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彩云之南>>◆ 山间铃响马帮来——民族风情 ◆>>独特的西双版纳

主题:独特的西双版纳
发信人: txaoxian(猎人)
整理人: highpoint(2001-03-17 15:22:25), 站内信件

  独特首先在于这里是傣、哈尼、瑶、布朗、基诺等十多个兄弟民族聚居的地方。各个民族十分淳朴,他们有着独特的宗教信仰文化、悠久的传统艺术和浓郁的民俗风情。在古代,他们就曾以“象耕”、“乘象国”和“文身”、“金齿”、“雕题”、“翠羽”闻名于中原。近代又因电影《摩雅傣》、《在西双版纳密林中》和神奇优美的“孔雀舞”驰名于世。

  独特还在于西双版纳的特殊风光。比如到处是“五(种)树,六(种)花”,到处是大象和孔雀以及它们的艺术形象,还有众多的佛寺与佛塔,这些成了这个边陲地区的重要特征。而在这些特征中,除了佛寺与佛塔外,均与热带雨林密切联系在一起。它是这个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

  独特还在于生活在浩翰林海中的各族人民,他们生存与发展所需的物质资源,均密切依赖于当地的森林,包括森林中的动植物资源,他们可以被称为“森林民族”。他们与森林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他们的文化精神生活也反映了当地森林与环境的情况,深深地打上森林的“烙印”,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森林文化”,正如傣族的一位古代首领说过的:“没有森林就没有水,没有水就没有田地,没有田地就没有粮食,没有粮食就无法生存”。

  他们这种淳朴的自然生态观,可见诸于傣族和中原的各种古籍的记载,以及流传在民间的、代代相传的各种传说、诗歌、民谣、民谚、俗语之中,也存在于现代各民族的生产活动、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文化和文学艺术活动之中。

  西双版纳的民族森林文化使各民族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与热带雨林和谐相处,协调发展。正因为如此,到本世纪50年代初期,这个地区还保存着50%—60%的自然森林覆盖率。 




----
到处寻找猎物----嘘!有了----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