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南粤大地>>★★广东民间艺术★★>>吴川三绝之飘色篇

主题:吴川三绝之飘色篇
发信人: 5eeeee(鸡腿汉堡)
整理人: hotdragon(2001-03-26 00:17:13), 站内信件
一、 飘色简介

      素有"民间艺术之乡"美誉的吴川民间艺术以其历史悠久、丰富多彩、技艺精湛而闻名遐迩. 尤其是始于清代的"吴川飘色",堪称南国民间艺术的一株绚丽的奇葩。所谓飘色,即是由若干人推着一座"色板",色板上装饰着固定姿势的人物。人物只靠一根看不见的"色梗"支撑着,在高可逾人的空中手舞足蹈,飘然欲飞故而叫"飘色"。特别奇妙的是,在空中飘动的人物的立足点只是踩着一根缨枪或剑尾上;更有趣的是,有的角色还踏着活生生的动物(如公鸡、白鸽、鲤鱼、金鱼等)在行进间手舞足蹈,给予人们一种神秘感。飘色的人物形象普遍是按戏剧人物的艺术造型设计、打扮的。其内容有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或现代题材。一板飘色往往就象一座流动的小舞台表现着一出精彩的特写镜头。现时飘色一般由2至6岁左右的儿童上板乔装打扮,并由过去的一板一层飘色发展到如今的的一板两层或三层飘色。造型艺术已由过去的单一的木工铁工技巧发展到现代已集电影、戏剧、魔术、杂技等技艺之大成的综合性的"空飘造型"。人们通过观看五花八门的飘色,将得到一种无法形容的艺术享受。 


二、 历史由来与传说

         吴川飘色由来众说纷纭,孰是孰非,难以考证。据黄波镇的民间艺人陈寿全生前回忆:清末,吴川黄坡的四乡八村常常举行游神赛会,出现了表现戏剧片断的化装游行,俗称地色,引人注目。为取胜其他村庄,他与乃父别出心裁地搞了"技巧化装游人",在一个扁方形的木箱上,设计出《哪叱出世》戏剧片断:一个身穿红绫兜,手执红缨枪的小孩,立在可以开合莲花上。因为莲花是向上翘起的,所以称作"翘色"。小哪叱在莲花上迎风飞飘,故又称为"飘色"。这套飘色展出后,游遍黄坡,轰动全县。人们都觉得很奇怪,一根手指般大的花梗上开着花朵,怎么能站立个小孩?后来,陈寿全又相继制作了二十板飘色,在各地展出,大受民众欢迎。从此,飘色之花就遍开在吴川的沃土之上。


三、 制作工艺 
       制作飘色,是一门综合冶金、力学、美术、工艺的民间艺术。运用力学原理,集戏剧、 杂技、魔术乃至铁工、木工、车工、电工等工艺而精心制作出来的空中艺术造型。它的制作要点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定稳整板飘色的重心,在那根被称作飘色"灵魂"的金属"色梗"上。其基根牢牢固定在板车底部,车上部的色梗像树干,人物巧妙地安排在上面。如《盗灵芝》的色梗,呈之字形,上中下层三个人物,被安排在树头,树干,树梢,它的重点不偏不倚落在"树头",所以高层的人物,在游行中仍然"稳坐钓鱼船"。其二是工艺制作的隐蔽性。如站立在莲耦上的童子,这根莲耦须经过特殊加工、艺术处理,人们根本看不到莲耦中的钢筋。正由于此,被西方观赏家们赞誉为"东方的隐蔽艺术"。 
 

四、 作品介绍

      飘色又像杂技魔术一样,把各种难以做到的事,呈现在你的眼前。只见径不足尺的玻璃缸内,活蹦蹦的鲤鱼背上,立着碧波仙子;又见神鞭王二的发辫卷起恶人,凌空抛起而无所倚。名为《盗灵芝》这板飘色,表现的是素贞为救许仙上山盗灵芝草的故事。盗了仙草的白素贞匆匆欲逃,白鹤童子闻讯赶来,挥剑就刺,急得火爆性子的小青拔剑相抗,组成了上中下三层的立体画面。那白鹤童子离板面一丈多高,飘飘然如从天降,是什么支撑着他,使人大惑不解。更神奇的是,站立在镜子上的吕布,悠然自得上演了一则《吕布窥妆》;酒香迷人的杨贵妃摇摇欲坠站在托盘上——此乃为《贵妃醉酒》;站在马鞭上的平贵长须飘飘,手执红缨枪,威风凛凛的《平贵回窑》;站在一束鲜花上的《百花仙子》,更令人叫绝。

http://yuanxiao.wuchuan.com/images/big/lgfx.jpg


----
鸡腿汉堡,配以土豆泥蔬菜色拉或是炸薯条,再来一杯可乐,啊,完美!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