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zawenhui(一劍曾擋百萬師)
整理人: riversider(2001-06-23 11:49:19), 站内信件
|
2001-05-11· 朱山涛·yesky
近几年来,尽管中小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金融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大多数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的问题并没有在根本上得到解决,所处的金融环境并不宽松。有关调查报告显示,从已经停产或准备停产的中小企业情况看,其中47%的企业停产的原因是因为资金短缺,缺乏后继供给。由此可见,许多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仍相当狭窄,尤其是创业公司,在资金融通方面还处于相当艰难的境地。随着全球经济增长变缓,创业公司融资难的问题变得愈发严峻。
创业公司为何难融资?对于不同企业而言,有着各种不同的原因,但从总体上看,不外乎归结为以下两个方面。
客观原因:宏观环境不佳
创业公司融资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很大,宏观环境不佳,构成了融资困难的主要客观原因。
一、大环境的影响互联网经济泡沫的破灭,使许多投资人对新经济信心不足,尤其是最近以来,纳斯达克指数狂泄,全球经济增长有变缓的趋势,投资额剧减。与此同时,很多风险投资公司自身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按一位投资经理的话说:“目前忙于解决自身的问题,没有心情和精力顾及新的投资项目。”
二、国内风险投资运行机制不健全这集中体现在投资以后严重缺乏“变现”途径,钱“生”不了钱,后续资金就十分缺乏。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企业发行股票上市融资有十分严格的限制条件,只有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才有可能进入股市,创业公司的投资要想利用上市的“变现”方式仍十分困难――企业直接融资空间极为有限。除此之外,创业公司的融资成本较高,反映出创业公司在融资方面存在着体制性的障碍,也同时表明了创业企业融资信用度低的状况。
三、国内创新机制还不完善技术创新是高风险、高投入、高汇报的科研生产经营活动,创新风险包括技术风险、商务风险和社会风险三个方面,为了把技术创新的风险降低、控制在最小程度,必须建立、健全创新及其配套机制。事实上,尽管国家已经出台了许多鼓励创新的政策,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环境正在形成,但国内创新机制仍然很不完善,各地方的创新环境也存在着不小的差异。这种局面的形成既有复杂历史的原因,也含有一些人为的因素,国际上一些通行的创新机制在国内并不适用,国内创新机制的完善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四、国内风险资金的总量较少和资金的附加值太少国内风险投资(包括在中国进行投资的公司)大约100家,真正的有投资能力和决策能力的只有15家左右,而国内上市公司进行的风险投资却多是一种策略性投资,没有真正把企业做大的决心。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可投入资金和创业公司需求相差悬殊的局面。
五、国内缺乏天使投资人,创业投资缺少了一个环节所谓天使投资人,指的是个人投资者。国内很多了解新经济的人不富裕,想投资却没钱投资;有些人有钱但又不了解新经济,作者就认识一位牧民企业家,手里有上亿资金,但由于不了解新经济而不敢贸然投资新领域――想投资但不敢投资,这使得国内创业投资缺乏了一个环节。
六、本土风险投资的信用还没有很好建立 就目前而言,创业者和投资人之间相互缺乏信任是十分常见的现象,本土风险投资的信用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风险投资的顺利发展。
主观原因:自身素质不高
融资难的主观原因,主要在于融资者的整体自身素质不高,具体包括:
一、缺乏融资准备和经验创业公司大多缺乏融资经验。既拿不出一份规范的中英文商业计划,没有准备进行融资谈判的演示文档。在谈判时,不会把握投资人的心理。投资人关心的是让他们将来获得回报,创业者必须在短的时间里,让投资人了解“做什么?怎么做?现在做得怎样?赢利前景怎样?”等问题的答案,而不少创业者却将宝贵的“路演”时间过多地花在了投资人并不关心的技术问题的讲解上。
----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欢迎到小家"VC&B工作室"看看。^_^
请到创业E时代共商创业大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