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宗教信仰>>宗教相关>>宗教与哲学>>哲学家介绍>>【叔本华的宗教观】

主题:【叔本华的宗教观】
发信人: defy(齐飞)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3 16:05:20), 站内信件
  叔本华早期并不尊重当时的教会组织,他说:“我在许多国家发现神学家的最后手段或最后的论据是火刑”。但晚年他却开始从宗教实践和宗教信条中领悟到了深刻的意义来。
  他认为基督教就是一宗深奥的悲观主义哲学,并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这样谈论基督教,“原罪说(意志的肯定)和救世说(意志的否定),是构成基督教本质的伟大真理。”“基督教先战胜犹太教,再战胜希腊和罗马的异教,所凭借的力量仅在于它的悲观主义,仅在于它承认我们的处境既是极其不幸的又是充满罪恶的,而犹太教和异教都是乐观主义的”,基督拒绝斗争,完全克服了个人的意志。
  更进一步,他认为佛教比基督教更深奥,因为佛教的全部内容在于意志的毁灭——涅pan是个人的终极目标。叔本华对佛教的赞美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印度教徒对世界的解释是主观的、知觉的,而欧洲哲学家则是客观而理智的,因此印度教教徒比欧洲思想家更为深刻——理智区分万物,而直觉统一万物。他断言,在东方,基督教永远不会代替佛教:“这无异于向一座悬崖绝壁射击一颗子弹。”
  最后,最大的智慧就是涅槃,“意志越少激动,我们就越少痛苦。”

===========================================
注:引号部分内容,选自《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附:餐桌上的金币
    ——叔本华逸事一则
  叔本华在法兰克福度过了余生。他通常在英国人开的饭店里进餐,每餐开始时,他总是放一枚金币在餐桌上,但却在每餐结束时收回口袋。终于有一天一个怒气冲冲的侍者问他这天天不变的仪式用意何在。我们的哲学家回答说,这是他默默的打赌,一旦有一天在那里进餐的英国官员在马、女人和狗之外还谈点别的东西,他马上就把这枚金币投到慈善箱里去。



----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