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谈股论金>>企业管理>>黑鹰原创>>中国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困惑(1)——黑鹰原创

主题:中国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困惑(1)——黑鹰原创
发信人: trueheiying(黑鹰)
整理人: acupoftea(2001-06-08 12:13:30), 站内信件
        中国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困惑(1)——黑鹰原创

    网络应用于企业的生产,销售和服务环节就变成了电子商务了,现
在的电子商务企业或者说网站活得很好的不多见,去年我曾经写过一篇
关于电子商务赢利前景的系列文章,现在再把当时的一些观点整理,我
相信这也是许多企业做电子商务前的困惑。

    电子商务的优点众所周知,这里就不多说了。我的困惑主要来自我
们的企业怎么才能把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的理论优势转化成现实的竞争
优势。困惑具体分解成下列问题:

    一、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如何才能有效的降低成本和减少流通环节,
从而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是不是我们的企业有了网站就可
以做到了?

    现在不少企业都可能存在这样的认识误区,我认为下列的一些例子
可以说明一些问题。现在涉足电子商务的BTOC企业网站,包括了一些
非常有名的综合性门户网站,他们都有自己的电子商城,他们也从不少
的生产企业直接进货或者和生产厂家达成网上销售联盟。然后在网上直
接面向消费者销售他们的产品,当然这些消费者就是访问他们网站的网
民了。这看起来似乎是符合了网络经济的规律,即直接面对了生产厂家
和消费大众。但他们为了达到这个表面化的减少流通环节和降低成本又
花费了多少成本呢?建立一个象8848的购物网站要花费多大的巨额资金
呢?综合性的门户网站也为此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和资源呢?我觉得这
是否值得。纯粹的新生的电子商务网站为了自己的商业模式能符合网络
经济的第一大优点居然要花费这么大的建造成本,不知道是否值得?在
现实生活中作为BTOC的商家,如某些地区的大型连锁家电销售企业,
他们也是可以做到降低成本和减少流通环节的,似乎他们活得比基于网
络的BTOC企业要好,他们的发展势头更加迅猛,他们甚至可以和长虹
这样的生产性的大型企业集团直接讨价还价和叫板。商业资本的份量再
次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被人们重新认识。

    那为数不多和并不那么引人注目的生产企业自己发展的电子商务又
怎么样呢?他们本身就是生产企业,他们大多数是为了利用网络能为他
们找来更多的廉价的上游生产厂家和下游的生产合作伙伴甚至是销售机
构。他们一般很少直接面对个人消费者,海尔在这方面有所尝试,海尔
的发展目标就是要能按大众消费者的具体要求和订单来组织生产,他们
现在还没有这个宏大的实力,但他们已经意识到这就是网络才可以让他
们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手段和工具。单个企业如果没有足够多的客户和
足够多的产品系列是不大适宜单独发展这种BTOC电子商务的。这方面
的全球最佳代表当数美国的DELL电脑了。他们在网络经济和生产销售方
面的融合是非常值得我们中国企业学习和借鉴的。但我觉得不能立刻照
搬,因为DELL电脑有它成功的特定条件。美国的网络应用状态和中国的
毕竟有很大的不同。

    DELL公司,凭直接模式销售起家的电脑销售商,于1993年抽离零
售店系统;1996年进军服务器市场,以直接模式挑战传统高价服务器市
场大获成功,成为全球第三大服务器供应商,同年,每天通过DELL.COM
进行交易的营业额高达100万美元;1998年每天通过网络的销售额达1200
万美元。   当中国人自己的跨国公司发展电子商务有了和DELL电脑公司
的日成交额,中国的网络经济才能算是发展得相当规模和成熟的时候。我
觉得中国离这一天还很远,不过我个人认为中国的大型制造集团和连锁销
售集团都在网下营造实现这一目标的条件。

    只有当他们在网下有了足够的实力才可能在网络里开创属于中国的
网络经济奇迹。也只有那个时候,电子商务才被他们赋予真正的含义并
把网络经济的优点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

   下次我再和大家探讨我的第二个困惑。

   (DELL电脑公司的销售数据来源于DELL著的《戴尔战略》)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