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goku(悟空の打倒日本)
整理人: dannylu(2001-08-15 11:16:38), 站内信件
|
虽然知道“五一”出游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不过我和老猫还是决定了去阳朔。承蒙各位驴友的无私奉献和帮助,我们在出发之前搜集到了大量的关于阳朔的信息,最终我们决定带上需要的、不需要的,有用的、可能没用的各类东东,以备不时之需。出门前,我特意称了一下我的背囊,刚好15公斤。背起有点吓人的背囊,穿过人们诧异、羡慕的眼光,我和老猫终于坐上了开往阳朔的卧铺车。
18:50开车,凌晨4:00到达阳朔车站,行车近9个小时。避开躲不胜躲的三轮车、帮旅馆拉客的人,我打电话给四海旅馆,那儿有我们在广州就订好的房间。四海说派人过来车站接我们,我们一听很高兴,以为可以象外宾一样轻松地拒绝那些缠人的三轮车,昂然坐进宾馆开来的高级小车。可是等了一会儿,却看见一个小姑娘骑着辆单车过来了,第一句话就是:“坐三轮车吧,四海离这还有些路”。我一听傻了,还是要坐那些我已经毫不留情地拒绝了的三轮车,唉,算了,坐就坐吧。
问价:“3块钱。”
上车,
一路狂奔,
到了,
递过去一张10币......
递回来6元“4块,两个人4块钱。”送回来6块钱,那开车的说。
“什么,4块?你刚才怎么说的?”老猫急了。
“4块,两个人4块钱。”
“你刚才不是说3块的么?”老猫坚持道。
“4块,两个人4块钱。”没有变化的回答,就象一台死了机的电脑,不断地循环显示相同的内容。
“算了算了!跟这种人没什么好吵的!”我一边劝一边在心里亲切地问候那人的列祖列宗。
“你个先人板板!娘希匹!辣块妈妈……”老猫恨恨地下了车。原来到了阳朔遇到的第一件事竟是这样的,意料之外。
住进四海,80元的双人间,没有独立卫浴,没有空调,没有电源插座,没关系,我们已经十分满意能在拥挤的“五一”找到这样的房子了。
进房,看表:4:30
扔下背囊,睡觉......
8:30,醒了,左转,不舒服,右转,不舒服。看来是睡不着了。
起来出去一看,西街上已开始热闹起来了,今天才是4月30日。
在西街旁边的菜市场吃了碗1.6元的米粉,我们在西街附近转来转去,把小小的阳朔大概看了一下,然后决定下午骑车去遇龙河。经过我们多方侦察,发现如何要租车的话一定要早点去挑,晚了好车都被别人挑走了。我们最后在四海门口租的车,那里的车很好,全铝的,很轻,有前后避震,车轮、车座都可以用手来调整,变速系统质量也很好,前三后七全部可以用,不象那些只能用其中二、三个档的低档车。不过价钱贵些,我们是在四海住,所以租车老板给我们10元一天,平时要15元。第二天再去租我才知道“五一”开始要30元一天,差了一天价格差了3倍!
骑上单车,我们按着地图的方向开始向遇龙河进军了。可是天有不测之风云,我们才过了收费站没多远,天空就开始下小雨了。我们本想着一点小雨无所谓,谁知雨越下越大,没有办法,我们只好在路边的一棵树下避雨,寄望着老天只是耍耍小性子罢了。可是这次又出乎意料,天空越来越黑,雨越来越大,到后来只能用暴雨来形容。衣服也越来越湿,我们也越来越绝望......
等了约半个小时,我们已身上已水流成河,再无避雨的必要了。老猫长叹道:“唉!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两个落汤鸡模样的人骑着两辆单车一路冲回阳朔。
回到四海,柜台的小姐被我们水淋淋的样子吓了一跳,后来她告诉我们阳朔很少碰到这样的大雨,看来我们应该去买六合彩了。
晚上,我们来到兴旺的大排档,想尝尝闻名已久的啤酒鱼。找了间最多人的“谢大姐”坐下,老板过来招呼我们:
“吃啤酒鱼吗?我们这里最好吃,保证你最满意!”非常绝对的语气,平均每句话带1个“最”字。
“哦?多少钱一斤呀?”
