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梦寻鹏城>>··深圳印象··>>深圳故事>>哎呦深圳(转载于深大荔园晨风bbs)2

主题:哎呦深圳(转载于深大荔园晨风bbs)2
发信人: fly__shadow(影,飞......)
整理人: lxdgood(2004-08-09 22:38:54), 站内信件
 我日复一日地觉得自己傻X。后来,发现这个词在深圳没有杀伤力。常常见到
我们班一帮男生走在一起,互相亲密地询问对方,傻X,荔山还是荔天哪?再后来,D男的绰号干脆就改成傻X了。看到这一群人像叫哈尼,打令似的互称傻X,特别的令我哭笑不得。

    觉得自己傻X的顶点,就是那次和一搓有文化的人的饭局。熟人E男介绍我认识一个清华的,还有几个名牌大学以前学文学和设计的。一行人去了吃海鲜。F男问我,平时都喜欢些什么呀?我不加思索地回答,文学哲学科学绘画音乐电影现代艺术。F就笑,那么多呀。我说,你以前不也是学文学的吗?应该也挺喜欢的吧。F说,他早都忘了,很久都没看过书了。他说,一看你,就知道是个好孩子。这些人就一起笑起来了。我想着那些女生看我的眼光,就说,我不是好孩子。F说,辩什么辩啊,说你好,又不是说你坏,放心收下就是了。这些人就又哄笑起来,其中一个人就开始感叹深圳的机会多,只要肯动动脑子,肯定赚大把的钞票。他开始绘声绘色地描述他广告公司的头儿怎么勾引上深圳某官员的老婆,从而一路绿灯,节节顺利。接下来,就变成了故事会。每个故事都符合卖座的商业片标准,出人意料的情节,艳情,性,还有谎言。我看着他们眉飞色舞的脸,由衷地感到他们的才华都用在讲故事上了。又感到刚才我说的那些,对他们而言,完全就是胡扯淡。

    我在深圳没和任何人面对面谈论过我喜欢的那些东西,一说起它们就使我感到自己特可笑。它们完全就是飘在天上不着边际的。那些光辉的名字,那些掷地有声的响亮名字,从我鄙陋的嘴里诚惶诚恐地吐出来,到达他们的耳朵里。到了他们那里会怎样呢?我简直不敢想象。

    最讽刺的一次是去游泳,竟然有个三张多的老男人G跟我搭腔。我一看他那张闪烁不定的圆滑的脸,就觉得不爽。不过他的第一句话让我觉得能和他聊聊,他问我是不是学艺术的。我很看重艺术呀科学呀这种特书面的词。有一次去买CD,老板给我推荐MONO,然后我就让他给我放出来听听。那是一种特飘渺的女声。听的时候,就有个在边上挑CD的男人凑过来说,挺唯美的。当时我立即就愣了一下,然后开始目不转睛地看着他傻笑。我喜欢用这个词的人。这个老男人用的词我也很欣赏。

    我就问他,怎么了,对艺术感兴趣呀。
    他就说,他喜欢音乐。
    我心想,这年头是个人就喜欢音乐吧,天天都抱着电视机看港台日韩MTV。
    他说,古典音乐。
    我就觉得比较稀罕了。
    我说,我不怎么听古典,听不太懂。唯一感兴趣的就是卡门了。歌剧,和小提琴协奏曲都挺喜欢,尤其喜欢哈巴涅拉那段,百听不厌。
    他说,他有穆特的卡门幻想曲,正版的。
    我就又惊了一下。正版的古典CD都是天价,要不是真特喜欢,不会花血本去买的。而且一般人,没有那么好的耳朵,也体会不出来。
    他就开始滔滔不绝地说他拥有很多的正版古典CD,他如何喜欢和欣赏古典音乐,及他是如何走上欣赏古典音乐这条光芒大道的。
    我戳在游泳池里,听着他的长篇大论,看着里面来来往往裸露着的人们,觉得自己好象在泡公共澡堂子。上岸的时候,我注意到他把眼光放到我的腿和屁股上了,立即就觉得自己又傻X了一回。

    常常看到深圳的报纸讨论深圳文化的问题。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主题,深圳的主题给我的感觉就是钱。全国各地的淘金者梦想家们封涌而至是为了发达,不是为了建设这个城市,给这个城市添点什么精神什么文化财富的。他们只是在这块有着宽松的经济政策高效率的土地上钻营投机。围绕着这个主题,大家都相当的现实和直接,不像北方那些虚荣骑墙的人那样又想大把捞钱,又要立牌坊。在亚热带的气候下,棕榈树就能蓬勃生长;在温带的气候下,白雪杉就是长得比较好。虽然白雪杉移植到深圳也能活,可是完全就没了松树的风骨。虽然不少文化人也移到了深圳,可他们也就不过是一株一株的白雪杉罢了。深圳没有那种能让它们蓬勃生长的气候。

