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eryuanid(阿原)
整理人: txdy(2001-06-08 18:46:32), 站内信件
|
在描叙玛雅文化的著作中,常常出现esoteric这样的形容词,表示玛雅人的宗教观
念、学问知识大都处于“秘传”的状态。
玛雅文化宏大精深,天书一般的象形文字决非外人所能了解,其书写与刻画的繁难
复杂又岂是普通人摆弄得了!这套书写体系显然不够平民化,使用起来费时间,费脑筋,
还费体力呢!
我总想开宗明义地表达我的感想,从文化机制上说,玛雅人的精妙绝伦处,也正是
其贻误自己的要害所在,这难道不是我们人类“智慧”症结的体现吗?一种智慧的发展
也正是不智的滥觞,创造了一种可能也就剥夺了另一些机会,玛雅人没能尽早地离开令
他们自我陶醉的美奂美轮的“天书”,没能早些开始简朴的书写方式,没能更加贴近世
俗生活的需要而用表义、表音的符号体系来记录大众的语言,就像中国人、欧洲人那样,
于是,玛雅的精妙完美成了自己的障碍,以至于被西班牙人逼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除了文字是秘传的复杂体系外,玛雅人一切值得骄傲的知识都是秘传的,为少数人
掌握,由少数人传承。这些人是玛雅祭司。上层人士,贵族和祭司,把他们的子弟送入
隔离的祭司学校,传授那些秘传的东西。通常权贵人物的长子继承其父的权利和地位,
其他儿子很小就“入学”了,经过系统的秘传,相当不容易地成为新一代祭司。
天才的数学算术,从发明“零”符号到大工程的建筑设计计算,都由少数祭司掌握。
高深精密的天文星象学,理所当然是祭司们的专长,他们要与神灵对话,要制订历法、
安排农事和其他一切社会生活,就必须具备秘传的通天本事。话说转来,即便现代信息
社会日渐大众化的高等教育也只是涉及社会生产生活的常识层,真正精深的学问还须由
少数人探究。人类能够使自己的一部分成员有条件超离出来从事探究形而上问题,乃是
人类文明巨大进步的必要条件,甚至就是文明进步本身。玛雅人通过贵族祭司平民奴隶
这样的社会等级,通过少数人的高贵化,通过专职秘授的方式,才达到了那么高深的知
识程度,演奏出这个文明的华采乐章。
然而,文明的悲剧就此埋下了种子。
或许在人类坎坎坷坷的历史上,曾经被扼杀的文明之花太多太多,由于早就遗忘早
就荡然,以致没有丝毫的痛心追悔,就好比翻录一盒磁带,抹了曾经录下的金曲而不自
知。今天世界每天都有物种在悄然灭绝,这已引起生态学家的优伤;今日世界的文化演
变融合成这样的几大流派,也不知失去了多少美妙的文明支系。仅以中国为例,在辽西、
内蒙草原上垒筑圆形三重卵石祭坛的文化群体不知流落何方?而3000多年前曾经熔塑出
堪与希腊艺术媲美的青铜人像造型的三星堆古蜀先民,其血脉又该怎样鲜活地存在于我
们的民族性情中?……远去了的故事,淡化了的特性,融合同一的感觉,使一切显得自
然而然。
但是,玛雅文明之花的凋谢零落,却在世界近代史(公元1500年之后)的清晰记忆
中。于是,它成了引人关注、令人感怀的悲剧主角。人们一下子就抓住了玛雅败落的悲
剧性原因;它直接受害于西班牙殖民者的扼杀,也间接受害于它自己文化机制上的“秘
传”。
秘则不传!
