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julien_lee()
整理人: twantfly(1999-11-19 19:27:34), 站内信件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ove 讨论区 】 【 原文由 小小鸟 所发表 】 在中国工作两年之后,我的新加坡朋友杨准备回国。在送行的宴会上,我
请他谈谈对中国人的看法。他说:说实话,你们中国人的整体素质没有我们新
加坡人高,但是,我发现中国人的哲学素质都很高,几乎每个人都是哲学家,
这一点我们新加坡人自愧弗如。
看我大惑不解,他解释说:你们的哲学素质主要体现在你们的“口号文化”
上,在中国口号几乎无处不在.像“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国家税
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厂兴我荣,厂衰我耻”,“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
能穷教育”,“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等等。口号不仅无处不在,
而且无人不讲。政府官员能讲,面的司机能讲,甚至连一些孩子、幼儿园阿姨
也能讲上几句。而且这些口号一般都很有特点:一、极富有哲理,正反两面没
有一点漏洞,简直圆满之极;二、口号都琅琅上口,极富音乐性;三、紧扣时
代主题,富有鼓动性。这些口号,如果让我们新加坡人来想,恐怕三天三夜不
吃不睡也难以想起一条来。这简直就是人类智慧的极至,佩服佩服。
听完朋友的话,我正准备谦虚一番。谁知朋友却话锋一转说:不过你们虽
然都是哲学家,但有的地方却是光说不练,即使练了,也和说的不是一码事。
比如说“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我发现你们的城市的确是人民
建的,但是建好了之后呢?好象很多宾馆酒楼、豪宅别墅、娱乐场所并不“为”
人民吧!还有一些“人民××人民建,结果也常常是“人民建好××”之后“
××”却往往不“为”人民。再比如国家税收,“取之于民”并不错,但是有
时却没有“用之于民”。我发现你们许多地方的税务局大楼总是一个比一个豪
华,一个比一个气派,那么这些“用之于楼”的钱到底是不是“取之于民”呢?
再比如,你们口口声声说“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可是如果你
们的孩子不苦,教育不穷,为什么还要搞“希望工程”?再比如,“厂兴我荣,
厂衰我耻”,明明是你们的国有企业三分之一亏损,怎么就没有听说过你们的
几个厂长感到“羞耻”从而辞职的?相反怎么老是看到那么多的“穷庙富方丈”
?再像什么“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我怎么听说,有的人天天
工作都非常努力,今天却也再努力地找着工作?而有些人天天工作都不努力,
怎么也不用再努力地去找工作呢?。。。。
杨这一番话说得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杨见状,赶快说:我说得不一定对,但是说好说不好是水平问题,说不说
是够不够朋友的问题。这是我的心理话,有则该之,无则加勉嘛!
瞧,又一个哲学家出炉了!
-- 下岗女工不流泪,大步迈进夜总会。
陪吃陪喝又陪睡,工资翻了十几倍!
不给社会添累赘,还给国家多交税。
核心听了直掉泪,怎么成了旧社会!
※ 修改:.julien_lee 于 Nov 19 17:28:05 修改本文.[FROM: 202.103.132.145]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3.132.145] -- ※ 转载:.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3.132.14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