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椰风海韵>>*椰岛风情--海南风土*>>瑰丽多姿的黎舞

主题:瑰丽多姿的黎舞
发信人: txaoxian(猎人)
整理人: belleling(2001-06-22 13:00:58), 站内信件

   跳柴舞黎族地区,山高林密,相传先民们建茅屋时,竹竿不断从屋顶滑下,人们为避免打脚碰头刺脸,便不断地跳跃。这情形颇具趣味,逐渐形成了“跳柴”。“跳柴”,黎语称“转涉”。人们在晒谷场或山坡的地坪上,平行地摆开两条小腿般粗的四方木(木桁条)或圆木,其上横架上若干手腕般粗的圆木条,打柴者相对地双手各执着一根圆木条的尾端,按一致的节拍将圆木条与四方木,圆木条与圆木条相互叩击,这叫"打柴"。在有规律、有节奏的叩击声里,跳柴者在圆木条分合的瞬间空隙中,不但要敏捷地进进退退,还要自然地做各种花样的舞蹈动作和表演,这就叫"跳柴"。


  椰壳舞流行于黎族聚居的三亚、陵水一带,颇具南国椰岛的情调和风格。它的道具是将若干个椰子壳(视舞者多寡)对半锯开--顶部与底部分别穿孔,并用鲜椰叶分别系牢顶和底的两头。舞者双脚趾分别挟着椰叶,脚踩底部半边的椰壳(状似踩高跷),双手则执着顶部半边的椰壳,然后按一致的节奏拍打,又可自由变换各种队列图形。椰壳互敲多种节奏,音色甚为清脆和谐,热而不燥,闹而不喧,很适宜少年儿童们表演,场面十分生动活泼。

  钱铃双刀舞黎族男子很崇尚武艺。钱铃棍有两尺长,两端各系着一串铜钱。有钱铃棍意喻扁担,钱铃则意喻山兰丰收(一种旱稻)的说法。舞时,身装传统服饰,一大汉手执八寸双刀,与另一手持钱铃棍者对斗。那闪亮的双刀四面勇猛地向持钱铃棍者佯刺,跳这舞时,往往在一个特制的大簸箕里进行,需要要刺者有血战到底的武士气概,而挡者则需有临危不惧的大将风度。

  舂米舞与粗犷剽悍的男子形成鲜明对比的黎族女子,勤劳、温顺、柔韧。舂米舞正反映了这个特点。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舂米者也就是舞者。以四人舂米为例:相对站立舂米的两人,是右腿弓步站立的舂米动作;另一对是以双足平立、腿膝时曲时直地舂米的动作。当其中的一对往木臼里舂米时,另一对便举起舂杆撞击臼边;有的则用舂杆往木臼内舂一两下,提舂杆时,在臼边撞击一下或数下;有的却在臼餐撞击。总之,要同时响起两种不同声音却同一节奏的音律,使舂米声和撞击木臼声,形成和谐有趣的"啯--啪!啯啪啯啯啪啪!啯啯啪"声。有这种节奏感极强的"音乐"伴奏,哪怕是舂上三四个钟点,也不觉得疲倦。这种欢快而挺拔的舂米动作,自然呈现出了健美的舞蹈姿态。




----
欢迎到三角洲部队(deltaforce)来坐坐,我会收起猎枪,奉上清茶!
=NC=游戏联盟中校     D F 2 军营副司令     军营ID:ts =NC=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