递过来一块菜单:“吃这种吧,保证最好吃,他们都是吃这种”老板指着菜单上40元/斤的“毛骨鱼”。
“哇!这么贵?40块钱,这是什么鱼哇?”
“就是毛骨鱼,没有骨头的,很好味道喔!”
“什么鱼啊,我要看看”
“行,你和我过来,我捉条给你看看。”倒也爽快。
……
“我kao,这不就是广州说的塘虱吗,我还以为是什么新鲜玩意儿呢!”
我看着老板捉着的鱼在心里不屑地说。这种鱼学名应该叫鲇鱼,又称胡子鲇,因为它有胡子,全身没鳞,骨头的确很少,味道却是普通,在广州只卖5、6块钱/斤。我估计“毛骨鱼”的名字是从广州话的“无骨鱼”音译过来的,广州话的“无”发音就象普通话的“毛”,居然也被他们约定俗成为“毛骨鱼”,看来广东人真是无处不在啊。
“行!行!你就给我称了吧”就试试看能做出什么水平。
“......2斤7两,怎么样?”
“哇!怎么重?没有轻一点的吗?”(心中CPU高速运转:2.7*40=108元!)
“不重了,刚才有两位小姐吃了条3斤的,你们两个大男人......“
“不是吧?这里有这么恐怖的MM?不要被我们碰上”老猫吓得伸出半条舌头。
约15分钟后,老板端上一大盘不可名状的物体。我只能用物体来形容这盘啤酒鱼,它实在是太、太、太难看了。各种佐料、辣椒、鱼肉随意地堆在一起,红的、黑的、黄的、绿的,一眼看下去,什么也看不出来。如果是在广州,我看就只能倒进垃圾桶。
算了,样子难看说不定味道特好。我们开始动筷子了。……嗯,还可以,象广州的红烧鱼,不同的是有点啤酒味儿,味道也就一般的好,不是特别的好。看来盛名之下难免……
翌日起床,去了“没有饭店”试那久负盛名的“没有”早餐,20元一份,味道还可以,分量的确挺足,我都吃得有点儿撑着了。
接着租车,今天去月亮山。原来听说要一个小时才能到的,结果40分钟就到了,看来我们速度蛮快的。在月亮山脚下有不少村民招呼我们中午到他们家中吃饭,价钱似乎挺统一的,都是15元一人,至于吃的东西就普通。我问他们网友大加称扬的土鸡,他们说很难养大,所以不太容易找,如果要吃要提前说,让他们去买。
交了每人9元门票、1元单车保管费,我们就开始爬山了。月亮山看上去不高,可是爬起来却要花不少力气和时间,一路上都是不断的台阶,好象了无尽头,等我上到月亮处,已是满身大汗。在山腰处碰到一个卖水的大嫂很搞笑,她想我们买她的水,就走过来:
“Hello?”
没有反应。
“空尼几瓦?”
