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音乐天地>>● 摇滚音乐>>各类进口音乐>>乐队乐人>>The The>>实验终止处——The the《Nakedself》

主题:实验终止处——The the《Nakedself》
发信人: whitesnake(maya)
整理人: donimo(2001-07-02 01:51:03), 站内信件
林田 

一个独立的唱片公司,总免不了暗藏自己奇货可居的招牌乐队与歌手;而一个优秀的乐队或者歌手,也往往出自于著名的唱片公司。这二者之间呈现着互为影响互为依存的关系,似乎已成一般规律。稍微细一点的例子,便有近日在北京红火的ECM公司,Point,Nunesush等;稍微广一点的例子,便有像在国内一提起便有如众所周知的独立唱片公司4AD。一说到4AD,恐怕大家脑海中显示出来的,肯定不是Dead can dance,The birthday party,就是Cocteau twins,The the,This mortal coil等等乐队名字,正是这些实验不止的优秀乐队,草创了4AD的辉煌,尽管现今的4AD已经不堪重望,人们依然怀念着这些元老级人物。 
    The the乐队,在自己特力独行的音乐历程之中,不仅为世人贡献了经典专辑《Burning blue soul》,而且,其颇具创造性的编曲技巧也启发了不少后来者,是4AD中一个典型的另类。其风格怪异,很多编曲无旋律可言,所用乐器也是多种多样,并灵异地运用着键盘技术来制造紧张的音乐氛围,可谓一个以实验为目的而不是以听众为目的的乐队。 
    在我的打口CD中,几乎收罗了The the的全部专辑,除了乐队的首张Solo专辑之外。并且它们无一例外都莫名其妙地沾满了灰尘,难以怪罪的是,北京这个地方本身就充满灰尘,没有几个人能够因为洁身自好得以幸免的,而灰尘的轻重倒也可以看出我对某张专辑的偏爱。老实说,我真正听完过的The the专辑仅仅是这两张——《Buring blue soul》,还有新近才到手的2000年新专辑《Nakedself》。而且喜爱的原因更是各个不同,前一张佩服他的实验性,后一张只是一种怀旧的感慨。时常失望于中国音像市场与资讯的落后,以至于自己的怀旧,也就冠冕堂皇的好象是在“怀新”似的,这新与旧之间,却变得模糊不清了。所幸的恰恰是,好的音乐,没有新旧之说,尽管我们很难判出什么才是好的。 
    国内对The the乐队的评论很少,好象只有以前有一期《音乐天堂》在介绍4AD的时候,顺便拉扯了一些乐队的硬性资料。不过,感谢现在网络科技的发达,让我得以直上The the乐队 的个人网站(http://www.thethe.com),终于可以罗列出以下一些关于乐队的粗浅介绍。因为毕竟存在着语言隔阂,没有一些背景资料作为导游,我想也很难进入呈现在你面前的音乐世界。 
    乐队灵魂人物Matt Johnson领导了整个The the的走向。最初的The the乐队是以“地下后朋克”(Post-punk underground)的不妥协姿态出现的,因此现在依然有人把The the列为传统歌特乐队。1979年,也就是乐队创立不久的时候,Matt Johnson制作了乐队的第一张Solo专辑《Spirits》(很抱歉,没有听过,无法详细介绍)。为乐队带来真正转机的是4AD公司总裁IVO的一纸签约。IVO海纳百川的开放态度使唱片公司得以与众多优秀的乐队合作,而且,也为各个风格不同的乐队能够保留自己的姿态创造了空间,这恐怕不仅是4AD得以繁荣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商业时代的一个异数,至今令人怀念。1980年,The the乐队在4AD出版了第二张专辑《Burning blue soul》,这是一张无可置疑的经典,充满强烈的实验气息和节奏;而1989年所出版的专辑《Mind Bomb》则进一步完满了Matt Johnson的人道主义精神,也证明了Matt Johnson不凡的歌词创作能力。 
    在沉寂了多年之后,The the乐队与Nothing唱片公司签约出版了这张2000年专辑《Nakedself》。此时的The the阵容已经有所变化,除了Matt Johnson之外,其他三个成员分别是Eric schermerhorn,Spencer campbell,Earl harvin。这是一张受到广泛好评的专辑,而在我听来,则恍如隔世,深深的失落感油然而生——又一个实验乐队已经终结,剩下的,只有怀旧的声音了。 
    我不否认这张专辑的可听性,相反,这是我认为的The the乐队里面最具听觉效果的专辑。与以往的专辑不一样的是,新专辑里面大量地运用了清晰的吉他伴奏,而不再追求失真的噪音效果了,几首类似于民谣的歌曲使专辑的可听性明显增强。继承了The the一贯的传统的是丰富的音乐元素与理念,有所转变的是,The the那坚持本位的实验气息。除了第一首《Boiling point》,之外,几乎听不出来有什么实验意向了。由迷幻转为清晰,由执着转为妥协,终于也由年轻的无畏改变为了衰老时候的无奈。其实,总是有许多变化言不由衷,总是有许多意气行将殆尽,我们都在慢慢地衰老着。因此,我并不是想批判什么,刚好相反的是,我会很自然地接受它。容易理解的是,一个人长期做着单一的事情,是很容易厌烦的,寻求自身的改变也在情在理。听着《Shunken man》,《The whisperers》,我突然觉得Matt Johnson那粗厚的嗓音很适合唱这一类的歌曲——清新,自然,是否Matt Johnson也在为寻找另一类听众而努力着呢?


----


我苦、我悲、我惨!
神啊,赐予我力量吧!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