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uberpp(pp-朋朋)
整理人: hotdragon(2001-05-29 01:44:08), 站内信件
|
七夕遥望天河
黄蜀媛
农历七月初七日,神话传说,天上的牛郎、织女,每年七夕都隔着银河相会。好心的喜鹊们,从四面八方飞来,展开双翅,在银河上搭成一道浮桥,好让牛郎织女共度鹊桥,实现夫妻团聚的夙愿。民间的女子,也在这一向织女星拜求智巧,成为全国性民间风俗,谓之“乞巧”。《佛山忠义乡志》载:“七月六日夕,闺人陈瓜果筵乞巧”,成为普遍的一个“月令”,俗称“七姐诞”,又称“拜慕仙”。
佛山是一个以手工业著名的古镇,家庭手作非常普遍,出了许许多多的能工巧匠,女子更是心灵手巧。每年从农历五、六月起,姑娘们就开始制作“拜慕仙”工艺品,有用布制的“牛郎会织女”等故事人物,有精心丝绣的花鞋,用通草制的时花和喜鹊、芝麻砌就的花瓶和台椅等等,所有这些,都要突出一个“小而巧”一般小至三几厘米,越小而精则越显工艺之巧。初六晚在自家的天井里上桌阵列,姑娘们互相串门欣赏,观摩比评,叫作“睇七夕”。
果红七月,是众多岭南佳果纷纷上市的季节。生果盆是拜慕仙必备的,通常用生榄、香蕉、菱角、鸡心柿、油柑子等砌成好看的形状。果品以外,还有用棋子饼、茯苓饼砌成七层或九层的塔的形供奉。最突出的是备两盆拜慕仙用的“慕仙秧”和“豆芽菜”,各用一个浅浅的盆盛着,浇上清清的水养着,翠绿可爱,中间绕以红丝或红纸条,空心处点上一盏小油灯,通体发着绿色的萤光,真真是清翠欲滴。
当时佛山街巷成行成市。鹤园街“南记”、“球记”和“枝记”的酸枝家具,提供拜慕仙的“八仙桌”和其它优质家具,福寿里的“黄江记”是蜡像和乞巧工艺品的专卖店。
繁荣的区域经济造就了佛山灿烂的民俗文化,在开放改革、经济腾飞、政通人和的今天,佛山文化在吸引民族意蕴的基础上,继承和开拓前进。“拜慕仙”的风俗是淡薄了,但是佛山人的勤劳和心灵手巧会在新时纺编织更加美的山河。
转自c2000佛山站
---- 音乐、书本、香茗陪伴我每一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