    而且,深圳也并不推崇学术啊文艺啊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以前我的高中同学的父母们一般都是社会的主流支柱,他们常常会炫耀自己的家长在电视上出现过几次,出过几本书什么的。他们就像贵族一样炫耀着自己的出身,社会地位。他们的将来是做有风度的男人和有气质的女人。而到了深圳,似乎最值得羡慕的就是深圳本地的土著了。因为据说他们非常的有钱。但是,他们可绝对是毫不含糊的十足的暴发户。邓爷爷在地图上随便地画了个圈,深圳这个小渔村的上方就掉下来了一个硕大的馅饼,把这里的渔民农民砸个正着。这种人富得毫无道理,而且特别荒诞滑稽。如果一个城市的大部分财富都被这种人掌握着,这个城市有何等水平的文化也就可想而知了。从这方面说,深圳是个比较不虚荣的城市,它就只看紧钱。

    我还记得去一个同学H家。他家特别的大,而且装修豪华,地板是黑色大理石的,凡金属开关扶手什么的,一律金色,闪来闪去的,晃得我直头晕。我觉得他们家一点儿家味儿都没有,弄得跟高级旅馆似的,一点都不亲切也不舒服。最恐怖的是,在他们家的房顶上竟然悬着个学校食堂里才有的那种大吊扇,他说,那是通风用的。我真替他们家担心,这么沉的东西悬在顶棚上,万一要是哪天一不小心掉下来……

    他们家的电视够大也够平,音响的层也够多,可是我就觉得他们家空荡荡的,缺点儿什么。我对他说,我要是他,在家里就不穿拖鞋,改穿旱冰鞋,别糟蹋了这么好的场子。后来,我才发现他们家没书架,除了上学用的那几本书,就没有其他的了。如果没有书,报纸,杂志期刊,没有特别的爱好兴趣,没有幻想和希望,人靠什么和自己做伴呢?怎么能打发得掉那无穷无尽的时间呢?

    我呆望着坐在仿古红木椅子上的那个满脸皱纹的枯瘦的老太太,那是他奶奶。她说着叽里咕噜的方言,我听不懂她说什么,她也听不懂我说什么。我感到那间华丽的房间里飘荡着一股空洞迟缓的空气,他的奶奶就像种在了景泰蓝花盆里的一棵青菜,失去了本属于它的土壤和空气。这样有钱一点儿意思都没有。快乐是快乐,钱是钱,根本就掺和不到一块儿。

    可是,越来越多受过高等教育,按理说也应该是明白道理的女孩子了,就特别不明就里地要达到这种境地。比如E女,她不喜欢K男。因为K男太矮,长相也不怎么象样,为人较苛刻,学业也不佳。可架不住K男持久热烈地猛攻,放学长久等待,雨中送伞,请吃饭,请旅游什么的,也就若即若离的了;后来,K男又送电脑又送手机的,她就搬到K男家里住去了。再后来,我看到他们一副甜甜蜜蜜的样子,觉得也算是美满结局了吧。不过,总觉得像他们这样不叫爱情,步步为营的,都料得到,好象上楼梯似的。一次和E女胡聊,就说到了天长地久。我问她,是不是很爱K男,会长久下去了。结果,她冷静地思考了一下说,要是有比K男更有钱,更疼她的,她就……

    她的话特让我心凉,她连个虚假的承诺都不愿意给他。但是,我能理解这些女孩子为什么那么的实际。她们都喜欢当小女人,喜欢小鸟依人,喜欢被人保护,她们将来很大的一部分就看她选什么样的人来靠了。她们当然要力所能及地选择强者了。爱到底是虚幻的,不符合她们那种讲求实际的特质。要是她们能凡事多靠靠自己,独立点儿,也许这个世界就能美好点儿浪漫点儿了。








----
你坐在我对面,看起来那么端庄,
我想我应该也很善良。
这时候,我看见街上的阳光,很明亮。
刚好这时候,你还喜欢幻想,
刚好这时候,我还有那么一点主张,
我想找个人一起分享,
我说爱你,你就满足了?
你搂着我,我就很安详。
我想着我们的爱情,它不朽,
它上面的灰尘,一定会很厚。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