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athyo(Cathy)
整理人: dannylu(2001-04-19 00:57:04), 站内信件
|
⒈携带物品要精练。对一般人而言,负重不超过体重的1/5时,人可以较轻松地承受;负重达到体重的1/4时,长时间行进会感到很累;负重达到体重的1/3时,身体灵活性受到很大影响,完成攀登、跳跃等动作很困难,易受伤。所以,野外活动中负重以不超过体重的1/4为宜。
⒉秋冬季进山不可行路吸烟,不要在野外用明火,以防引起山林大火。
⒊注意保护环境。所有金属、塑料等不易降解的垃圾,应携带进城再扔,绝不能就地焚烧或掩埋。
⒋ 出发前应有较详细的活动计划,并留一份给自己的亲友。每到一地应尽量与家中联系,告知行程,或者在沿途村落留信。这样,万一发生意外能够迅速准确地展开救授。
⒌ 易耗品一定要有备份(如手电、灯泡、电池、火柴等)。
⒍初学者最好不要单独进山,以三至五人结伴为宜。
⒎万一迷路,不要瞎走。最简单的脱险办法是找一条山沟(谷),沿沟(谷)底向下游走。因为所有的沟(谷)都会通向某一条河,而溪、河终究是要流出山的。
行家指点:
野外行走小贴士:
行走是最简单的运动,不分场地。到野外一趟,享受一下披荆斩棘的滋味,你会感到其乐无穷。
⒈ 走路时间的长短、速度的快慢,都要视个人自身体能而定。长时间走,最好是匀速行走。
⒉ 上坡时,步子放小些,每一步都要稳。如果上坡太陡,可以走“之”字形。下坡时,也不要破坏原来行走的节奏,应扎扎实实地走。把鞋带系得紧一些,特别是在踝部,以免顶伤脚尖。
⒊ 通过吊桥时,吊桥很容摇荡,最好一个一个地过。如有恐高者,眼睛向前方看,注意保持节奏。过独木桥时,将脚步变为外“八”字,眼睛看前方一两米处。通过速度的快慢要根据独木桥的长短、宽窄而定,如独木桥又窄又长,要小心慢行,注意保持平衡。
⒋ 渡河时,最好结伴而行,要先了解河水深浅。遇河水较深时,应选择其他路线;河水比大腿浅,在夏天或春秋季可以涉水过河,但赤脚不安全。天冷时,要选择河中干燥的石头通过,注意石头的稳固性和自身的平衡。
⒌ 长途行军需要适当休息。一般行军一小时左右,休息5-10分钟。由于每个人的体能不同,休息要视个人情况而定。休息时不要呆着不动,应做些放松运动,喝点水,吃点小食品。
野外行走鞋袜的选择:
到野外走路,特别是山路,不要穿新鞋。因为脚与新尚未磨合,穿新鞋容易使脚疲劳、受伤。在山间行走,各种情况都会遇到,所以,山间行走应选择结实的鞋子;鞋底要厚,底部有大而深的花纹,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滑作用;鞋底用硬橡胶制成,在碎石及不平坦的路面上能有效地保护双鞋;鞋帮要高且较硬,可以起到支持脚踝的作用;穿这种鞋,水不易浸入鞋内。这种鞋通称为登山鞋。登山鞋的鞋面通常用牛皮或1000D尼龙面料制成,真皮本身有一定的防水透气功能,尼龙面加防水透气膜也可起到同样的作用。
穿上鞋后,要感觉一下脚趾是否可以活动,如不能活动说明鞋太小;脚尖前端应留有一厘米空隙。还要走走看,如果脚跟与鞋跟之间滑动,就容易擦伤脚,这种鞋也是不合适的。
鞋带不可系得太松或太紧,那样会使双脚过早出现疲劳,且易受伤。鞋带太长要剪掉,以免绊倒自己或被异物钩挂。要用扁平的带状鞋带,不要用圆形的绳状鞋带,因为绳状的鞋带不易系紧、易松开。行军中发现鞋带松开,要立即系好,以免发生危险。
袜子的大小要适中,太大,太小都不要将就。脚是行走中最勤奋、最辛苦的,要善待双脚。
袜子分棉制、毛制、化纤制和混合制等。
棉制袜:吸汗,不排汗,触觉好,适合郊游。但在多日行军中,穿这种袜子脚最易出现水泡。
毛制袜:保暖,冷天时穿用很舒服,但较重。
化纤袜:排汗好,易产生异味,应经常换 洗。
化纤绒袜:保暖,重量轻,舒适,冷天野外运动时首选。
混合制袜:吸汗,排汗,触觉好,适合多日行军。
如野外活动时间长,最好多备几双袜子。
另外,在双脚与鞋磨擦多的地方,可以涂些凡士林或油脂类护肤用品,以减少摩擦,防止脚受损伤。
(以上资料摘自《中国旅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