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已关闭版区>>● 神秘世界>>【人类文明】>>【 玛雅文明 】>>【《玛雅的智慧》作者:林大雄】>>第六章 文化显像---不可小看的“玩艺儿”

主题:第六章 文化显像---不可小看的“玩艺儿”
发信人: eryuanid(阿原)
整理人: txdy(2001-05-30 21:59:05), 站内信件
英国绅士的文明棍,曾经风靡全球;现代社会的经理们则是手执“大哥大”的时代
形象。那根派头十足的棍子,究竟有多少实用意义(拐杖、自卫)实在难说,它无非是
一时流行的“文明”绅士身分地位的象征;“大哥大”确实是实用通讯工具,符合信息
社会实用的需要,然而,它的俚称正透露出它的某种象征意味。
    这两件“玩艺儿”,都是社会地位、经济实力、文化品位的象征符号。前者的实用
性早已随时代的进步淡化为零,再也不是打人的家伙;而后者的实用性,也丝毫掩不住
它的文化象征符号意味。用某些“玩艺儿”来表征个人,这是文化传统,悠久而深刻。
“大哥大”的袖珍、便携、值钱以及显示广泛的社会联系、经济联系的实力因素,使得
它天然地合乎入选标准,成为古代“权杖”和“法器”、近代文明棍的绝好替代品。这
显示了文化机制从古到今的内在一致性。
    于是当我们看到那些精巧含蓄的玛雅“古玩”时,我们首先想到了这些“玩艺儿”
在古代玛雅社会中的文化功能。
    从雕刻、壁画等资料看,玛雅行政首领总是右手持杖左手持一面圆盾。圆盾的盾面
上是日神的头像,或者说是日神的代表符。右手的杖是代表首领权力的节杖,它有几种
变形,分别在不同历史时期出现。最典型的一种,可能也是未经简化的基本型,由拟人
形的一端和拟蛇头的一端组成。人形虽小却很精致,线条流畅,造型别致,头部比例的
夸张与玛雅书画的一贯传统一致。人形的一条腿延伸、变形,至另一端时化作一条蛇的
蛇身。权杖两端还各有羽毛装饰。其他一些较简单的杖型大同小异。上端总是张开呈扇
形的羽饰,扇形中央伸出杖身,犹如蛇身,在下端连一蛇头。
    有些专家认为,前一种是古典时期的典型权杖,后一类属于新王国时期的,和玛雅
人崇拜的羽蛇神有关。羽毛蛇神又被认为与雨季有关,雨季开始时降临,雨季结束时归
去,与玛雅人的农事活动相伴、从播种开始到收获。也许它在权杖上的化身与行政首领
司管农事生产有关。
    玛雅的宗教首领形象,通常是将一根两端雕有对称纹样的棒平举胸前,纹样是头形
的,但经过了夸张、变形,可能是玛雅万神殿里某位神赐的头像或名符。有时还可能是
两个蛇头。还有些石刻人像,将双头棒的一端斜靠在肩上。祭司是玛雅社会中最有学问
的人,他们掌握着玛雅文字、历法、算法、天文学的知识,负责对王室人员的教育和秘
授王室家史,此外,还是玛雅社会日常生活中各种节日、祭日的主持者。他们对于玛雅
人生活、生命的影响不可低估。
    玛雅军事首领指挥部落的战事。可能战争在玛雅人生活中占据较重要的位置。玛雅
武士不仅纹身,还把手臂、脸部涂成红、黑两色,象征勇猛。武士的专门装饰还有他亲
手抓获的俘虏的头盖骨,或雕刻过的骨头。这样的骨头越多,也就象征武士的战功越是
卓著。有这样的公开尚武倾向,可以想见玛雅军事首领拿的“玩艺儿”一定是某种兵器。
有时是一种投标,一端似短刀,另一头是棍;有时是一根短棍。还有时是一种hulche的
武器,是一种带钩的短兵器,中间部分像是中国古代的狼牙棒。但是,没有拿弓箭的。
研究者们说,在玛雅史上的古典时期没有出现过弓和箭,后来可能是从其他民族引进的。
    不同的“玩艺儿”表征了不同的身分。这个过程可以这样描述:某一特定的社会身
分从部落群体中“分化”或“特化”出来,他(们)所使用的实用性专门用具,也随之
“分离”、“特别”出来。首领或者是通灵的神使或者是世俗的强人,他们原本实际使
用的职业用具随着地位抬升而不再实际使用,这使得这种用具可以渐趋远离功用的考虑,
增加精致化、装饰化的倾向。武士所用的长矛异变成“权杖”,巫师所用测量工具异变
成量天测地的神秘“法器”。
