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derud(天堂中的奥菲欧)
整理人: derud(2001-11-04 10:09:46), 站内信件
|
命运的力量(La Forza del Destino)
四幕歌剧,由弗朗西斯科·马里亚·匹亚维根据利瓦公爵(Duke of Rivas )Angel de Saavedra 的戏剧“Don Alvaro o La Fuerza del Sin”撰写脚本,其中的一个场景则是根据由安德里亚·玛费(Andrea Maffei)翻译的德国剧作家弗雷德里克·冯·席勒的《华伦斯坦的美酒》(Wallenstein’s Lager)改编而成;歌剧在1862年11月10日首演于俄国圣彼得堡的帝国剧院(Imperial Theatre),卡司如下:
Leonora: Caroline Barbot; Don Alvaro: Enrico Tamberlick; Carlo: Francesco Graziani; Padre Guardiano: Gian-Francesco Angelini; Fra Melitone: Achille de Bassini; Preziosilla: Constance Nantier-Didier; Marchese di Calatrava: Meo
由Antonio Ghislanzoni修改的增补版于1869年2月27日首演于米兰斯卡拉歌剧院,卡司如下:
Leonora: Teresa Stolz; Don Alvaro: Mario Tiberini; Carlo: Luigi Colonnese; Padre Guardiano: Marcello Junca; Fra Melitone: Giacomo Rota; Preziosilla: Ida Benzi; Marchese di Calatrava: Giuseppe Vecchi. Conductor: Angelo Mariani
剧中人:Leonora (女高音),Marchese di Calatrava的女儿;Don Alvaro (男高音), 具有一半印加血统的王子, 她的情人;Don Carlo di Vargas (男中音), Leonora的兄弟;Padre Guardiano (男低音) 和 Fra Melitone (男低音),法兰西斯肯教士;Preziosilla (次女高音),年轻的吉普赛女孩;il Marchese di Calatrava (男低音),Leonora的父亲;Curra (次女高音),Leonora女仆;Trabuco (男高音),一个赶骡人兼商贩;an Alcade (男低音);一个西班牙随军外科医生(男高音)。
赶骡人,西班牙和意大利农民,西班牙和意大利军衔不等的军人,勤务兵,意大利新兵,教士,农家女孩,商贩。
地点:西班牙和意大利
时间:十八世纪中叶
《命运的力量》的创作背景:
1859年2月《假面舞会》公演后的一些阴谋事件试图终止威尔第的歌剧创作生涯,然而作曲家本人却看起来并未对此感到过度伤心,因为那时他已经清楚地看透了他在将《假面舞会》搬上舞台过程中所遇到的重重阻碍了。事实上,在《假面舞会》首演后不久,威尔第即在罗马的一次晚宴上当众宣布他的告退。他希望打理他在Sant’Agata的地产,建造房屋,种植灌木,将东西整理干净。在同居了十二年之后,他和朱赛佩纳也终于喜结良缘。威尔第也卷入了政治。
意大利那时仍然是一个由许多独立州组成的四分五裂的国家,这些州大多都由国外势力统治,威尔第的居住地就是帕尔玛女爵的领地。共和制的政体又使得建立一个在意大利彼得芒(Piedmont)王朝国王维多利奥·埃玛纽挨尔(Vittorio Emanuele)二世统治下的自由,统一的意大利的希望变得近在咫尺。1859年,一句一语双关的口头禅在民间犹如野火般铺天盖地地蔓延开来,在那不勒斯的砖墙上首次看到这样的涂鸦:ViVa Verdi(Vittirio Emanuele, Re D’Italia的缩写,[意为威尔第万岁,实际上意思是维多利奥·埃玛纽挨尔统一意大利万岁——译注])。而与拿破仑三世签订的Piombières条约更为统一提供了有利的契机。随后,在1859年,以Magenta和Solferino两场血战(后者促使Henri Dunant建立了国际红十字会)而著称的第二次独立战争爆发。随后签订的Villafranca条约成功地将奥地利人赶出了伦巴第,但他们仍旧统治者Veneto地区。这对像威尔第这样的爱国者来说根本算不上是胜利。而且波旁王朝仍然控制着南意大利的部分地区。1860年,加里波第的千人红衫军登陆西西里,推翻了那里波旁王朝的统治,而彼得芒的军队则夺回了Umbria和Marches。意大利在走向统一的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1859年的秋天,威尔第被选为帕尔玛地区议会的布赛托的代表,于是他就和议会中的其他成员前往都灵,向彼得芒国王提交统一的请愿书。此行中他有幸遇到了意大利最受爱戴的政治家卡佛(Cavour)(在意大利恐怕不存在一个没有以他命名的广场的城镇)。卡佛竭力劝说威尔第参加意大利议会议员的选举。1861年初,威尔第适时地当选为Borgo San Donnino(现在是Fidenza)代表。2月18日,他和朱赛佩纳出席了意大利议会在都灵召开的首次会议。起初威尔第非常勤于政治,是朱赛佩纳才使威尔第不至于和歌剧创作失之交臂。