还是没有反应。
“您好?”十分蹩脚的普通话。
“TNND,我们两个纯种中国人,她的眼睛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居然把我们看成日本人,简直就是侮辱!”我低声对老猫说完,也不理那个大嫂,继续往上走。
我去月亮山主要目的是看看有没有人在攀岩,不过当天是5月1日,许多说要来的人都还没有到,所以我只看到有一队人在玩攀岩。那伙人共有6个,5个是老外,1个是中国人,昆明的,穿着奥索卡的紧身裤。我上到去的时候其中一个老外正在领攀6号线,而且快到顶了。可惜他在一个屋檐处卡住了,上下不得,坚持了一会儿终于掉了出来,一下子掉了近4-5米,估计是保护者不够专心。后来我去到他们旁边看,发现他们作保护的时候常和别人聊天,不怎么注意上面的情况,看来是习惯不好。接着由奥索卡领攀这条线,只见他蹭蹭蹭几下就到了那个屋檐处,又过了没多久,就翻上去了,最后成功到顶,看来还是他的水平高。
我和老猫在岩壁下看了好久,我看得兴致勃勃,老猫却越看越没趣,就跑去岩壁对面的平台上看那些看攀岩的MM去了。等他们每人都爬完这条线,奥索卡又领攀了4号线,一条更难的线路,开始约3米高的岩壁有水从流出来,搞得湿渌渌的,很难开头。我怕时间太长,老猫等不及,就去找他了。结果他正在不亦乐乎地和两个PLMM照相、聊天,怕是已经把我忘了。
月亮山下来,我们去了对面村子的一家农家吃午饭,发现那家的狗和对面家的母狗关系暧昧,对面家的狗只要过来门口晃一晃,这条狗就忙不迭地跟了过去,好久才回来。
回来后,照例是洗澡、逛街、找间cafe靠街的位置坐下,然后开始看西街上过往的人们,主要是过往的MM。晚饭在红星特快吃pizza,看看价钱,的确比广州的便宜,一份个人装才十几块钱,广州的怕要三十多。不过他们烤pizza的速度很慢,我们点了pizza到真正送上来,用时34分钟。而且我发觉阳朔的菜普遍偏咸,无论是中餐还是象pizza这些西餐,我吃得有点儿不惯,老猫却说没有问题,果然是条老咸猫,不过它们的份量都很足,比广州的例牌要多些。
按照计划,5月2日开始徒步游兴坪到杨堤一段的漓江,晚上在杨堤住,3日早上花5元坐杨堤到兴坪的赶圩船,坐船再游下来,结果十分顺利地完成计划。这样的好处是对漓江既可慢慢品尝又可从不同的角度所得体会。不过我们的经验是最好把顺序倒过来,先坐船粗看漓江,有了大概的印象再徒步细赏,这样会更完美。不过我们的时间不太合适,兴坪的墟日是逢3、6、9,杨堤的墟日是逢1、4、7,我们2号出发既错过了杨堤的墟日,又没到兴坪的墟日。后来的朋友可以仔细计算,把行程调整调整。
一大早,我们起来收拾好行李,把四海的房间退了,就直奔阳朔车站。在阳朔公园门口旁已有很多小巴在等客了。我们找了辆人较满的问价,2.6元/人,比在网上得到的消息贵了1毛钱,上车,不和他们计较!谁知道开车没多久,卖票的人过来说我们的背囊太大,每人要加多1元。原来是打死狗讲价,TMD,阳朔这种人怎么这么多,居然给我们碰上两回了。
小巴一路上客、下客,花了1个多小时来到兴坪。我们一下车就往江边走,大概走了1公里左右吧,到了兴坪码头。经过侦察,发现只能从码头的右边走,经过一座桥,然后沿着漓江的右岸开始徒步。过了桥没多远可以看到“朝板山中学”,我们前后四次经过它的校门。徒步兴坪到扬堤这段可以走漓江边,不过有不少地方要绕道或跳过去;也可以穿过江边的村子走,要好走一些,不过看不到江边的风景。中间共要过三个渡口:九马画山、浪石、扬堤,其中浪石没有固定的渡口,在江边有渡船,而且会漫天开价,6元/人;另外两个渡口就很正规,2元/人。最讨厌的是在过了九马画山到浪石这一段上有两个地方有两条很小但又不湿鞋子又过不去的溪,在溪边有当地的村民的竹排,渡你过去要5毛钱。我们两次都是自己过去的,其中第一次过溪的时候我就果断地牺牲了我的左脚来保住右脚。老猫没有学我的样子,因为他在我要过溪的时候顾着看另外几个正在溪中大呼小叫的MM,结果猫失前爪,扭伤了右膝,所以只能牺牲他全部的脚淌过去了。
