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lsailing()
整理人: lsailing(2000-08-03 13:43:18), 站内信件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hilosophy 讨论区 】 【 原文由 阿燕 所发表 】
最近看了很多有关农村问题的讨论。我很少去农村,只是有一次跟着文学社下乡调 研简略了解了一点。贴出来,做为楼上两篇文章的参考吧。
写好有几天了,也贴在了FM365时事版里。本来想修改一下,加些内容,可也没个时 间精力。大家将就着看吧。
浮光掠影看农村(1)
大约是五月份吧。文学社组织了一次到农村的调研。目的地是粤西某县级市辖下的 一个镇。以G县X岗镇来代称吧。
X镇以种植蔬菜而闻名。这里离广州大约是100公里,离市中心20多公里。地理环境算 不得特别优越。但其无公害蔬菜远销香港、澳门等地,在广州也有无公害蔬菜一条街, 全部蔬菜由这里提供。
到了X岗镇,我们先去参观蔬菜基地。一畦畦的菜地里,种满了各式各样的瓜豆类的 蔬菜,每一畦地都不同,很有序地分开。据带我们参观的镇干部说这样错开是有一定的 规律的。而且,每一畦地下一年要转种什么蔬菜,也很有考究,不然的话,质量就会下 降的。每一畦地都是承包给农民自已耕作,但又有统一的领导,比如:洒药、施肥都是 有统一的行动的。销路方面,一般都是由菜贩上门收购,因为规模较大的原因,外地人 有很多车来慕名收购,基本上没有卖不出去的问题。镇干部说,这就是规模效应,如果 不形成规模,菜贩来了收购不到相应的蔬菜,下次就不来了。而且,一定要种早熟的品 种,应季的蔬菜是很难卖出好价钱的。比如白瓜,在四月份前上市,收购价也有3块钱一 斤,如果到了五六月,可能就只有几毛钱了。不过,镇里有技术指导,也经常给农民上 一些课,而副镇长本身就是农业专家,他家里也承包了不少菜地,每年都赚不少钱的。
除了种菜,村里也鼓励农民发展养殖业,在批地等政策上给予照顾。有个养鹅专业 户,每年的净收入是20万。
问镇里农民的平均收入有多少,他说去年是5900元。这个数字听起来不算大,但如 果将小孩、老人等非劳动力也折进去,算是不错的了。
参观完蔬菜基地我们就到镇里去参观。镇里的街道很干净,没有一般乡下鸡飞狗走 的情形。新起的楼房也很多。不过,此镇最大的特色就是祠堂多,说是准备办成一个旅 游参观点的。我大略数了一下,足有二十间古色古香的旧祠堂,最早的一间是明朝的。 祠堂是广东农村用来操办红白喜事,举行家族会议,祭祀祖宗的地方。每一间祠堂都摆 了很多台凳,有个祠堂可能刚办完宴席,坐了很多人。看到我们进来,他们就跟我们打 招呼,让我们过去坐下,挺热情好客的。看来这里的民风还挺淳朴。
祠堂后是一片小丘岭。上面密密地都是些砖瓦结构的旧房,都是广东农村常见的那 种。房子间的路非常烂,坑坑洼洼,且高低不平,连单车也推不进。我们沿着房子间的 小路往上走,发现这些都已废弃了。镇干部说,村民都已搬到岗下平地另起新房,这里 以前怕发大水,所有的房子都起在山坡上,所以这里名叫X岗。岗下以前是沼泽,后来填 成了平地。所以,镇里才有那么大的平原可以用来种菜。有这么大的地方废置着,文学 社的人就纷纷议论这里空着有什么用,后来就有人说,拿来做"两思"教育的忆苦思甜的 基地吧,倒是挺有对比性的。众人大笑。
我到现在还没搞明白镇里的行政设置。据介绍是镇下面有几个村,其中最大的是X村 ,而X村又下设四个小村。我们到X一村的村委会坐了一下,这个村委全部由村里出钱新 盖的办公楼,总投资200万。一楼是大厅和和小会议室,装修和摆设跟城里没什么不同。 2、3楼是办公室,4楼是一间能容纳400人的大会议室,据说村里的选举就在这里进行。
一楼的大厅里挂着村委会设置、村干部介绍等。接待我们的村干部都是一些上了年 纪的人,最年轻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阿姨,是村委会妇女主任。村里人说,年轻人都到 外面打工去了,剩下的都是老人妇女孩子,村委会几乎就没有年轻人能跟得上班。
我觉得奇怪,说你们村里收入那么高,怎么年轻人还往外跑?他们就说在泥里刨食 是很辛苦的,现在的后生仔哪受得了这些苦。
村里还有一些挺值得骄傲的事:火化率100%,计划生育也执行得很好。村干部说这 里的村民一直都比较听话,政策执行起来很少会遇到阻滞。而且这个村一直来说生活不 算太差,除了三年饥荒时饿死过几十人外,其他时候基本都能吃饱肚子,农民能吃饱肚 子就会听上面的话的。现在违反计生的人一般是这两类:一类是钱太多了,不怕罚,一 类是钱太少了,没得罚。村里这两类人都不多。所以,没有什么钉子户。
