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hansun_lee()
整理人: lsailing(2000-05-27 12:42:40), 站内信件
|
阿燕谈到广东人将要退步了,我深有同感。但所提到其中的论据,我倒有其 它看法。
广东人之所以能够进步,源于开放、自由的思想以及灵活的政策。
不错,广东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确很贫乏,但相比亚洲四小龙,恐怕差 不了多少。中国谓之地大物博,可这几十年来,贪污和浪费的损失是无法估计的 。
一个国家和地区富不富裕,关键是看它从哪个从什么方面着手赚取物质和金 钱,就如一家人,家长和小辈之间互赠礼品和金钱,这种行为本身就创造不出实 际价值。
成功的例子:日本钢铁资源并不丰富,为什么它可以出口优质钢材和发展汽 车工业呢?
失败的例子:作为广东首府的广州,准备花了大量的金钱把它变为国际化大 都市,这无疑等于为这个城市作一次大型装修。这种华而不实的举措,对于民生 这究竟有多大的意义——想发展旅游业?想和上海攀比?还是为了让有钱人提供 一个舒适的环境?我不敢妄下结论。可是这些钱从哪来?还不是想方设法从百姓 中巧取豪夺——君不见,地方政府抢钱的方法多着呢:在增城宾馆的收费当中, 有一个项目——地铁建设费;可是这条地铁猴年马月动工,鬼才知道!虽说增城 市广州的附属城市,那么广州地铁的小手也不用伸那么远吧。
说广东富裕,不如说广东的有钱人多,但有钱的广东人实际上并不多。而有 相当部分这些有钱的广东人的钱,正被来自四川、湖南等外地的部分姑娘,(巧 妙地)赚回老家去了……这样下去,广东不穷才怪呢!
说广东人的文化水平普遍低,这可真是说得太对了!这可要说一下目前的教 育制度和风气。我缴税的项目上明明有教育基金的,可是学校繁重的学杂费不说 ,初入学还要交什么集资费(几千元到二万多元不等,视学校的名气而定);学 校还不定期地推荐某些辅导教学材料给你,可这些材料总让你哭笑不得:一个圆 圈+两三个黑点+一个“王”字+“)—(”,再加上不伦不类的四肢和比例严 重失调带尾巴的身躯,就可以告诉小朋友,这是只老虎。把“王”字去掉就变成 猫,如此地不严谨认真的教育,将来我儿子有什么成就?看来教育改革的最大“ 成就”,恐怕是“新三字经”和普通话教学了……
我并不反对推广普通话,但对于要求学校用普通话教学,就很反感。我并不 在普通话的环境下成长,从小学到初中。老师也使用方言教学的,可是,跟我通 过话的网友(如:如空)都知道,我的普通话水平并不算差。到了高中以后,当 教育局硬性规定用普通话教学后,我的学习成绩就明显下降了,其中部分原因是 :当地老师不伦不类的普通话,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水平;我也对此深有抵触—— 学好了普通话就等于可以学好文化知识的观点,我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国内好学生的标准是:必须具备以下思维路径: 想转换环境=想出国=不爱国=卖国贼=败类=不是人;换句话说,你的想法和 他稍有出入,就不是人),老师又会把一切归咎于家长不够配合,当我适当的配 合后(送点礼——该死,我又行贿了!我的妈啊!原谅我吧!)于是换来另一种 嘴脸:你孩子的心是散了点,只要我们耐心点他还是可以的……。尽管我孩子的 成绩还是老样子,可是他的待遇就好了点,起码不会被安排和一个弱智学生坐在 一起。
总之,学生的成绩好,是老师的功劳;成绩不好,老师永远是没有责任的!
语言环境、语言文化对社会进步影响很大,粤语源远流长,能存在到今天, 有它的一定道理。新加坡原来的语文也曾是以华语(普通话)为主,后来被禁止 了并改为用英文。之后,终于跃身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从广东的例子来看,倒 有点很相似的地方——在没有推广普通话之前,广东的经济一直腾飞;现在普及 了,情况就有点不一样了,就象黄小二过年……这也许只是个别的例子,但这也 许可以证明,普通话有可能是阻碍社会或思想进步的一个绊脚石。那么,香港呢 ?我拭目以待。
扯得太远了,回过头来说说,因为文化水平低就等于没有发展的机会,我觉 得这种想法有点片面。当老板的,不一定要文化知识水平高,只要他知人善用就 行。正如百乐,他要日行千里,无需自己跑,找到合适的马就可以了。
-- 我很胖,我身上的肉半个月内你未必吃得完!
My Oicq:711955 Icq:64360045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