1562年,西班牙殖民者的随军主教迪那戈·德·兰达还嫌40年来对玛雅文化摧残得
不够,为了彻底地从精神上消灭玛雅人,传播他的上帝的福音,竟然野蛮地下令烧毁所
有的玛雅文献,用象形文字记载的玛雅历史、文化、科学、哲学全都成了劫后灰烬。更
令人发指的是,这位上帝的使者也把欧洲中世纪最可耻的火刑柱搬到了“新大陆”。难
以计数的玛雅祭司惨死于熊熊烈焰之中,带走了只有他们才通晓的玛雅文明成就。兰达
主教的所作所为,比之中国背了两千年骂名的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不知还要恶劣多
少倍。他烧毁的是人类花了数千年时间在西半球培育的最为光彩夺目的文明之花。
这一悲剧的直接恶果直到今天还在让人品尝。许许多多的文化人类学家、文字学家、
计算机专家都试图破译玛雅象形文字,从而解决文化史、科技史上的若干重要课题。今
天在4本幸存的玛雅经书中,在庙字、墓室的墙壁上,在金字塔和纪年石碑上,在陶器、
玉器和贝壳上,还存有大量的象形文字。有一座金字塔,台阶上竟然雕刻着2500个象形
文字。经调查,大约发现了850多个各不相同的字符,3000多个词汇。而能够释读的玛雅
文字不足三分之一,这还多半仰仗那位罪魁兰达的记录,历史就是这样歪打正着,令人
气闷。
释读失传的玛雅文字,这项诱人的研究,已经动用了各种手段,包括美国科学家的
大型电子计算机,每秒百万千万次的运算也莫奈其何,迄今未有惊人进展。前苏联科学
出版社列宁格勒分部字1975年出版了著名历史学家、人类学家和古文字专家尤·瓦·克
诺罗佐夫的新成果《玛雅象形文字手稿》。这位史学博士还著有《古代玛雅的文字体系》
(1955年版)、《玛雅印第安人的文字》(1963年版)等学术专著,提出了解读玛雅象
形文字的方法和规律,并作了一些译解和结论。60年代中,还有一位前苏联学者塔吉扬
娜·普斯库里娅科娃也宣称她破译了一些玛雅碑文,但并无下文,玛雅象形文字依然谜
一样地挡住我们的视线。
即使我们真的分析出了玛雅象形文字的图形结构和译读规则,那也是远远不够的。
关键是要恢复古代玛雅语的语法结构,特别是要恢复古玛雅人的词汇。也许把问题仅仅
看作现代玛雅人使用的玛雅语已经与他们的祖先不同还没抓住要害,我觉得人类学家应
有更深的理解。玛雅语古今的差异还不是象形文字难以释读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或许在
于:玛雅象形文字根本就没有真正记录玛雅语言。玛雅象形文字所组成的碑文、经文,
当年是无须直接记录语句的,它只是给出一些基本的会意内容,秘传秘受的祭司集团可
以用语句来翻译、解释、表达它。这可比拟于中国古代集地理、医学、科技、历史、民
俗、矿学、动植物志等为一体的“奇书”、“巫书”《山海经》。它的文字现存面貌充
分反映了它的源本,它极可能是上古的图画符号记录,并在春秋战国之世成为文字译释、
综合整理版本。从《山海经》可以反推到玛雅图画般的碑文、经文,《山海经》脱胎的
那个更早的形象化蓝本与玛雅象形符号有着近似的意义,也都是巫师、祭司们秘传秘受
的底本。只不过中国人稍稍幸运些,相传大禹、伯益这样的圣王贤相用文字整理记录了
《山海经》,而玛雅人则仅仅保留在祭司们的头脑中。但再反过来说,我们除了可以理
解传承的文字以外,又不幸没有玛雅那种千年不坏的石头上的“天书”。玛雅似图似画,
奇异瑰丽的象形文字,虽说现在一时还难以理解,但留得青山依旧在,终有云开雾散时。
未来还有破译的希望,这又幸耶不幸那?
总之,“秘传”引出了“秘则不传”的文化思索。人类文明的发展时时处处存在着
风险,已经获得的成就也可能丧失,这是否可以启发我们文化机制上分散风险的灵感。
鸡蛋不可都装在一个篮子里,玛雅祭司们就是“不幸摔到地下的篮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