不知是真是假。总觉得他们村可能真的接待上级检查多了,一些话说出来象套话。 中国农村一生一死,火化和计划生育的问题的困难程度,我们是知道的。
我们还去参观了完全由镇里投资的广东占地面积最大的镇一级小学--育才小学。面 积很大,校舍就稍显简陋,不过,也有教学楼和附属楼,而附属楼就是为学生的一些兴 趣爱好准备的。比如美术、歌舞等。去的时候正看见有一群小女生正在附属楼里的练功 室排练舞蹈,准备六一节目。X镇中小学入学率是100%。
参观的最后一个节目是到村民家里吃晚饭。我们四个人一组分别安排在不同村民家 里。我去的那一家,有一幢小楼房,但面积并不大。地皮也就五十个平方吧。装修也挺 简陋的。一台18寸的国产彩电,两个小孩正津津有味地看着日本动画片。还有VCD。基本 上大件的家电都齐全。一家之主是一个中年妇女,她育有一子一女,儿子在市政府工作 ,儿媳在镇小教书。女儿嫁在本村,平时也种一下菜地。儿子和女儿都各有一个孩子, 都是男孩。就是坐在那里看电视的两个小孩。儿子在市里有住房,星期六才回来,儿媳 和孙子跟她一起住,因为镇里离市里有二十多公里。看什么时候能把儿媳调到市里吧, 她说。
问了房主菜地是怎样承包的,她说主要是投标,明投的。一块地,大家各自写了自 已愿出的价钱,价高者得。如果同样价钱的话,原来住开的那一家得。如果都不是原来 种开的,则以先投者得。他们一亩地一般投钱500-600元,加上菜仔、农药、化肥、灌水 ,一亩地成本就要一千多元。
种地很辛苦。现在城里的人口味都很刁,要吃新鲜蔬菜,所以,每天采摘菜都要3点 钟之前起床,赶在四、五点钟把菜卖给菜贩,才能卖个好价钱。虽然一亩地收成好一年 能赚三四千,但是非常辛苦,所以,现在的后生仔多数都宁可出去打工。 临吃饭的时候,房主的儿子回来了,原来他是市委组织部工作。很健谈,但也并不 象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夸夸其谈,给我的感觉他说的大都是真话。他说在X岗镇在这个县级 市是第二富裕的镇,还有一个镇是以工业为主的。但其他的镇,有些就很穷,农民想富 也富不起来,种菜没人收,种禾连种子钱也不够。所以,农民的积极性不高。而村里的 主要收入都是靠投田所得,投不高价钱,村里干部没收入,积极性自然不高,很多工作 都没办法开展。X岗镇算是不错的了,干部比较团结,工作也做得不错。这里离城里不算 远,人见识多了,有些事情不用解释他们就会明白。 我问:这里村干部不是民主选举了吗?他说,这事一言难尽,你想,在最封建落后 的地方实行最开放民主的管理,肯定是有难度的。X岗选出的都是以前的老支书、老村长 。年轻人很难服众。而在一些地方,宗族势力强,村长一个人说了算,民主选举只是走 过场而已。谈到村里党组织的问题,他说,村支书是村里50多个党员选出来的,而村长 虽由全村人选,但一定要得到村支书的批准才能上任。现在村里支书和村长是一个人, 没有矛盾,有些地方就难说了,村民选出的人,到了支书那里可能不通过,就有些麻烦 ,需要上级来调和。这些,都有待法制规范和农民自我素质的提高。 房主准备了很多菜给我们。都是农村很普通的菜式。很可惜,肉多菜少,不知是不 是农村以为多备肉食才是对客人的尊重呢?可我们大家都争着夹菜,因为这里的菜确实 味道不一般。可见现在城市里的人吃惯了肉食,现在已经转而喜欢绿色的蔬菜了。所以 ,蔬菜种植在农村是很有一番广阔的天地的,而且,种植瓜豆类的蔬菜,机械化程度不 要求高,更适合农村里人多地少的环境。现在很多城里人也走到农村开农场,种菜养殖 ,就是看上了这一片广阔的天空。而本地的农民,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在自已的田地里干 出一番事业呢?自强自立,靠自已双手把握明天,才是农民们未来发展的根本路线。
-- lsailing(阿燕) --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此有涯之生--
※ 来源:.网易 BBS bbs.netease.com.[FROM: 202.103.175.130] -- ※ 转载:.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5.233.1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