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业余爱好>>● 脑力震荡>>『 谜 语 知 识 』 >>●郑百川:谜病剖析>>转载:谜病剖析——歇后充谜

主题:转载:谜病剖析——歇后充谜
发信人: righthand(木头龙)
整理人: righthand(2001-04-15 21:27:57), 站内信件
歇后充谜

    “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大多是诙谐象形的语句,使用时隐去后文,以前文示义。前文是比喻语,用形象的语言使人联想会意,引出后文;后文则是前文的解说语,是说话人想表达的真意。如说“兔子尾巴”,听者就会知他是想说“长不了”。有些谜,也用后文解释前文的方法来表达,但它丢失了作为灯谜艺术特征的“别解”,只用谜底(后文)解说或引申谜面(前文)的原意,混淆了灯谜与歇后语的界限。行家特意指出:歇后非谜。“歇后充谜”的毛病不可不防。
    歇后语与灯谜在用后文解释前文的手法上虽有相似之处,但二者有本质上的不同。这里举一歇后语,以及据此歇后语创作的灯谜,以见两者之间微妙的差异:
    歇后语:围棋盘里摆象棋——不对路数。
    灯谜:围棋盘里摆象棋(猜《论语》句) 子路不对
    围棋和象棋是两种不同的棋。日常生活中,听到有人对某人某事发表看法说:“围棋盘里摆象棋”,听者就会知道他以为这事办得乱了辙——不对路数。这个结论就是通过形象的语言所要隐示的真意,而这被隐去的后来,是不作别种解释的。这就是“歇后语”。
    灯谜就不同。上例用这个歇后语的前文来作谜面,用个谜目来限制猜射范围,猜出的谜底是“子路不对”。其联想思路与这个歇后语相似,但作为后文的谜底,其真意就大有不同了。“子路”是人名,“不对”的意思是“没有回答”。拿《论语》中这个“子路不对”,当成棋子下的路数不对的意思来扣面,是经过“变意”的,这就是作为灯谜艺术特征的“别解”。有无别解,正是灯谜与歇后语本质上不同之处。
    “歇后充谜”是个古已有之的谜病,但未见有人正式提出批评。《中国谜语大观》这样的皇皇巨著,还将此类东西当成谜作大量收集在册。为使初学者引以为戒,再举几则予以曝光。
    盲人摸象(猜成语) 不识大体
    孙大圣的筋斗(猜成语) 一步登天
    木偶人坐轿(猜成语) 不识抬举
    娄阿鼠算命(猜成语) 作贼心虚
    张飞钻进树洞里(猜成语) 英雄无用武之地
    翻砂工教徒弟(猜成语) 装模作样
    列车上的广播(猜成语) 道听途说


----
老龙不灌水,当我是木头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