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gzwzw()
整理人: gzwzw(1999-12-14 12:31:32), 站内信件
|
改革开放以前,普通中国人跟世界没有多大的关系。满心想着解放全世界受 压迫人民,也没正经解放过谁。见天准备着跟苏修、美帝干仗,到了也没捞着机 会。改革开放后,中国人开始真正地融入世界了,公务、商务、旅游、探亲,出 趟国就跟过去串亲戚差不多。那么就有必要讨论一下中国人该怎样走向世界的问 题。
我知道一些在国内很有身份的人士,很不愿意在外国人面前失礼,害怕自己 西服穿得不正规,刀叉用得不地道,小费给得不合适。中国是礼仪之邦,对社交 场合的细节自来重视。但是,究竟是出于正常的礼貌还是无益的盲从?我看还是 后者的成分居多。在一些同志的心里,外国人,老外,鬼佬的规矩是先进的、文 明的、不可抗拒的,假如我做不到就很没面子,很老土,很跌份儿。这种对外礼 仪上的斤斤计较,实际是出于对西方文明体系的膜拜和畏惧,以及对自身文明体 系的贬低和不自信。
中国人和外国人有不同的文明环境,有各异的风俗习惯,其中本无高下之别 。西服革履固然不错,中山装、旗袍也很动人。在外事场合一定要着洋装吗?未 必。周总理一般是不穿西服的,他的风采倾倒了全世界。阿拉伯人历来长袍面纱 蔽体,并不认为有什么低三下四。外国人用筷子抖抖索索,十回八回夹不起一只 红烧狮子头,我们也就咧嘴乐一下,并不觉得该外国人应该被排除在文明人之外 。但是为什么反过来就不行了呢?报刊杂志在喋喋不休地教授西餐礼仪,刀如何 ,叉如何,汤如何,酒如何。真有那么严重吗?如果我不会或者不愿意用刀叉, 我会大大方方地说:“请撤下刀叉,给我拿筷子来。”然而,有身份的人大多没 胆量说这句话。他们怎么能、怎么肯在洋人面前示弱呢?
倒是中国的普通老百姓面对异国人士还能坦然处之。有一次,我在一个世界 闻名的旅游胜地饶有兴味地看卖唐三彩的小贩做生意,我很佩服他们的精明和伶 牙利齿,一件很一般的瓷器,经他们如簧之舌,往往说得外地人(我是本地人) 和外国人掏出大价钱。这时,来了一位欧洲小伙子(据我猜测是法国人),指指 一尊三彩马,点点自己心口,又翻开口袋,露出里面的几张零钞,小贩和我都明 白了,这老兄没钱了,但是想要这尊三彩马。令人意外的是,小贩(一个胡子拉 碴、衣服破旧的中年男人)爽朗地一笑,飞快地把马包装捆扎好,递到了小伙子 手上。小伙子显然很感动,那尊三彩马是小贩摊位上比较值钱的一种,价格不菲 。可是刚才还辎铢必较的小贩连忧郁一下都没有,就把他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 外国人。正是人以商贾视我,我以利待人;人以朋友视我,我以义待人。这种不 卑不亢、义利有节的风度,堪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闪光点。
中国必将进一步走向世界,中华民族必将以更引人注目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 族之林。在此之前,能不能摆正心态,以从容的步履迈向世界,是中国人面临的 一个大问题。
-- 有故事讲给老熊听,有水请到《戒聊》灌。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4.64.1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