文化简单不下来。越是深刻的,不大众化的在这里就越是精英文化,而这样的文化因为没有普遍的意义,有时候往往面临危机。更大的问题是,这样的文化在现代的竞争中是没有力量的。因为内涵如此丰富的东西很难去求得与其他文化和标准的顺利融合。太多的包袱是财富更是束缚。
那么中国的文化和西方的文化应该如何交融呢?简单的模仿被证明是不可能的。因为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受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发展。在来的路上我想了很久。在昭君墓前我终于得到答案。
道德经说过:高下相倾。也就是说,能量从高位流向低位。此乃不变的道理。变化由此产生。在昭君以前,汉朝有过几代公主嫁到胡家的。但是名垂青史的只有一个昭君。因为昭君之前,一直以来都是汉朝的武力较弱。是汉家在求和,希望用婚姻来解决边关的问题。而到了昭君这代,双方力量的对比已经发生了变化。汉朝的武力较为强大了。因此尽管她是个普通的宫女。当她嫁到西域的时候,还是对那里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暴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我还是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找到了我要的答案。自然,喜言自然。自然之势无可逆转。
中国的哲学界在文化的冲击前一直不能给出一个明确的思路。导致了在政治,经济,文化,管理模式等等方面的混乱。但是这也许就是中国文化自己解决问题的模式和方法。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答案。
回来的时候路过八达岭,看到很多故神其说的传说。比如说点将台上穆桂英的脚印。穆桂英怎么这么厉害都能留下脚印吗?相信她在那里一定站了好多年!哈哈。
每个人守住自己的相信吧。
我们来到有水的地方,主说这地是好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