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belleling(灵儿)
整理人: belleling(2001-06-29 10:52:48), 站内信件
|
出国之前,许多曾经出过国的朋友就告诉我,美国是个实际的社会,什么都以钱来计算,没什么人情可言。这点,在走过美国若干个州之后,我有了确实的体会。在美国,最怕的就是家里的什么东东坏了,自已不会修,需要打电话CALL修理工。配件或许不用什么钱,但修理工的出工费却是天价,任何修理工出工都是以小时来计费,当然配件费得另算。记得公司办事处刚刚成立的时候,一切都得从零开始,电话,煤气,冰箱等等都得打一次又一次的电话,CALL各式各样的修理工上门。为此,我们支付了N多的工时费。
有一次,我们的冰箱坏了,没有办法,只得麻烦房东CALL了修冰箱的人,并向房东说明了我们的冰箱里有许多刚刚买回来的肉和菜,得要麻烦师付快点才行,要不就全得坏了。电话过去没多久,一个约50岁的谢老头就登门了。谢老头是个中国人,来美国快20年了,一直就干修冰箱这一行,收入颇非。谢老头是个话不多的人,表情也颇严肃,给人的第一印象并不好,我冷眼在旁边看着他的动作,心里一直在对他磨磨蹭蹭的动作颇有意见。好不容易冰箱快要修好的时候,北卡州的一个客户来了电话,要我们用最快的速度给他发两箱货样品过去,有客户要急着要。接到电话我就傻眼了,刚到美国,我们还不曾有车,一直以来都是以每小时25元的代价雇了一个导游兼司机在用。恰恰今天因为冰箱坏了得要在家等着修理,没预备出门,让司机回家去了,而司机家又特远,等他赶来就来不及了。正在犯愁的时候,谢老头修好了冰箱,准备走了。看着谢老头门外那辆破破烂烂的修理车,我忽然有了个想法。我试探着请求谢老头用车载我去一下邮局,没想到他居然很爽快的就答应了。在坐在谢老头的车上奔邮局去的时候,我一直在心里盘算着该付给他多少钱,我时刻没有忘记导游交待过,在美国,没有别人帮你白做事情的时候,帮什么忙都得付钱。到了邮局,谢老头居然没有马上开车就走,还下了车帮我一起搬东西,填单,其间还借他的手提电话给我打了个电话回公司。我心安理得的接受着他的帮助,无非就是最后结帐的时候多付给他一些小费呗。完事了之后,我谢过了谢老头,准备付完帐之后就自已坐公车回家,没想到谢老头却执意要送我回家,他说,一个女孩子家的,人生地不熟的,我反正没事,送你一程吧。我想,送就送吧,权当多化点钱,做计程车了,虽然这辆车破点。到家之后,下车了我礼貌询问谢老头,我该为此而付他多少钱,没想到,谢老头却说,都是中国人,大家互相帮忙嘛,我闲着也是闲着,不用付钱的。如果你没事的话,现在该到吃饭的时间了,要不,我请你吃饭吧。我红着脸支支吾吾的说,谢谢你的帮助,吃饭就不用了。谢老头看着我脸红红的样子,想必很惊讶,因为他不曾想到在这一路上,我内心的那些心理活动。还好他并没有强求,说了声,那就下次吧,之后就开着他那辆陈旧的修理车走掉了。看着车远去的背影,我脸红着,愣在那里很久很久……
这是一件让我感动了非常久的事情。在美国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象谢老头这样能放弃赚钱的时间来帮助我这个素不相识的小丫头的事情,真的不多了……忽然我就想起在新墨西州参展时的那个寒冷的夜晚,我们几个人在路上因为拦不到回家的计程车而求助于一个美国女人,那个女人对我们说,如果你们再来骚扰我,我就要报警了。人与人之间,真的有许多的不同……
这件事之后,每每我看见运转正常的冰箱,我就会想起不苟言笑的谢老头和他的那辆陈旧的修理车。每每想起谢老头,我就会为心里曾泛起过的那些念头而惭愧不已……
----
我一直不停的在寻找
寻找着记忆中快乐的影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