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文学创作>>封存永藏>>文章待编>>遗风易景>>易 风>>易风周刊(2001)>>易风周刊(5.7-5.13)>>丢在人生边上

主题:丢在人生边上
发信人: djilie(奇也)
整理人: darkwing(2001-05-14 13:29:06), 站内信件


      据说人生是一本大书,但很多自封为作家的人没翻过几页书,对人生的议论早已发了一大堆。钱钟书认为这些人写了一辈子也算不得什么作家,只能算是书评家,评论人生这本书。 
    漫画中的主人公把书丢在了边上,搭成了几级阶梯。大多数人会学习想到高尔基说的“书本是通往知识得到阶梯”。但像漫画中那样把书丢在边上,踩着书本向上爬,并不见得可以得到知识。这如同动物园里四肢发达而头脑简单的猴子占领了石山的顶峰呈威风,却始终还是猴子一只,而不是从石头里爆出来的齐天大圣。 
    身边的书很多,却丢在人生边上,看似搭成高尔基的阶梯,但看清楚更像一个做秀的舞台,许多有着典型“书评家”形象,没翻过几页书,对人生的议论早已发了一大堆的人,很爱在这舞台上歌唱或吹牛。当然,作为“书评家”的人的确读过一些书,但是更多精彩的书都被丢在人生边上,搭成做秀的舞台。“书评家”在上面走着猫步(Catwalk),把人生这本书评论得过于搔首弄姿,但是同样把书丢在边上而没有机会踩上去做秀的人,就把“书评家”奉若神灵,将“书评家”盛赞为“文如其人”,以吾之愚见,“文如其女人”好像更合适。 
    别人在我面前大谈四大名著,我一笑置之,因为我没有看过。《写在人生边上·说笑》中云“一般人比是因为会幽默而笑,而是会笑而借笑掩饰自己不会幽默”,可见笑有时并不是“书评家”所谓的流露,而是掩饰的方法。我借笑掩饰自己把四大名著丢在了人生边上。 
    “书评家”除了评论人生在这本大书,有时也会评论他们所读过的屈指可数的名著。曾经听一位“学者”评《红楼梦》,大言不惭地说:“《红楼梦》不能够得诺贝尔文学奖,大抵是因为外国人翻译的水平问题。”可见这位也是“书评家”,他竟不知道小诺的奖金是用来“贿赂”活人的,曹先生大去之日,小诺尚未出世,有“贿赂”的价值吗? 
    像这些“书评家”,踩在书搭成的舞台上大肆吹嘘,把自己当成余光中眼中的李白那样“秀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在写书的时候,他们又乱征滥引,把西方哲人、古代文人的话当成“胡适说过”。搞得李敖要在《恰似我的温柔》中帮阴间胡博士澄清。屠格涅夫《小丑》中说:“在胆小的人群中,小丑可以活得很精彩。”那么在把书丢在人生边上的人群中,踩在书上的人会高人一等。“书评家”知晓对牛弹琴的道理——弹琴的人不须要是音乐家,反正牛是一点也听不明白。所以“书评家”大可不用看书,把它们丢在边上,踩上去讲演,反正下边的人也没看过几本书。 
    近来“书评家”又呵气了,他们慨叹会读书的人太少了,读书的人太俗,不读书的人太多。现在天天讲求进步进步再进步,“书评家”们却在退步,还五十步笑百步。诗《李敖》赞美李先生“过去五十年,他笑五十步,也笑百步”,因为他没有把书丢在人生边上,而是读进心中,所以笑得豪放。 
    我也要收拾好自己曾经丢在人生边上的书,读懂它。我并不是为了笑五十步或笑百步,而是为了不要被别人笑。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