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righthand(木头龙)
整理人: righthand(2001-04-15 21:28:21), 站内信件
|
其他谜病
前面,我们剖析了灯谜创作中的二十一个大毛病,触及面较之前人的“七忌”、“十忌”为广。但实际存在的灯谜创作上的毛病,又岂止这么多。只能说这些是谜病中较为明显、常见的。还有一些常见病,因其为害不甚严重,所以不分节剖析,而在这里简略介绍,以期引起注意。
一、用格相犯
灯谜扣合,有不少是借助谜格的调整而完成的。如果按格调整后的谜底,出现与谜面相同的字部,这就叫“用格相犯”。如用陆游《咏梅》词句“零落成泥碾作尘”作面,猜刊物名“花城”,作者用了“燕尾格”。按格规,谜底末字展开,即成“花成土”。以之扣面,意义虽合,但面底均有“成”字,造成相犯。又如以“一千零一天”猜物理名词(放踵格)“重量”。其格要求谜底每字的下半截必须同部,去其同部,所存部分为底。此谜用格后就以“千旦”扣面,“千”字面底两见,形成病谜。
二、一谜多底
同一谜面,猜出多个谜底来,前人将其列为谜病之一。仔细分析,包括“多猜”和“多底”二类。
制谜者以底谋面,用一定法门,沿一定思路,拟出自以为贴切的谜面。挂出求猜时,猜者揣度面意,在谜目规定的范围内觅底,有时因思路不同,或谜意相近而猜出可以成立的别底来。这是每个制谜者都会碰到的问题。张起南说过:“有时所猜或突过原作,不宜固执己见,负人苦心。”可见一谜多猜,只是作者制谜时考虑欠周,未能把握面底扣合的唯一性。这样的“多猜”谜,只能算是有缺点的谜。
毛病大的“一谜多底”,应是如下一类:“神话”猜成语二“一表非凡、谈吐不俗”,“蒙语”猜成语二“一言以蔽之、不知所云”,“山雨”猜成语二“崭露头角、出头露面”,“曲终”猜电影二“失去的歌、绝唱”,等等。这些谜都于谜目要求猜两个底,但两个底中的任何一个都足以消纳谜面的意思,两底无互相裨补之功,反而有重义迭意之弊。这往往是自知所拟谜面可能出现同义别底,又不愿换面扣紧一底;使之不能别猜,于是标目多猜。这样人为的“一谜多底”。就是毛病。
三、一谜多格
一条灯谜,用二个以上的谜格来调整谜底,就叫“一谜多格”。
灯谜用格,前人多持“纵然灵巧,究失天然”的看法。李文宾先生说:“将谜底除头去尾,以致面目全非,体无完肤,此类灯谜着实勉强、粗硬、呆板、机械,失却了天然之雅逸。”前人制谜,一谜同用二至三格者,其中多有异读的铃格,或顿读的红豆格,还有集缀成底的牟尼格。这些谜格现时国内谜界已渐舍弃,所以现在的谜作中一谜多格的现象已经少见。不过,作为一种谜病,“一谜多格”是实际存在的。有人牵就谜材,依赖套格成谜,一格不敷,多格为用,弄得一条谜像个严重伤残的病人,脚上夹板,头上包扎,坐轮椅又持拐杖。结果正如张起南所说:“若兼用数格,则不独千头万绪,猜者为难,且破碎支离,必非佳构。”一谜多格,毛病浅显,故不举例。
四、定目不确
谜目限定猜射的范围,在整个谜作中居于关键地位。定目不确,会使猜者误入歧途,空费心思。“定目不确”的毛病,包括定错谜目,定目过宽,巧立各目等几种。
这个毛病的成因,或者是制谜者对谜底归属无知,或者是制谜者怕定目范围过小易被猜破,故意将谜目定宽,宁让人海阔天空,乱寻一气。谜作者如把定目看成制谜挂猜成败的关键而谨慎从事,并能设身处地为猜者着想,这种毛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五、一谜多目
一谜多目,使谜底拉杂不类。即使串合释面分毫不爽,挂出求猜时,也会使人费心拼凑,令人望而生厌;赏析时,则因其谜底性质不同,支离杂碎,往往降低其韵味。这类谜一般都是制谜者因面觅底,牵强成谜的产物。
六、用错谜格
准确按规范用格,使猜者“知格通变”(柯国臻先生语),才便于射获。如果制谜者挂错谜格,此谜就不可能被猜中,以致成为死谜。用错谜格往往原于作者对谜格格规的无知或标格时疏忽,避免的对策只须有个认真、严谨的态度。
七、滥用谜格
滥用谜格和错用谜格不同,指的是谜作用格之后,对谜底并无改造变意之功,甚或使面底扣合反而变差。这样用格,就是滥用。
用格而谜底意义未变的,如:
天长地久有时尽(猜电影名·上楼格) 不了情
何处着我(猜香港明星·下楼格) 余安安
上两谜中,“不了情”与“情不了”、“余安安”与“安安余”,词义没有区别,只是着意于使底材字句与面句字序相近而已。这样来用格,实在大可不用。
用格反而使扣合变差的,如:
美人如花隔云端(猜称谓·双钩格) 空中小姐
此例按双钩格调整后,谜底是“小姐空中”,与谜面的字序一致了,但读起来拗口得很,倒不如不用格的好。
人们好把使用谜格比喻为动手术。滥用谜格,反而损坏了谜材,这手术就成为致残的失败的手术。
八、弄错谜底
在谜书中,在赛场上,有时会遇到无法猜射的死谜。究其原因,是作者弄错谜底。本来天下万物皆可入谜,谜底事物几乎无所不包。但一个谜人见识有限,制谜时如果只从字面追求扣合洽切,而对事物的名实不求甚解,有时就会弄错事物,误用底材。这类谜公布出来,不仅为识者所笑,还会贻误他人。所以将其列入谜病,以期引起广大谜人的重视,在制谜时对生疏底材先慎重考实而后采用。
九、一谜多病
一则灯谜,兼有二种以上的毛病者,通称一谜多病。
上面剖析各病所举的谜例,就有兼有别种毛病的,因图剖析的方便,作了侧重归类论述。由于一谜多病的作品在古今谜籍中刊载的不少,有的还被视为佳谜,故有必要提出这一问题,引以为戒。
---- 老龙不灌水,当我是木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