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谈天说地>>● 甜酸苦辣>>>>┏◇原版精华━━◆◇◆┓>>【Feeling ※ 个人文集】>>网友文集[ID首字母检索O,P,Q,R,S,T,]>>shwh>>女人的眼泪

主题:女人的眼泪
发信人: shwh()
整理人: lly(2000-01-21 03:41:51), 站内信件
女人的眼泪

女人爱哭,大概是由于泪腺比较发达,感情比较脆弱的缘故吧。反映到文学中,

就随处可见女人的泪痕悲色。然而,习见习闻之下,反倒想不起来哪一位女士哭

得比较著名,单是留下女人爱哭的总体印象。
相反,“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等到男人伤心落泪,一哭就

哭得很有名堂,甚至哭得青史留名——
仓颉造字,夜有鬼哭。为什么哭呢?是料到了“人生识字忧患始”而发出的悲谶


申包胥往秦乞师,鹄立秦廷,痛哭七日七夜,终于搬来救兵……
阮籍于歧路痛哭而返,他找不到一条通向自由的途径。
刘备的江山,都说是哭来的……而诸葛亮吊孝,虚情假意,似悲实喜也好,英雄

惺惺相惜也罢,总之是苦辣酸甜,情绪复杂,哭得一张一弛的,真的只有京剧才

表演得到位,京剧那种程式化的哭,无论是小生或老生,都哭得像打嗝,咳嗽,

倒气儿,就是不像真哭泣,而女人的哭大都近于真实的哭,虽然也有哭出腔调,

像歌唱一样的。
想起来有几个女人也是因为一哭而出名的——
舜帝之二妃,女英与娥皇,追随被放逐的舜,半路上听到舜死于苍梧,便泪雨倾

盆,打湿千杆万杆的竹子,居然化生出竹子新品种,后世人叫做湘妃竹。
湘妃竹后来种在林黛玉的潇湘馆,就暗示着这位馆主暗撒闲抛,点点斑斑的“还

泪”生涯。
孟姜女哭得声势浩大,哭倒了长城;窦娥感天动地,哭出六月雪……
女人的眼泪多半是为男人流的。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古代女人一生的悲欢都取决

于男人,她的天地就是一个家那么大,如何让她为国计民生,天下兴亡这类大事

动感情?像孟姜女哭出了黎民徭役之苦,窦娥冤申诉着百姓的冤屈,恰巧是个人

的悲伤与民众的积怨汇通融合在一起,所以她们的哭声才能穿越时代,让今天的

我们听到。而那些个人的恩恩怨怨招惹出的眼泪,就只有打湿相关的人了。如果

碰巧遇见诗人,还会在诗词中流一些痕迹——
“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与君别后泪痕在,年年著衣心不改。”
……
而像曹雪芹那样,追怀,记录那“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的女儿愁

怨,倒真可称为女儿的知己。宝玉说女儿的眼泪是最洁净的,死后若得女儿眼泪

把他飘了去是再好不过的了。
女人的本事似乎就只是哭。然而,物极必反,女人的眼泪又恰恰是她的武器。有

几个男人经得起女人的哭天抹泪呢?假如当初楚国派个女人去哭秦廷,也许不必

等上七天七夜。
据说有时候女人的眼泪相当于鳄鱼的眼泪,沾不得。
但是到了现代社会,眼泪已救不了女人,“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全世界也不相

信眼泪。这倒说明女人的社会地位提高了。
其实,女人也并不是一味地只会流泪。比如,女娲补天,又抟土造人,干那么多

活儿也没累哭了;夏娃和亚当偷吃智慧树上的果子,被上帝逐出乐园,也从不曾

听说她因悲观而落泪。
实在是,太阳之下,有手有脑的女人,干嘛要哭呢?


--
友情也是一种支撑,而且是长久的。人不该拒绝友情!
                                      

※ 修改:.shwh 于 Jun 30 19:16:58 修改本文.[FROM: 202.96.190.124]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6.190.124]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