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snowdancer()
整理人: lnfs1980(2001-09-05 22:02:58), 站内信件
|
对于诗词,梦色有自己的看法。虽然几乎所有教科书都把诗分为旧体诗和新 体诗两大类,可我总觉得按这种分法,多少有点利用人们喜新厌旧的心理暗示着 什么的意思。要是依梦色的眼光来看,所谓的“新体诗”简直算不得诗,更悲观 的是,自毛泽东后,中国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哪怕一个真正的诗人。
上面这句话似乎不应该从我的嘴里说出来,一位身穿灰色中山装,戴着旧塑 料框高度近视加老花眼镜的中文系老教授才是最佳人选——梦色自以为是个最喜 新厌旧的人,曾经创过一晚连当三个不同版本WINAMP的壮举,直到那月底交电话 费时被老妈痛扁一顿才有所收敛。因此,我对新体诗当然不可能有什么成见,更 不是否认近现代诗人的艺术成就。实际上,新体诗语言完全符合现代人的语言习 惯,而意境也与现代人的审美观点融合,更容易引起心灵的共鸣,优秀作品,优 秀作者数不胜数……那么,还有什么问题呢?我总感觉新体诗“不太象诗”,似 乎归到散文中更好些。不管新月派还是朦胧派,也不管是“超现实主义”还是“ 白话体”,几乎所有的新诗人都标榜新诗是“与旧时代决裂,追求新的文化、新 的生活……云云”。当然,新诗自五四运动时诞生后,的确为文学领域带来了革 命性的变化,不过,无论多么高尚的借口也掩盖不住现代人的懒惰与浮躁,静不 下心来,又如何立意发端、炼字断句呢?而谁要是在现在对自己的作品“披阅十 载,增删五次”,肯定会被认为是神经病,至于什么平仄对仗格律自然更没时间 和兴趣探究了,幸好小聪明有一些,于是想到了这么一个划分方法,自然名正言 顺,倒也皆大欢喜。
厚古薄今万万要不得——这是梦色对文学最基本的态度,可是,诗的特点恰 恰是高度的精炼,不惜一切的压榨,直到把语言中的水份挤到极致,以尽可能少 的容量带给读者尽可能多的信息,才可能长时间印刻在人们的脑海里,经受时间 长河的考验,不致被瞬息万变的人类社会轻易淹没。就这个意义上来说,新体诗 引以自豪的散文式笔法反而成了最大的累赘,几乎没有任何可能与一字千钧的旧 体诗“掰手腕”,这也正是旧体诗人一人就能有多部作品流传于世,以致家喻户 晓,妇孺皆知;而新体诗七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好作品也不少,但几乎没有一首 为大多数人所接受,除了铁杆诗词爱好者外,更多的人都能轻易说出周星星的一 句“我对你的敬佩之情有如……”,但能背一首哪怕一句新诗的人又有几个呢?
--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9.173.1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