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qdvc(青狐)
整理人: riversider(2001-06-23 11:44:02), 站内信件
|
文/本刊记者 庞义成
《中国企业家》:各位都是公司的骨干和元老,当初是怎么走到一起的?
陈海卫:许多人老早就在网上认识。去年沈总找我们的时候,大家觉得他描述的前景很美妙,成为一个专业的互联网安全公司,这种工作很有趣。
刘闻欢:我原来在亚信公司,后来认识了陈海卫和沈总。大概今年2月沈总动员我过来,我就来看一看,没想到见到了许多老朋友。虽然亚信也是一个很不错的公司,但作为安全这个行业来发展,在独立的专业公司更有前途。
《中国企业家》:你们的年龄构成怎样?
高永安:我30岁,沈总33岁,主要的技术人员集中在23岁到25岁,公司的平均年龄不超过26岁,刘闻欢只有23岁,他现任工程部总监。
《中国企业家》:这么年轻的群体在管理上是否有欠缺?有没有别的公司来挖你们的人?
高永安:在目前这个阶段,感觉主要依靠创业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去管理还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但是伴随着马上就要到来大规模扩张,引进国际化的管理人才是必须的。
曾经有大公司出两倍的月薪、有车有房挖我们的技术骨干,没有一个离开。我曾经比喻,研究技术就像打球一样,乔丹在公牛队打球,技术水平总在进步,如果他跑到一个校队,那么他的水平会很快下降。我们这儿也一样,整体的学术环境很好,大家觉得一天就是一个进步。
创业人员不是给别人做,是在给自己做,大家都有原始股,在改制之前,12个人的股份比例都不低。我想这些就是把大家牢牢维系在一起的原因。
《中国企业家》:你们过去是这个圈子里比较知名的黑客,现在走到了商业化探索的道路上。当你们面对公众面对媒体的时候,过去的经历对你们会有什么影响?
陈海卫:公众对黑客的概念可能是网络破坏者,但从我们的经历看,大家交流过,从来没有做过任何恶意的事情,我们仅仅是做技术研究。就我个人来讲,没有做过任何有损中国人的事情。
《中国企业家》:如果有人问你们是不是黑客,你们怎么回答?
陈海卫:一般我们会首先澄清一下黑客的概念,如果提问者心中的黑客概念我们认同,那我们承认。如果说黑客就是专门损害别人的人,那么我们就不是黑客。
高永安:如果你认为无牌的导游也是黑客的话,那么我们就不是黑客。
---- 青岛的夏季是吸引中外游客最多的时节。游人或嬉戏于海滩之上,或投身于大海碧波之中,或漫步于浓浓的林荫之下,尽情享受青岛的迷人之夏。
康有为曾这样赞美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不寒不暑,可舟可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