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已关闭版区>>● 讽刺区>>版主作品>>燕啄春泥---阿燕的作品杂文>>“知识的价值”引发医院收费讨论

主题:“知识的价值”引发医院收费讨论
发信人: lsailing()
整理人: arg(2001-06-05 20:40:12), 站内信件
原文:

知识的价值 
凌云燕 


前段时间新租了房子,在广州市区一幢旧宿舍的五楼。搬进去之后才发现阳台的钢窗上少了几根钢枝,对面的人能轻而易举地爬进去。刚巧小区正在拆装防盗网,我就找到了一家拆装队,一番讨价还价之后,谈好50块钱加焊十根旧铁枝,每根约长一米。 

约好了下班后装。因为我一定要圆钢(据说比较结实),而现在的防盗网多数是方钢,他们跑了几个工地才找到合适的钢材。晚上八点多钟,四个大汉才呼哧呼哧地抬了焊机、钢材上来,忙乎了大半个小时终于把钢枝装好了。给钱的时候我颇有些过意不去,四个人干了这么久,算起来一人才十几块,还没算钢技和焊条钱,这种劳动也太不值钱了。 

前几天吃饭的时候不小心给鱼刺卡着了。原本以为喝点醋什么的就会没事儿,结果卡了两天还没下去,于是就到广州某区级人民医院处理(不能去太大的医院,据说收费奇贵)。医生看了说鱼刺是在下咽喉,拿了根弯钳捣鼓了一会儿(一会儿=不到一分钟),就把鱼刺取出来了。开单出来吓了我一跳,治疗费52.5元,加上挂号费1元,诊金3元,我这根鱼刺值了差不多六十元,可以买十几斤鱼了。 

我当时马上想到可以逃单——反正鱼刺也拔出来了——不过,没收钱就治疗我在医院还是第一次碰着,难得他们信任我,我可不想破坏患者的良好信用。但话又说回来,假如他先开了单,我可能就不拔了,反正喝多点儿醋,它迟早会下去的。如果医院能明码标出价钱,我可能连挂号费和诊金也省了――当然是无疑是幻想,有谁见过有标价的医院? 

或者我可以套用一句话“拔鱼刺值五元,知道怎么拔鱼刺值五十元”来说明这是知识的价值。但当我跟同事说起此事的时候,没想到引起大家都对医院的高收费的一致声讨――有人说,能花几十块从医院已经算好的了,她每次带孩子进医院没有一百几十块就别想出来。还有人说,患者还不算是消费者,不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之列。又有人说,医院收费那么高,但医院又说不赚钱,不知钱跑哪儿去了。看来现在的医院多数都打着“人民医院”的牌子,可是,对他们最有意见的却偏是广大的“人民”。 不知这是我们大家都不能认识到知识的价值呢,还是这“知识”也太贵了?


回复:你们知道美国的一个故事吗?一个工厂里的机器不动了,工人都没办法,一个工程师说他能开动机器,但要一万元。这个工程师只拔动了下开关,机器就动了起来。老板问他:你这一动就值一万元?工程师说:我这一动只值1元,但我知道怎么动、动哪,这点值9999元。 

取鱼骨是只值2元钱,但知道鱼骨在哪里,并能取出这就值多少呢?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取出鱼骨来的。就是医生,如不是耳鼻咽喉科医生,下咽异物,找都没办法找到。医生不是生下来就会取鱼骨的,在这后面不知经过多少苦功夫,是交了很多的学费才得到我个能力的。医生也是人,而且是具有高学历、高技术的人,必须每天学习,医生读大学要五年甚至更久,毕业后还不能松懈。这值多钱呢?病人算过没有。
 
中国人都知道科学是好东西,但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科学精神,没有几个中国人能知道,更没人去想过这个似乎抽象的东西。所以中央提出科教兴国,而不是技术兴国,更不单纯是科学兴国的道理所在。 

美国为什么在钱学森回国时要阻止,说宁肯失几个师,而不愿失一个人。可怜的中国老百姓应该想想这些问题!!! 

取下咽异物,广东省物价、卫生部门的定价在二级医院是50元,二甲医院可增加5%,所以是52.5元,完全是明码实价,一分钱也没多收。 


我的意见:

我写这篇文章并没不是为了批判什么,因为医院的收费之高低,我们只能有感觉,而不能真正下定论。

不过,我曾有一个亲戚做过微量元素化验的生意,他是联系各县市的医院,每星期收集患者头发样本送到广州微量元素研究所(只能由这里来验,最准确)。据他说,研究所收费是12元。但各地医院最少要收30元,有些地方甚至收到50元——这些都是物价局定的。我不知道物价局这样定有什么标准,但总觉得没谱。所以,打着物价局的牌子,就一定是正确的吗?希望大家发表一下意见。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