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beita0(义兰朵)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5 08:56:26), 站内信件
|
〈font color=red〉基督徒的自由(节选一)〈/font〉
马丁·路德
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FONT>1546),宗教改革运动的肇始人,1517年10月31日在维滕贝格教堂门上张贴《95条论纲》,反对罗马教廷在德国出售赎罪券,1521年被教皇绝罚处分。路德遂在德国 一些诸侯支持下公然对抗罗马教令,从神学角度论证人之能在上帝面前称义是由于神的恩典和信心的缘故,服从教廷或以其他善功来换取称义是远远不够的。在他的鼓动下,一些德国诸侯宣布脱离天主教会,自立新的教会。路德的改革揭开了欧洲基督教史上新一页。《基督徒的自由》是路德1520年写给教皇的一篇论文,意在表白自己的信念,被认为是路德神学思想的典型表达。选文摘自《路德选集》上卷,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3版。
许多人以为基督徒的信,乃是一件容易之事;还有不少的人,把信列为诸德之一。他们之所以如此行,是因他们没有信的经验,也从来没有尝到信的本能。因为除非一个人在某一个时候处于试炼的压迫之下,学过信给予的勇气,他就无法将信好好描写出来, 也无法对凡论信味之人就对信写之不尽,说之味,无法对凡论信所正确描写的加以领会。但是凡少许尝过信的滋味,说之不尽,揣摩不尽,听闻不尽。因为信是一道活水泉源,直涌到永生,正如基督在《约翰福音》第四章中所"说的。至于我,虽然没有丰富的信可夸,也知道我所积累的信是如何微薄,但是我既曾被各种大试探所追逐,我就希望得着了一点信,也希望我与那些甚至不懂自己所写为何物的咬文嚼字人,和一切高深莫测的好辩家比起来,若是不能说得更优美些,必定说得更中肯些。
我为使知识浅薄的人——因为我只是服事这等人——易于明了起见,首先要提出论心灵自由与束缚的两个命题:基督徒是全然自由的众人之主,不受任何人管辖;基督徒是全然顺服的众人之仆,受任何人管辖。
这两个命题虽似互相矛盾,但我们若发现它们连成一片,它们就恰好满足我们的目的了。它们都是保罗的话。他在《哥林多前书》第九章说:"我虽是自由的,然而我甘心作了众人的仆人,"又在《罗马人书》第十三章说:"凡事不可亏欠人,惟有彼此相爱。"这样爱的本性就是甘愿服事并顺从所爱之人。所以基督虽是万有之主,却为女子所生,且在律法以下;因此他一面是自由的,一面又是奴仆;一面有上帝的形象,一面又有奴仆的样式。
但我们要先从离题较远,却又更明显的事上说起。大有两重性,一是属灵的,二是属肉体的。就人称为灵魂的灵性说,他就叫属灵的人,或内心的人,或新人;就人称为血气的属肉体的性说,他就叫做属血气的人,或外体的人,或旧人。关于这两种人,保罗在《哥林多后书》第四章说:"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因有这一个区别,所以圣经说到同一个人,却有两样矛盾的话,这是因为这两种人住在一个人之内,原来就两不相容,肉体与灵性相争,灵性与肉体相争。(《加拉太书》五章)
我们要先揣摩内心的人,看一个公义的,自由的,真正的基督徒,即一个新的,属灵的,内心的人是如何产生的。显然外表的事,不拘是什么,在产生基督徒的公义或自由以及不义或束缚上,都毫无影响。
只有一件事,是为基督徒的生活,公义,与自由所不可少的。这一件事就是上帝的圣道,基督的福音,"…这样,我们就要认清,也要确知,灵魂缺少别的都不要紧,但少不了上帝的道;没有上帝的道,灵魂就无处求助。但灵魂若有了道,它就是富足的,不缺少什么,因为这道就是生命,真理,光明,平安,公义,救恩,喜乐,自由,智慧,能力,恩典,和我们所不能想象到的诸般福分之道。
---- 主爱把我们相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