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uberpp(pp-朋朋)
整理人: hotdragon(2001-05-27 23:31:44), 站内信件
|
真假“盲公饼”官司
三立
佛山“盲公饼”是佛山的名优土特产,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据悉,是由一个叫何声朗的失明人首创的。
何声朗本来在鹤园街教善坊的更楼下开设“乾乾堂”占卦算命档口,来占卦的人大都是拖儿带女的家庭主妇,在等候占卦其间,孩子往往哭闹着要走,因而失去了一些生意。何声朗便想了一个办法,将煮好的饭晒干,炒香,再磨成粉,加上一些芝麻、白糖、打印成小饼。因为饼是无偿送给小孩子的,为了节约,饼造得很小,中间略呈隆起状,叫做“突颅饼”。从此,何声朗的生意好起来了,经济有了余盈。他雇用工人,改进造饼方法,将“突颅饼”由无偿赠送,改为按价出售。之后,许多不占卦的人,也来买“突颅饼”,有时甚至供不应求。何声朗索性结束了“乾乾堂”占卦档,在鹤园街开了一间饼食店,店名叫做“合记”,招牌上写着“合记鲜明饼食”,招纸上也印上同样的字样。来买饼的人,都不知道这种饼原叫“突颅饼”只晓得是盲公创造的,所以都叫“盲公饼”。买饼的人越来越多,“盲公饼”也渐渐小有名气了。
当时,教善坊附近,有一间合记杂货店,见买“盲公饼”的人一天比一天多,便打起“盲公饼”的主意来,将招牌改为合记盲公饼店。这个招牌挂出来之后,来佛山参观祖庙的人,都到合记盲公饼店买“盲公饼”,而合记鲜明饼食店的生意却一落千丈。于是原来的“合记”便将新开的“合记”告上法庭,告他影射店名卖假冒“盲公饼”。新“合记”知道后,便四出活动,做疏通工作,并请律师帮忙。
开庭审理时,法官叫原告、被告各呈证据。原告首先呈上营业牌照及招纸,诉说自己确实开业在先,饼是自己首创的。被告呈堂的也是这两样东西。被告辩称自己虽然开业后,但卖的是有特定性质的“盲公饼”,从招牌和招纸上都有写得清清楚楚,而原告的招牌和招纸上都分别写明卖的是没有特定性质的“鲜明饼食”,这完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更谈不上影射和假冒。法官对照当时的法律,并经过合议,认为被告答辩有理,原告的控告证据不足。遂判被告胜诉,原告败诉。真假“盲公饼”的一场官司,也划上了句号。
(转自c2000佛山站)
---- 音乐、书本、香茗陪伴我每一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