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eageleye()
整理人: yerk(2000-04-08 13:45:01), 站内信件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netfox 讨论区 】 【 原文由 eageleye 所发表 】 愚人节,愚的是谁?! 陌生的永远是好奇的。这句话,用于愚人节在中国的流行也很恰当。 随着国门的打开,异域风情的流入,西方的节日也渐渐流行开来,其中 也包括愚人节。有人把过“洋节”认作思想的开放,其实不然;也有人 认为过“洋节”,是为了寻求异域的那份温馨、浪漫和人情味,那又 是误入歧途。任何节日的产生,都脱不开本民族的性格特征。圣诞节、 情人节、尤其愚人节,都同海岸对面的那直率、表浅的性格分不开(话 有些过激)。 愚人节的产生,是由于那直率、表浅的个性在物质的世界里,埋没在金 钱、工作之下,原真的个性得不到飞扬而产生的。互相开个玩笑,相互愚一 愚,一来可以调节情绪,二来可以让曲伏的个性得以暂时的飞扬。(这同报纸 杂志上的介绍一样) 但报纸与杂志没有再花篇幅去讨论彼民族与此民族的性格差异。我们这个 民族,千百年来的历史沉淀,已经造就了我们热烈但又含蓄,聪颖而又敏感的 个性,也造就了“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还真”的遗憾。 在愚人节,为了更好的烘托出“节日”的气氛,为了愚人,玩笑自然要 更加的作真,就更加努力的“假作真”。(不幸的是,那份聪颖使得这份假 ,有时连自己都作了真)。那被愚的对象,有着那聪颖化作的敏感,则肯定了 “假为真”的真实性……自然,在一个精心策划的圈套中,中套的人又努力去配 合……,悲剧上演了。这也就造成了《以生命为代价的玩笑》。 该哭的,是很伤心;该笑的,却笑不出来,陪着心在流泪,自己也成了沮丧 的对象。 愚人,更被命运愚! 所以,愚人节并不适合在中国进行。就象小美的感恩节,原本是为了感谢GOD ,如今是为了全家团聚,已成了美式的中秋节,只不过火鸡代替了月饼。有些 朋友不去明所以,只偏想去时髦,也要追求那份对主的温馨,却不记得在十五之夜 给远方的老父老母,寄上一封问候的信…… 原本早就达好腹稿的,可惜一周的日夜加班,双休日酒桌上的困陷,飞扬的 思绪,也有些难以驾御。原先的文章,被酒精熏成了现在这样。有意见的朋友, 火,请自消在心头吧,不要来…………
-- 早春的二月,我在飞……
※ 来源:.网易 BBS bbs.netease.com.[FROM: 202.100.177.198] -- ※ 转载:.网易 BBS bbs.netease.com.[FROM: 202.100.177.19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