由于我们是两个人走的,没有人和我们解释漓江的各个风景名胜,只有一张地图可供参考,所以有不少景点都不知道看到了没有,有的景点开始以为是,后来人家一说才知道看错了。其实那些景点很多需要丰富的想象力才可以看出来的,象九马画山,连当地人都说看不出是哪九匹,老猫努力地牵强附会,也只看出三匹,我就连一匹也看不出来:(。走着走着,我发觉我老家的风景与这漓江比起来并不逊色,我老家也有一条江,是珠江的支流东江,小时候在江边从这个村走到那个村看到的景色就象今天我看到的一样美丽,而且夏天去的话,江水比这漓江要清多了,干净多了,看来还是回老家徒步比较划算。
至今我们仍然不知道兴坪到扬堤的路程是多远,我估计是20多公里,那天我们总共走了7个多小时,扣除休息的几个小时,大概在路上花了5个多小时,按4-5公里/小时算,大约20多公里。也许没有那么长,可能我们走慢了,不过我不怎么觉得。
一路上我们都碰到从杨堤出发走到兴坪的人们,他们多数是拿着WALKMAN、举着雨伞、一路嗑着瓜子,悠哉悠哉地走的,象我们一人背个10多公斤重的背囊的一个都没看到。看来很多人知道这一段漓江值得走走,我甚至听当地一村民说去年国庆那几天从兴坪到扬堤的漓江边上徒步的人多得象在排队,从早到晚就没见队伍断过,吓死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沿途的垃圾十分之多,无论在哪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糖纸、塑料袋等,真是大煞风景。
傍晚七点多钟,我们终于到了扬堤,无论是远望还是近看,扬堤都是一个很小很小的镇,小到用作墟日摆摊用的场地也才约2个篮球场大,只有一条街,找来找去象样点的吃饭地方就一个:月亮岛饭店。我们就是在那吃的,东西不贵,我们点了四个菜才37元。不过它有条不错的公路连通阳朔到桂林的公路,开车来的话会非常方便。
本来我们打算在扬堤找个合适的地方扎营,甚至连吃饭也随便找个农家解决,可惜转了扬堤一圈也找不到什么好的地方。在月亮岛饭店吃饭的时候碰上一个在扬堤中学教书的赵老师,他刚好有一间空房,是朋友托他租出去的。房中有一张双人床,其他东西没有,收每人10元让我们住一晚。我们欣然答应了,这个价钱不贵,还能解决洗澡问题,比较完美。进了房间我们才发觉旁边是村民活动中心之类的东东,里面挤满了人在分成数伙打纸牌麻将,人声鼎沸,晚上睡觉肯定很吵。但是后来证实如果你很想睡的话,其实他们也不怎么吵。洗完澡出来散步,我们才发觉房子前面的空的市场地上横七竖八躺着10来个人,点着蜡烛,看样子是学生,在扬堤找不到地方过夜,打算在这对付一晚。本来这也不是问题,只是当地的蚊子十分猖獗,就算你在不停地动它也能沾上来叮你,所以我们又相互感叹和庆幸了一番。临睡前我们特地向赵老师打听了第二天到兴坪的赶圩船是早上8点钟开,9点钟还会有一条从上游去兴坪经过的赶圩船,但是它要看到扬堤有本地人边招呼它才会靠岸让人上船,外地人多数是坐不上的了。于是我们决定坐8点钟那班,调好闹钟,我们就放心地睡下了。谁知早上没到7点,赵老师就来拍门,原来他搞错了,赶圩船是7点半开,不等人。我们听了马上起来收拾好背囊,连脸也没洗就直奔码头去了,刚好赶上,船费的确是5元/人,船家并没有看我们是外地人就收贵点。
上了船,我们在船顶靠船头的地方找了个好位置摆好背囊,再从船舱里搬了两张小凳子出来,于是就舒舒服服地坐在船舱顶上欣赏着江边漂亮的风景向下游漂去。一路上重新温习我们昨天看过的风景,加上旁人的解说,才对它们熟悉起来。很快,约1个半小时,船就到兴坪了,我们都不舍得下船,是船家把我们赶下来的。看来坐船游江是最舒服的,可惜就是贵,在阳朔出发的游船要100元/人,不过我们才用了5元钱,赚啦。唯一不好的地方是船家没有(是不敢?)在兴坪码头停,我们是在朝板山中学附近的一块大石头上的岸,走到兴坪中心还有很长一段。
上了岸,自然是逛兴坪的墟日啦。可惜兴坪也很小,它的墟也就一条街,走来走去也没多少东西看,都是些小时候很新奇现在看很普通的东东。好玩的东西没怎么看到,却被我看见有小偷当众用一根很长的镊子来偷游客的东西,结果被游客发现了,大声喝止。可恨那个小偷旁若无人地转过身,大模大样地走开了,一点儿也没有恐惧被抓而要逃跑的样子,而后面十来米就有一个穿警察制服的人走过来,也一点反应都没有。看来出门在外,还是小心为上。
