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righthand(木头龙)
整理人: righthand(2001-04-12 16:52:27), 站内信件
|
鄙俗江湖
灯谜活动是高尚的文娱活动。现代灯谜提倡通俗大众化,但必须反对粗制滥造的庸俗之作,更须杜绝低级趣味和无聊黄色的东西。所以“鄙俗江湖”也应列为灯谜创作的一个毛病,引起灯谜作者们的警惕。
《邃汉斋谜话》认为,“谜之最忌者二,一曰俗”。《辍耕谈虎录》把忌俗列为“十忌”之一。前人指摘的“俗”,是与典雅相对而言;他们还把“鄙俗”与“江湖”作为制谜的忌病相提并论。如《辍耕谈虎录》中说:“谜有时纯用俗语描写,然必须烂熟之句,并要俗不伤雅,方为可观。若用俗语,而加以撰作,则派别江湖,斯为下矣!”至于何谓“江湖”,民初谜家韩振轩等人是指不以经典成句入谜,随意杂凑的制谜手法。韩振轩还指出所谓“江湖”手法在当时的具体表现,就是自拟七字为面的北派谜。他在《小琅環仙馆谜话初集》中说:“北派呼南派为墨客,南派呼北派为江湖。谜尚典雅,若一入流俗,则非文人吐属,令人不耐。”
北派谜中确有败笔。现举《丁嘤社谜选第一集》中两例:
杨梅上鼻知后怕(猜泊号) 青眼虎
开花馒头正四十(猜泊号) 笑面虎
前谜中,“杨梅”指性病,取其色青;“上鼻”指眼;因俗语有“前怕狼,后怕虎”,故用“后怕”扣虎。后谜中,用馒头蒸开了花喻笑面;因旧有女子的性欲“三十如狼,四十似虎”之说,故以“四十”扣虎。这样的谜,的确有强拉硬凑、粗俗鄙俚的毛病。但北派谜中也有佳构。一概否定,则难免有流派歧见之嫌。
当然,前人所批评的“俗”与“江湖”,和我们现在所反对的“鄙俗江湖”,其含义有所不同。但对于言词猥鄙庸俗,文句空疏浅陋,手法拉扯扭捏,其反对态度是一致的。这些东西显然与灯谜的通俗大众化是两码事,更与灯谜的文学化背道而驰。多制既有损作者的谜品,更会玷污灯谜事业的荣誉。
---- 老龙不灌水,当我是木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