她的一个老朋友,现在是一个当红女明星秘书的Mauro Corticelli(后来成为Sant’Agata地产的监理)写信给圣彼得堡的男高音Enrico Tamberlick*,建议他写信给威尔第,说服威尔第为帝国歌剧院谱写一部歌剧。朱赛佩纳当然竭力撮合威尔第重操旧业,但结果发现威尔第根本用不着什么说教或劝说就非常乐意的接受了这个工程,开始作曲了。
他首先考虑的本是维克多·雨果的“Ruy Blas”,但这位能通过帝国歌剧院的审查,所以威尔第又转向另外一部自从1850年左右就一直吸引着他的戏剧——1835年非常成功的西班牙戏剧,利瓦公爵(Duke of Rivas )Angel de Saavedra 所作的“Don Alvaro o La Fuerza del Sin”。
意大利文版的翻译很快到位,威尔第写出了剧情简介,皮亚维则像往常一样地一边给威尔第警告和泼冷水,一边着手撰写脚本。为了Melitone滑稽的布道,威尔第还借用了安德里亚·玛费翻译的弗雷德里克·冯·席勒的《华伦斯坦的美酒》中的一个场景。到1861年11月总谱谱写完成。
11月底威尔第夫妇启程取道巴黎,前往圣彼得堡——浩浩荡荡的行进队伍中包括了多得数不清的拿破仑通心粉,法国葡萄酒,还有用来思乡和御寒的意大利奶酪和萨拉米香肠——结果却被告知女高音大病在身,由此首演不得不推迟到下个演出季。他们又风尘仆仆地回到巴黎,在那儿威尔第根据年轻作家Arrigo Boito的脚本谱写了Inno delle nazioni。1862年9月他们启程再赴俄国。11月10号《命运的力量》的首演在获得观众的好评如潮,然而媒体对此反应不一,这也许得归咎于那时俄罗斯正在崛起的民族乐派,与歌剧本身无关。然而,一家法语报纸“Journal de St. Petersbourg”的评论却热情有加:
“在提到这部优美作品隆重的演出之前,我们是不会出版这期报纸的。我们应当再次随意说说这壮丽的音乐和今晚的演出;但是现在,我们希望报道作曲家这次辉煌的胜利,在震耳欲聋的雷鸣般的掌声下,演员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将作曲家拉到舞台上,接受观众的欢呼和喝彩。我们的立场是:《命运的力量》是威尔第所有作品中就灵感,旋律的饱满,音乐的发展和管弦乐配器方面而言最完美的作品。”
沙皇因为为支气管炎所困扰未能出席开幕式,但他参加了第四场的演出。威尔第被授予皇家十字勋章和圣斯坦尼斯拉斯帝国勋章。
随后歌剧1863年在罗马(名为Don Alaro)和马德里(原著作者利瓦公爵亦在场)均取得了辉煌的成功。然后,歌剧又相继在纽约和维也纳(1865),布宜诺斯艾利斯(1866)和伦敦(1867)上演。
圣彼得堡首演后不久,威尔第就写信给皮亚维,建议修改结尾,因为他认为“我们必须想些法子来避免舞台上那么多的死尸”(在原来的版本中,就像是原著中的一样,Alvero发疯,跳下悬崖自尽)。但直到70年初威尔第才下定决心进行修改,但那时皮亚维已老的无法工作。于是在Antonio Ghislanzoni的帮助下,威尔第彻底地重写了第四幕的终曲。第三幕中各场景的顺序也有了变化,歌剧中其它细小地方都得到了修改。一首全新的,更长的集锦曲般的序曲(如今是流行的音乐会曲目)取代了原先1862年的前奏曲。
“新的”的《命运的力量》是继威尔第自1845年Giovanna d’Arco以来首部又在斯卡拉首演的歌剧,这也是以后人们熟悉的《命运的力量》的版本(虽然偶尔也有返回原貌的制作)。
* Tamberlick就是那位因为将许多男高音视为克星的高音C加进《游吟诗人》中的“Di quella pira”和曼里科加快结尾段的咏叹调“Ah sí, ben mio”而享有盛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原注
®©deRud
Translated & edited by Rudolph Tang.
请访问我的网页:http://klassik.yeah.net
----
古典音乐咨询网
http://klassik.yeah.ne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