既然逛墟没趣,我们就去爬老寨山。这座山就在兴坪码头的左边,几步路就到了。我们把背囊寄放在“小屋饭店”(免费的),然后开始爬山。这座山就是网友们常说的有个日本老头儿在山上自己花钱修了两个亭子和上山的石路的那座。漓江刚好在山前面拐了个大弯向西流去,在山上随便哪个亭都可以看到极好的风景。山虽然不高,但山路非常的陡,走起来还挺累的,我和老猫由轻松地迈出脚步->开始有点气喘->开始猪喘->开始牛喘->满耳只听到喘气声、心跳声->最后没了声音,嘻嘻,当然不是没气了,而是再没有力气喘气了,不过也到山顶了。我个人比较喜欢半山腰的那个亭子,在那个亭子前面的峭壁上有一个窝进去太阳晒不到的地方,刚好可以容纳两个人。面对着无边的江景、远去的游轮,享受着丝丝的凉风,舒舒服服地坐在那里,整个人完全不想动了。我和老猫在那儿坐了半个多小时,直到发现有一条用丝吊着的毛毛虫在我们头顶上非常努力地向上爬。但它没有借力的地方,只好在那根丝上不停地做屈伸运动。开始我们在想它是白费劲,但是花了5分钟观察,发现它居然能够向上移动,只是速度极慢。由此我们开始揣测它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向上爬的,我们来到的时候它究竟在哪?最后我们放弃了这个不可能得到答案的问题离开了。
从老寨山下来,我们在码头转了一圈,想看看有没有回阳朔的船,可惜问了几个船家都说没有,但可以包船下去,要价400元。这么贵,我不干了。我们回到“小屋饭店”,问他们要了一张桌子,两张藤椅,冲了一壶茶,在旁边粮仓的空地上摆开阵势,叹起下午茶来。
由于第一天徒步漓江时在江边发现不少很不错的地方可以野营,而我们后来是在扬堤住的,为了不浪费那些优美的江滩,不浪费我们花了大力气从广州背过来的帐篷和防潮垫,我们决定再走漓江,在兴坪到扬堤的路上找个地方过夜,第二天走回兴坪,同时也是三游漓江,尽量榨出漓江的每一滴精华,后来证明我们是英明的。
下午5点多出发,我们第二次在兴坪出发徒步漓江。走了约一个半小时到达九马画山前面的竹林处,也是我们商定的扎营的地点。把背囊往江滩上一扔,我们如释重负地坐下,终于能从容地欣赏江上的美景了。可是江滩上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鹅卵石,无论坐在哪里都不能持久,而我们更想躺下。过了许久,我们已经变换了十多个位置,老猫突然一拍脑袋:“我们不是有防潮垫吗?”我一听大叫笨了,两个人忙跑过去拆下防潮垫,回到江边,各选了个好的位置铺开垫子,躺下。老猫不禁呻吟起来:“哎呀!这才叫舒服。”谁知天公不作美,我们才躺下没两分钟居然下起雨来,虽然很稀疏,但是雨点很大。我们怕雨越下越大,周围又没有避雨的好地方,只好手忙脚乱地又卷起防潮垫,跑回扎营的地方,急急忙忙开始撑帐篷了。不到五分钟,我们就搭好帐篷,把所有东西都放了进去,哪里知道这个贼老天好象专门和我们作对,它又不下雨了。于是我们又去江滩上坐,没有防潮垫,我们只能又不断地变换位置。两个人都不断地怂恿对方去把防潮垫再拿出来,就是没有人动,结果就这样撑到晚上9点多。
看着眼前的江水慢慢地流过、江上的游船逐渐地稀少到最后1个小时没有一条,我不由得心动起来,想下去游泳。为了行动一致,我开始怂恿老猫:
“哎,你看这水挺脏的,是吧?”(引入)
“嗯,是挺脏的。”(意料之中)
“如果要你下去游一游,你干不干?”(发出试探)
“嗯......还是算了吧”(不出所料)
“……”
“……”(过了一会儿)
“这水好象越来越干净,是吧?”(再来)
“嗯,好象是。”(开始有点效果)
“你今天有没有出汗哪?”(迂回战术)
“bullshit!”(上钩了)
“要是不洗澡,就这样躺进帐篷,多辛苦呀!”(晓之以情)
“同意”
“不如去村里找人借口井来洗洗,怎么样?”(提出问题)
“唉呀,现在什么时候了,村子又远,多麻烦呀!”(开始有觉悟了)
“就是就是!我也觉得很麻烦!”(引起共鸣)
“……”(又过了一会儿)
“可是不洗又不行呀?”(甩出王牌!)