    文化人类学家、哈佛大学人类学系主任张光直先生在他的《商代的巫与巫术》一文
里,对祭司(巫)和法器(工)的关系作了分析。指出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巫字是两个
“工”字十字交叉的形象,从其他古典文献资料的翔实考证中也得出巫与工的历史渊源,
即便今天也能从这两个字的字形中发现脱胎肇始的共同原型。
    按照弗雷泽爵士的文化人类学宏著《金枝》说法,大量证据表明,初民社会的巫师
是被认为具有神异禀赋的人物,整个部族的文化传统与科学知识(或者叫前科学知识)
都集于一身。这一理论完全可以在玛雅祭司们身上得到验证,他们掌握象形文字(hier
oglyph,即圣书体,对这个西文词汇作一分解不无启发,glyph是凸凹雕像之意,hiero
这个词根代表了神圣的僧侣等级集团)。玛雅象形文字连带其所记录、包含的文化历史
内容都是由少数玛雅祭司一手包揽的。现今世界上仍然“存活”的唯一种象形文字——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纳西族东巴文,即是为巫师(纳西语“东巴”)所垄断,一般群众并
不通晓。东巴经卷与玛雅存世的四个经卷抄本极其相象。这些都充分说明,玛雅祭司集
团确实是一个独享文字与传统知识的特殊专职集团。
    文字几乎已经隐含了称得上文化成就的一切;天文观测、历法编制、工程设计等等
玛雅人的骄傲,全都是通晓象形文字的玛雅祭司的职务。集天文学家、历法专家、工程
师、数学家、史学家多种头衔于一身的玛雅祭司,自然也会有他们自己职业的用具。这
用具当然不是刀枪斧叉,那是武夫的家什。玛雅祭司们的用具,必然要多一些“科学文
化”气息。玛雅历史上最值得一提的古典时期,给我们展示了这个不乏“科学文化”,
意味的用具——它是两头有拐的小棒(作了形象化的装饰),由祭司集团中最高等级的
大祭司执掌。
    一个绝妙的“玩艺儿”,一种惊人的巧合!
    这个两端拐曲的小棒正是人类学家所关注的“工”。工就是巨(矩),也就是手持
“工”的象形会意。这里不打算引入大量专业化的考证,只须把一个结论告知不乏慧识
的读者。谁都不难看出“矩”(工)的含义,那是一个最基本的测量工具。中国古代极
有渊源的《周髀算经》云:“请问用矩之道。商高曰:平矩以正绳、偃矩以望高、覆矩
以测深、卧矩以知远、环矩以为圆、合矩以为方……是故知地者智,知天者圣。智出于
句,句出于矩。”这段话清楚地表明了矩(工)这种用具的广泛用途。因其可以找正水
平线(正绳)、仰观高度角(望高)、测量深度(测深)、估计距离(知远)以及环转
用作画圆的圆规(为圆)、两两相合作曲尺画方形(为方)等等一系列用途,于是矩便
具有神奇的魔力。执掌它的人知天知地而又通天通地,这就是为人崇奉的专职祭司,他
们所执的矩(工)也就是掌握天地的、万能通灵的“法器”了。
    实用的测量工具“矩”被赋予了神秘的象征意义,我们在玛雅最高祭司的两端曲拐
的小棒中,看到了这个过程。为什么太平洋两岸相距遥远的古代中国人和古代玛雅人竟
然在这一最为重要的方面,有如此高的相关度?如果这种可比性纯粹出于作者的臆测,
那么也就不值一提了。奇妙的是,人类学家指出了他们在人种、文化上共同祖源的存在,
既有“玛雅—中国连续体”的学术依据。他们之间的相似主要不是最近几千年来莫须有
的交往,而是因为它们从数万年前东亚那个共同祖源那里分别演化的结果。
    既然有一种共同的渊源,那么,对于古代中国“矩”(工)的文化学研究,就完全
可以给出研究玛雅“工形的祭司象征物”的思路。当我一眼看见这枚“两端曲拐小棒”
时,便以已有的文化人类学知识背景所产生的敏感,直觉到它是一件不可小看的“玩艺
儿”。
    果不其然,它正是玛雅这个祭司领导的世界里最高级别的象征物。它在大祭司的手
中,恰好反映了玛雅文化的一些最主要的特征和性质——宗教、政治、科学、历史、文
化和传统,都未经分化地交融在一起。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