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trueyeah(怎麽天生非女人)
整理人: lkem(2001-06-20 00:39:57), 站内信件
|
直辖前的重庆菜,历来为川菜的一大支柱,重庆菜与成都菜在千百年来中堪称伯仲。10年来,重庆餐饮业中出笼了一道道具有浓郁巴渝风味的特色菜肴,对重庆地方饮食文化和餐饮经济振兴起了巨大作用。这些渝菜命名颇为讲究,表现出巴渝饮食文化的丰富色彩。概括说来,则大略可分为以下五个方面。现以18道渝菜为例,略加说明。
一是按用料命名。这里的用料,包括主料、佐料和调料。如90年代初鹊起山城的第一道巴渝特色菜“辣子鸡”,便是按此菜所用鸡和辣子命名的。如今,这道响当当的巴渝名菜已吃遍了重庆的大街小巷、角角落落。其创始者沙区歌乐山三百梯处的老字号“林中乐”烹制的辣子鸡还被评为“重庆名食”,影响走出了巴渝大地。源起于沙区井口二塘古渡的胖子妈的“豆花鱼”,也是按其主要用料豆花和鱼命名。还有什么“酸菜鱼”、“泡椒兔”等,亦可归入这一类。
二是按烹调方法命名。如白市驿的“火爆田螺”、玉清寺的“烧鸡公”、龙溪镇的“芙蓉鱼片”等。
三是按相关的地名来命名。如颇具鲜嫩之味的“太安鱼”、“来凤鱼”、“双龙鱼”等,均是因创制地和所用鱼的产地而名之。
四是按菜的色、香、味、形来命名。如名气极大,频登大雅之堂的“鸳鸯火锅”、颇富特色的“林中鲜兔”、“棒棒鱼”等,而北碚豆花中的“荷叶”更是一绝。
五是按创制者的构思寓意命名。这类名称的重庆菜肴,其蕴含的文化味更深,堪称食文化之精粹。且不说早年响彻山城陪都的“轰炸东京”,表达了重庆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爱国主义的正义心声,今人所创的“渝洲豆花”(可与海参、鸡片、鱼片搭配烹成豆花系列菜品,不用料碟,用勺舀食,可上筵席)、“步云鱼”、“肉排节节高”等,其中亦寓进了对食者“平步青云”、“节节高”的良好祝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