“嗯……好象是”
“那怎么办?”
“……不知道”(终于完全掌握主动)
“你看,这水是越看越干净了。”(日月神教之催眠大法!)
“同意”
“索性就下去洗吧”
“……你先去”(哈哈!成功了)
“这有什么问题?去就去呗!”(最后晒你冷-广州话:就是……唉,不知道如何解释)
最终我决定,不管老猫了,我就不信他不下来,哼哼!
三下五除二,我把身上的衣服脱个精光,跳入水中,不洗则已,要洗俺就要天体的,反正这时候黑灯瞎火的,谁怕谁?虽然白天太阳猛烈,但是现在的江水却还真挺冷的,我拼命搓了一阵子,发觉习惯了就不冷了。哈哈,俺要畅游漓江,看我!自由式!蛙式!仰式!狗爬式!俺啥都懂!老猫在岸上看见我在水里挺自在的,终于忍不住,也跳了下来。
我们游了半个小时,怕着凉就上来了,边穿衣服我们边大叫爽死了。突然听到一种奇怪的声音从我们身上发出来,仔细听听,原来是肚子饿了,快10点了,我们还没吃晚饭。穿好衣服,我们就坐在江边,一边吃干粮,一边欣赏着九马画山被黑夜勾勒出来的剪影。
坐着坐着,我才发觉原来漓江真正美丽的时候是在夜晚。白天往来逡巡的游船太多,船上兴奋激动的人们太喧闹,破坏了本是恬静的漓江。而到了夜晚,平缓的江面与岸边修长的竹影都溶化在近乎纯黑的夜色中,无法区分开来。只有远处一盏渔灯在水面的零星倒影,就象天边闪烁的小星星。天空的云慢慢地移动着,隐约可见星星,那天是农历十一,不算很满的月亮在云中有时会探出头来。幸运的是,随着夜色的越来越浓,月亮也出来得越来越勤了。在朦胧的月色下,江面开始起雾了,为本来就有点迷离的漓江夜景披上一层淡淡的薄纱。我们仿佛到了一个没有人迹的世外仙境,夜雾中婀娜多姿的群峰在银白色的薄纱中无声地矗立着,由近到远,逐渐淡去。从天上到水里,除了远处那一点渔灯再没有其他景物可以提醒我这里还是人间,看久了就连那点渔灯也飘忽起来。我不由得想起了唐朝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但是我的心境却是如此平静,丝毫体会不到诗人当时的心情。和着隐约有声的江水,江的对岸间或传来不知名的鸟的啼声,配上周围漫无边际的虫声,给我的感觉就象在听印象派大师德彪西的作品,看来自然和艺术本属同一根源。我俩沉醉在这美妙得无以名状的夜境中,良久不曾出声,直到我突然想用相机周围的一切照下来。
但是周围的光线实在太弱,在没有三角架的情况下,我只好趴在地上,把相机架在大一点的石头上,屏住呼吸,按下快门。由于关闭了闪光灯,快门开了近2秒,在这期间我动也不敢动。很是可惜,我回来晒相后发觉,底片上那晚拍的4、5张的位置没有任何痕迹,就象没有打开镜头盖照的一样。我觉得没有可能,因为那晚虽黑,仍有月光,不至于在底片上不留任何痕迹。
就这样坐到了近12点,本不舍得回去睡觉,但是天空又开始飘下几点雨滴,我们被迫撤退。进到帐篷,整理好东西躺下,雨开始大了。我们的帐篷扎在竹林里面,虽然竹子把大部分的雨挡住了,但能滴下来的就变成了很大滴,打在帐篷上啪啪作响。听着这竹林中的“雨滴协奏曲”,我们安然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还是啪啪的雨声把我们吵醒的,那时已是9点多,我们想着反正不用赶路,就赖在帐篷里等雨停。可是这雨下一阵又停一阵,没完没了,等了半个多小时,我等不及了,就招呼老猫起床。