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cupoftea()
整理人: philoz(2001-04-21 07:53:38), 站内信件
|
《千年饮食》---烹饪篇(2)
(上节精彩回放:介绍了专家对广州人喜喝的“老火汤”用火时间见解、古代人们对火的认识、对火的应用和燃料的变更,还有火的起源与意义。)
二、锅
说到火锅名气最响的要数“四川火锅”,我们在大排档吃的是一种“家庭式火锅”因分不清何流派而得名。其实,在宋代就出现了“火锅”的雏形。据宋人林洪《山家清供》中所载“拨霞供”的方法:“薄批酒酱椒汁沃之,以风炉安座上,用水少半铫,候汤响一杯后,各分以箸,令自荚入汤摆熟,啖之乃随意各以汁供。”这种方法后来被“四川火锅”发扬光大。在宋代人们把这种边煮边吃的东西叫做“锅”,在那时不但出现了“锅”也出现了“刀”、“勺”、“甑”种“釜”,这些都是铁制品。说起“甑”种“釜”这里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这就是后来成语“破釜沉舟”的出处,也说明在汉代之前已有“甑”种“釜”。
据考证在河姆渡出土的陶釜是中国最早的锅,当时的人们用它来煮制食物,外形有一点像今天的花瓶,只不过陶釜是圆底,但和花瓶一样是敛口。在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陶甑,是我国最早的“蒸锅”和“蒸屉”。它的作用跟今天的蒸小笼包的笼屉一样,将甑放在锅内,锅底放入水,水烧开后蒸气通过小孔把甑里的食物蒸熟。几乎与“陶釜”同在河姆渡时期,人们为了方便煮制食物制作了“鼎”,鼎有三只足,以便鼎下燃火,有两耳便于手抓移动方便。据古文献记载来看,鼎主要是用来煮肉,而稍后出现的“鬲”和“鬹”才是炊煮谷物的“饭锅”。鬲和鬹的外形和鼎十分相似,所不同的是鬲和鬹的三只足是中空的,可以增加空间的容量和热力的利用。
上述几种烹饪工具,都是陶制品后来人们把它制作成铜和铁的。时间段大约可以分为:陶制从旧石器时代到夏朝建立前为止的六七千年;铜制从夏朝起到秦朝建立前为止的一千七百多年;铁制从秦朝建立起到清末为止的两千多年。其中最出名的“锅”是,1939年在殷墟中出土的西周中期的“司母戊”大方鼎,重达875公斤,带耳高133厘米,是迄今为止所知的古代第一大鼎。它的意义不在于“司母戊”鼎是否是用来烹煮的,而在于鼎本来就是用来烹煮的,只不过后来成为皇宫贵族的修饰品。
熟悉历史的人们会问,从“陶釜”中国的第一口“锅”算起到现在只有一万年的历史,而火的运用已有四十多万年,这其中人们是如何运用火来烹煮食物的呢?古人懂得运用火后,对大多数食物都采用烧、烤、烘等的方法,这样一不小心就会使食物焦糊,影响风味不说也很难避免砂石灰尘的污染。古人就像发明石刀、石斧一样,发明了“石烹”,所谓石烹即利用石块(卵石),石板作炊具使食物成熟的烹制方法。
石烹可以分为石板烹、石块烹和石锅烹。石板烹的方法很简单,方法一是将食物放在石板上加热,方法二是先将石板烧热再放上食物。与石板烹相比石块烹要复杂得多,石块烹的方法有四种:第一种是外加热法,将石块堆起来烧至炽热后,将食物埋入石堆;第二种是内加热法,将石子烧至炽热填入动物腔膛中包严,一般用于体积较大的动物如牛、羊、猪等;第三种是散加热法,利用烧得炽热的砂石或砂子拌和小块形原料,焐之使原料成熟,就像现今的砂炒花生差不多;最后一种是烧石煮法,取天然石坑或地面挖坑,也可以用树筒之类的容器,内装水并下原料,然后投入烧得炽热的石块,使水沸腾煮熟原料。上述两种方法都显得古老了点,石锅烹会显得有现代感一点。人们用石质较软而易于雕制的水成岩之类的石料制成石锅,制出来的石锅有方有圆,均为平底,还有锅耳,锅下燃火加热,食物就会熟了。
可见,古人是多么聪明。由于古人利用的炊具多为粗加工的,所以除了石烹之外,还有竹烹、皮烹和包烹。提起竹烹现在的人都不会陌生,因为都知道有一种饭叫“竹筒饭”吃起来别有风味,其实竹烹的原理跟“竹筒饭”差不多,都是在竹筒内装食物,然后置于火中烧或火灰中烘烤。皮烹顾名思义即是将整张动物皮,以带毛的表面朝下,四肢吊起形成锅状,内装水与原料,毛面涂稀泥用火烧煮至原料成熟。
我们市面上能买到的粽子、糯米鸡等,都是古代包烹法衍生出来的。古人包烹的方法:一是用大型植物叶子包裹食物,在叶子的外面糊上稀泥烧制;二是用采集来的一些禾本科植物的长叶子编成一张大的“叶”子,把食物包在“叶”子中,外涂上粘土和成的泥,放在火中烧制。
据考证,这种方法还是纺织、编织诸文化的源头呢。“包烹法”还对中国厨师的称谓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来“包”是古时人们对专司烹制食物者的称呼,原因是古时食物主要运用包烹法,因此包得好与不好,便成为衡量技能的高低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后来厨师进入到厨房中从事烹饪,又在“包”字上加个“广”字,成了“庖”字,后世成语“越俎代庖”﹙出处在《庄子·逍遥游》﹚说明“庖”已经成为从事以烹饪为职业的人的专门称谓。
(下节精彩预告:釜出现之后把它放在何处烹煮成为当时人们的一个难题,那么中国的第一灶出现在何时何处呢?在民间灶神拥有很高的地位,那么灶神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东东呢……,一切的一切尽在下节不见不散。)
作者:中一贝人
---- 九十九,喝茶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