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mengr()
整理人: gzwzw(1999-11-07 15:41:56), 站内信件
|
漫忆旧事
六岁那年夏天好象很多雨。放暑假,我到了爸爸那座城市。爸爸带着我,出 门,总带着雨伞。一路走到街心花园,爸爸给我说,那里面有种草,名字叫含羞 。用伞去碰含羞草的叶子,它就自动地关闭了。
以前没见过这么好玩的东西,植物也能反应,就象童话中的故事。我,绕着 花园,把那些含羞草挨个儿碰过去。
多么奇妙的草。
从小学到中学,每次长长的假期结束要开学时,我都还会有很大一堆该做的 作业没有做。只要放上一周的假期,意味着我肯定有赶作业的晚上。
那时候赶作业也算是赶得天昏地暗,赶到半夜一两点,诸如把每个生字组词 造句抄写几十遍之类,写到手发软。
可怜那时小小人儿,根本没想过是谁的不对。倒是爸爸就跟同事说起:"你说 现在这些小学老师,整个就是折磨小孩子,那个生字认得就认得了,还要抄个几 十遍做什么?还有那些习题,做过了还重复做,有什么意思。"
郭叔叔一面看我赶作业,也没有时间与他斗嘴,很得意地对爸爸说:"可不能 这样说,咱考研的那会子也还不是把那些重复的东西拿来做。这叫巩固。"
爸爸想了想,也是。
第二天就上学了,临走之前还在写胡乱作文后面的几句话。然后赶在上课后 的最后一秒冲到学校。
嘻嘻,我爸爸也是教师呀。我不知道他在怎么给学生布置作业。尽管如此, 我还是不想做他的 学生。
妈妈忘了剪我的头发上,小小年纪,倒有长长头发。到爸爸的学校去,他的 女同学觉得我很好玩,常常借我到女生宿舍玩。
回来后,头发都会变样子。有一个发型,她们一致公认好看。
于是,好长一段时间,我都是这样的发型:把头发分别辫成两根辫子,对折 扎起来,再系上各式蝴蝶结。
漂亮倒是很漂亮(呵呵,比现在漂亮多乐)。头发都是我爸爸梳的,他辫辫子 的技术很好呀。
如果我到哪儿玩,不带上我爸爸,我就不漂亮乐......因为一个头发蓬乱的 小丫头怎么招人爱呢?
有三条漂亮的裙子,都是我爸爸买了托人带回来的。
都是连衣裙。一条粉红色,上面做成仿小褂的样式,在腰间有两片花边。可 我就不喜欢那花边,觉得多余,我认为所有的同学都在笑那条裙子。出门时,大 人们都要让我穿上那条裙子,我可并不如他们那样认为。
下定了决心要废黜这条裙子,每天在家里就念叼我们同学都问我这个花边是 什么呀有什么用呀多好笑呀等等,诸如此类。我承认我是在撒谎,因为从来没有 一个同学说过我的花边怪,可我自已就是这样认为,我甚至一而再再而三地问我 同学说我裙子花边的怪异,他们不说怪异我就再问问问。
后来裙子慢慢久了,旧了,也就不穿了。那时,我已经习惯了穿这条裙子, 因为大人们根本从来不听我的唠叼。不穿了时,还倒想起。
一条是浅浅的翠绿色,样式很简洁,不过料子很好。我永远不相信这么一条 一点没有样式(我心中的样式就是一定得有许多图案什么吧),价格会在我的衣服 中最贵。有点象一种绸子,走起来会悉悉的小小声音作响。
很多东西,在家里都不许吃。
而力主这些的,居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爸爸。他平时最反对我们的封建迷信 思想啦。
比如,猪血是不允许吃的,因为在这儿血又名"血旺",谐音"忘",吃了会记 忆力不好的。而鸡爪,虽名凤爪,是不少女孩子的最爱,可亦不许吃,因为吃了 那个据说写字手会跟鸡脚一样,写出的字非常不好看了。鸡肠子好象因为是弯弯 曲曲,有可能也会影响写字,所以不许吃。有一样东西,好象是我没有记忆的时 候,据说是吃了很多。檬檬小时候很喜欢流口水(*^_^*) ,有偏方说,多吃猪尾 巴,会好的。所以就吃了许多猪尾巴呀。嘻嘻,五岁前,怎么啃得动猪尾巴呀?
爸爸喜欢毛主席诗词也罢了,还要我们背。那个小学毕业的假期,没有暑假 作业,也不多说,只要天天背一首毛主席诗词给他听,就算过关。
这可比别的小朋友们轻松多了。嘻嘻,人生易老天难老,不爱红妆爱武装, 把酒酹滔滔,云云,只要是短诗,都被我捡着背光乐。
没有卡拉ok时,最怕表演节目,不会唱歌,不会跳舞,没上过幼儿园呀。实 在有击鼓传花什么的轮到我倒霉时,就出来背一首毛主席诗词,算是交差。呵呵 ,背这个东西,有点出人意料,也算是给大家提个神呀。
不过,诗据说是熏陶人的。我真正成了不爱红妆爱武装的了。爸爸有时会不 会想起,当年应当让我背李清照的词呢?
又想起,当年,居然玩具都是小车之类,没有布娃娃,天哪,幸亏不是手枪 或机枪之类。
小时候我的理解力有问题。不知大家记不记得有篇文章,好象是什么模糊了 眼睛,我就不懂。妈妈在那儿给我解释了半天,说就是老师被同学们感动得哭了 。我说哭了就哭了嘛,为什么要模糊?还有死活不理解好象是一篇名叫《朱德的扁 担》"夺"的意思,我妈妈被我逼急了,就说,坏人就是抢,好人就是夺。
都三年级了,还不知道出国要有手续的说。以为只要有钱,坐了飞机,跟串 门似的。
由于这种对常识的缺乏状态,就有些求知若渴,从此惹下只要是字,什么都 看的病根儿。当时就订了《中国少年报》《少年科学》。第一次看了科普童话, 从此对百慕大与恐龙朝思暮想。
六岁的小人,那时急慌了,抱了一本跟砖头似的小说看看看。别人看了也顺 便表扬一声,呀,这么小的孩子,看这么大的书呀。我表面上不说话,心中才不 屑地得意,有什么,《三百六十五夜》上的字跟语文书没啥区别呢。
-- =======================
*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61.128.130.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