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gxrbdr62509(大南北)
整理人: acupoftea(2001-06-22 08:40:19), 站内信件
|
要心中有数(生意经之十二)
俗曰:“宰相肚里能撑船”,比喻治国大吏的虚怀若谷、包容大度;
“胸中藏有雄兵百万”,比喻统兵将帅的文韬武略、指挥若定。我这里
讲的“心中有数”,则是说生意人在经营中一定要心中有一本明白账,
这本“明白账”是指公司首脑心中的明白账,而不是指会计心中的明白
账。乍一看这三者好像风马牛不相及,实则“宰相肚里”的“船”、
“将帅胸中”的“兵”与“生意人心中”的“数”是多有相通之处的。
从宏观上讲,谁能说“政治”、“军事”与“经济”没有关系呢?从微
观上看,“生意人心中”的“数”就相当于“宰相肚里”的“船”及
“将帅胸中”的“兵”。这其中的道理,耐人寻味。
有点经验的生意人都知道,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
就必须密切关注如下三个方面:
其一,流动资金的周转情况
公司自它诞生的那天起追逐的目标就是利润,而利润只有在流动资
金的周转中才能产生。因此,流动资金周转率越大,即公司内的流动资
金周转的越快,公司的利润就会如滚雪球般地增大。为此,生意人要时
刻掌握下列指标数据(均以人民币计量)的消长:
①银行账户上的现金量
②库存量
③在线制品占用量
④应收款数
⑤应付款数
公司是一个以资金流动为特征的动态系统,若一个公司的资金停止了
流动,就意味着该公司的死亡。此等事例,不胜枚举,在世界上无论哪一
家公司破产,一个共同的、直接的原因就是流动资金枯竭。人们常说,商
战如兵战,用钱如用兵,一家公司若没有钱,便如无兵之军,焉有不灭之
理。总之,对流动资金的周转情况,尤其是银行账户上的现金量的消长,
是要时刻关注、一点也不能马虎的。
其二,销售收入、成本与利润的动向
公司生存于市场这个大环境之中,它输出现金,购进原材料、劳动力,
并塑造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这部分的现金流出,构成了公司的经营成本。
再加上公司的固定资产折旧和偿还银行贷款的利息,就构成了公司和生产
总成本。从公司宏观管理的角度(不是从财务管理的角度)上看,公司的
生产总成本的构成如下式:
生产总成本=经营成本+折旧+利息
经营成本=原材料投入+人工费用+管理及其它摊入费用+销售费用
在经营过程中,对生产总成本的消长、经营成本中各个分量的增减以及经
营成本各个分量之间比例的变化,都必须给予充分的关注。我曾对一家小
公司的生产总成本在盈亏平衡(即在盈亏点上)的条件下各个分量占总成
本的百分比进行过测算,列表于下:
成本分量 物料投入 人工费用 销售费用 管摊费用 折旧 利息
占总成本的百分比 50 9 7 14 7 13
由表中的比例分布不难看出,该公司的经营十分艰难,银行贷款利息
太高,物料投入(即通常说的硬成本)比例过大。依我之见,要想保住年
度净利润在10%左右,硬成本宜控制在40%左右。当然,对于不同的公司上
述的比例分布是不同的,但进行这种比例分布的测算,尤其是进行物料投
入、人工费用、销售费用、管摊费用这四个经营成本分量数值及其比例分
布的测算对生意人做到心中有数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有用的。
公司向市场输出商品,获得销售收入。可以说,没有一个生意人不知
道销售收入的重要性。销售收入与成本的差额,就构成了利润。有的生意
人错误地把贸易差价当作利润,这是典型的心中无数,我敢打睹,这位老
兄的心中必是一本糊涂账。而生意人的另一本糊涂账是把“产值”与“销
售收入”混为一谈;坦率的讲,“产值”这个概念对于公司来讲有害而无
益,在世界各大公司的财务报表里就没有“产值”这个指标。“产值”是
什么?在我国的国企中,把产品制出堆进库房,于是“产值”就诞生了,
这完全是旧的计划经济的产物;对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司,若堆在库
房里的产品买不出去,就能要了这家公司的命。因此,对于言必讲“产值”
的生意人,我也敢打睹,他的心中也是一本糊涂账。总之,只有进入到公
司银行账户上的销售收入,对公司才有着实实在在的意义。
但是,仅仅关注销售收入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公司追求的最终目标是
利润。尽管公司的利润是到一个财政年度结束之后才能结算出来,但必须
在日常经营中时刻关注公司的利润走向。为此,必须弄清什么是“利润”?
请看下式:
经营利润=销售收入-(生产总成本-利息)
税前利润=销售收入-生产总成本
净利润=销售收入-生产总成本-税金
保留利润=净利润-股息
由上列各式不难看出,只有公司的净利润(也叫税后利润)大于零,公司
才能生存;只有公司的保留利润大于零,公司才能发展。
其三,公司的“经营常数”
每一家公司都有自己的“经营常数”。例如,松下幸之助先生认为制
造业的税后利润是销售收入的10%左右。我想松下先生的这个“经营常数”
首先是以松下公司的经营数据为依据的。我觉得这个10%,准确地说是一个
“期望值”,也就是多年公司税后利润的平均值。单就“税后利润”来说,
不同公司、不同行业的“期望值”也不尽相同。此外在公司内也还有其它
的“经营常数”,诸如管理及摊入费用、每一台产品中包含的原材料费用、
人工费用等,都可以测算出相应的“期望值”。测算自己公司中的各类
“经营常数”十分有用,是生意人“心中有数”的重要内容。从“公司税
后利润是销售收入的10%”就可以得出如下启示:
①公司内部应当精打细算,杜绝浪费,因为浪费1000元钱就意味着毁
掉了10000元的销售收入;
②如果经核算公司的年度税后利润率小于10%,且偏差超过正常的范
围,那就需要认真检讨公司的各项工作,找出其中的原因了;
③如果有人拿着一个产品项目找到你的公司要求投资,且计划书上许
诺有20%甚至更高的净利润,如果你的公司并不从事风险投资这类业务,
那你就要当心了。
综上所述,“心中有数”对于生意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