收拾好行李,我们就穿村过寨往兴坪走去。越往回走,雨越下越大,最后我们已无法顾及湿透的全身,只能重点保护相机和手机这些不能碰水的东东。回到兴坪,我们直到“漓江春”,想试试网友们介绍的饭店味道如何,结果味道仍然偏咸。饭没吃完,我们碰到在阳朔西街凭驴标认识的4个成都朋友,他们都在西南航空工作。他们刚游完兴坪,准备找地方吃饭然后回阳朔,最后我们是同一辆车回去的。刚到兴坪车站的时候,去阳朔的小巴说我们的背囊太大,要我们把包放到车的后面行李箱中,可是我们看过太脏。结果2个人花了4个人的车票钱(10元)才得以把背囊放进车里。
回到阳朔,我们直奔四海,因为有行李寄放在那儿。四海没有专用的行李间,所有客人寄放的行李都堆放在前台里面靠墙的角落,事实上那里地方太小,最多只能放6、7个70升的背囊,不过是免费的。前台24小时有人值班,但偶而也有无人的时候。来到四海,碰巧有个订了双人房的客人没有来,于是就让我们要了,而且还是离开前住的那一间。回到房间,洗澡、发呆、无聊(因为外面下雨)、睡觉,闲话不表。
晚上,我们又开始精神百倍地去蒲西街了。走过来,走过去,我们俩的样子十足大家说的“压马路”,只不过是2个GG在干这种事情。后来我们在Jimmy’s cafe遇到一个很有趣的MM,在那打工,准备第二天就辞职去南宁玩。我们聊了半个晚上,我惊讶地了解到原来阳朔附近有很多学英语的本地MM到西街来打工,包吃包住一个月才2、300元,一天要干10多个小时。中国的劳动力廉价,真是不假。
5月5日,我们在阳朔最后一天,上午我们极其FB地花了35元/人在四海门前租了两辆前后避震的自行车,开拔去闻名已久的遇龙桥。在没有向导、地图指向不明的情况下,我们凭着不断地问人,前后两次走错路,终于完成了从大路去,小路回的战略大转移。由于天仍在下雨,小路异常泥泞,且单车不防溅,我们回来的时候已成两个泥人,从脚到脸无处不脏,花5元租来的单车雨衣全无用场。走在西街上,把那些一手举着伞,一手提着裤子的斯文GG们看得眼都直了。本想在遇龙河上漂一漂竹排,逍遥逍遥,但是下雨导致河面肮脏不堪,满是泥黄色的泡沫,我们看得什么心情也没有了。
总结阳朔之旅,我们是雨里来,雨里去,只有中间的两天是晴的,不过就充分领略了烟雨漓江的美丽,算是不枉此行。
又及:我们在阳朔汽车站买的回广州的卧铺车票是100元/人,上了车听两个MM说在西街头的hard rock什么(可能是café)买的车票是80元/人,居然国营卖票的比私营的贵?怪事!车票上写15:30开车,我们15:15到,站在车前等了45分钟,近四点钟仍不见乘务人员来。后来大家等不及,从打开的车窗爬了进去。开车的人来了后,才知道他们是让车站帮他们卖17:30的票的,因为想打久点麻将才走,不知怎么车站改成了15:30。他们还一路骂骂咧咧地说才打到兴头上就要走了,很不爽。我听了心里马上就*&%¥#@(中间略去10000字),差点没骂出口(司机老婆睡我旁边,我还要坐他们的车)。这帮杀千刀的,居然为了打麻将让我们在车外背着65升的大包等了近一个小时,真TMD的混蛋!回想起我们路上无论在农民家里还是商店中随处可见的麻将牌可想而知桂林一带真是全民麻将。唉!不知这样下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