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谈天说地>>● 甜酸苦辣>>>>┏◇原版精华━━◆◇◆┓>>【Feeling ※ 个人文集】>>网友文集[ID首字母检索O,P,Q,R,S,T,]>>shwh>>雾里看之女人与小说

主题:雾里看之女人与小说
发信人: shwh()
整理人: windsmile(2000-01-21 03:41:50), 站内信件
                               雾里看
                                   ——之女人与小说
有一种刻薄女人的说法是:当你就某事询问女人,她的回答第一句是事实,第二
句就是小说了。——女人被看成爱说瞎话,说谎话。
说这话的多是男人,他们就不曾想一想,世界上,历史上,男人撒了多少谎?而
且男人的说谎,都是弥天大谎。诸如三十六计,计计是谎;一部《三国》,处处
骗人。改朝换代,哪一次不是弄虚作假搞出种种名堂的所谓“天意”,用以惑众
,用以正名。极而言之,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就是男人撒着谎创造的。
相比之下,女人撒一点小谎,搬弄张家李家是非,瞒着丈夫攒私房钱,捏造男女
某某的桃色新闻之类,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又有男人辩解说:男人说谎是为了现实的目的,女人却是无端地空口说白话。这
仿佛是说女人天生爱说谎,王尔德“为艺术而艺术”,她们则“为说谎而说谎”
。其实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说谎,女人撒谎造谣也都事出有因,或为仇,或为
怨,或为妒,只是因为不牵扯到经国大业而被男人所忽略。当然,女人因为在现
实中受各种限制,所以有时格外好幻想,爱浪漫,不切实际,也是有的。但这并
不是缺点。男人的野心不就是实现他们的梦想吗?世界上的几次战争、几大发明
不都是起于某一些人的狂想?
就算女人的这一特点没能用来像男人那样创造世界,至少以用来创作小说。小说
最初不就是被叫做白话,话本,瞎话,传奇,演义?
然而,不可思议,中国历史上竟没能产生一位女小说家。如果说女人确实善于编
派瞎话,那就是因为中国的小说太偏于写实了,因此不适合女人。实际情况也大
致如此。
中国的小说,最初是由神话和历史衍生出来的,初民的神话其实也还是他们的历
史,准确地说,是他们无法解释的现实中的神秘部分。六朝志怪,也并不是六朝
人在有意作小说,他们所记种种鬼事,是统统当做事实。所以《旧唐书》,《艺
文志》一直把志怪的书归入历史传让类,直到后人观念转变了,分清楚历史与虚
幻了,才把它划归小说。
而历史,对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女人来说实在是太不搭界了。历史对她们而言
是个什么东西,有什么用,她们难以理解,难以把握,不那么亲切可感。
后来说书人于闹市通衢的勾栏瓦肆讲书,又不是女人能抛头露面前去听讲的地方
。女人没有受到过小说的熏陶,你怎能期望她作出小说来呢?
再则,小说在中国一直地位不高,诗,词,文是正道,是阳春白雪,小说却是旁
门左道,不够高雅。所以在宋代的钟鸣鼎食之家可以产生李清照这样的女词人,
却不会出一位女小说家。
欧洲的小却是在一开始就独立于历史之外,独立于哲学之外。它是一种非真实的
,立足个的,探寻和追问人生意义的新的文字组织形式。讲个性的欧洲人,在小
说中投入大量的个性。写自己的事,从自己开始,私人特色与虚幻性,使欧洲的
妇女在十九世纪就能够以写小说赚钱,并写出了世界名著,诸如《傲慢与偏见》
,《简爱》,《呼啸山庄》。而中国妇女拿起笔写小说还要过一年之后。并不是
欧洲这些女人就比中国女人聪明,甚至也并不是因为欧洲妇女的处境比中国女人
好到哪儿去,实在只是因为欧洲的小说比较适合女人。
诸如《爱玛》,《呼啸山庄》,《维莱特》这些小说都是毫无人生经验的女人所
作,夏洛蒂.勃朗特三姐妹没有旅行过,她们至多可以走进一位为人尊敬的教士的
家做客。而贞.奥斯汀几乎没离开过家庭公共起居室。所以十九世纪的女小说家都
是以描写家庭或邻里范围内的人物的性格与相互关系见长。
女人几千年一直坐在家中,她最善于察言观色,谙熟人与人之间各种隐的显的关
系;她又是最富于感情,哪怕是情绪的一丝波动也被她体察到……而在此基础上
,她发挥她的想象、虚拟一个小说里的世界。
如果说,欧洲小说的私人化特色成全了奥斯汀的写作,那么它的虚幻性又让艾米
莉肆意地“无中生有”,在《呼啸山庄》中,足足过了一把杜撰的瘾。
而中国的女性小说家的出现一定要等到五四后。五四后,社会的进步允许女人走
出家庭融入社会;张扬个性,倡导平民意识,使得平民的个人成为小说中的人物
,替代了以往历史演义中的帝王将相。这样丁玲才可以写她的《莎菲女士的日记
》,萧红可以写作她的《呼兰河传》,张爱玲可以写她的《倾城之恋》……都是
普通人的故事。如若没有五四后普遍形成的平民意识改造了小说,也许有一些女
作家就根本不会出现,因为她们的视野中见到的都是自己身边的普通人和普通的
自己,若叫她们去写历史上的大人物,她们一定感到无所适从,也无兴趣。
然而冰心最初的小说是所谓的“社会问题小说”,中国小说传统的写实特征又一
次得到继承。写实主义,现实主义,一直是中国小说的主流。关注社会,关心政
治,一直是中国小说立意负载的重要内容。中国人也总是爱把小说当真事,读《
红楼梦》也读出一个颇有影响的“索隐派”,又太把小说当一回事,本来应该是
游戏的东西却偏让它载道。当然,这也许正是中国小说很可宝贵的品质。只是这
个品质仍然于女人作小说不利。政治小说,社会问题,重大题材,对于女人来说
,还是难于把握的。所以女人小说一直被视为非主流的,琐屑小器的。而这也实
在怪不得女人,女人基本是无辜的。因为她的生活中压根儿没有这些重大的内容
。什么时候女人参政和女人逛商店一样成为她们日常生活的一项内容,女性小说
家就一定会在作品中举重若轻地谈起那些重大的事情。
女人的游戏的心情、想象的翅膀是无奈地纷纷收敛了。
然而女性特有品质在小说中依然展现出才华。比如细腻。细腻的观察,细腻的情
感,细腻的描画,往往是男性作家不及的。比如唯美倾向,让女性小说家在作品
中构建理想的诗意的“美的结构”。还有女性富有的感性,使她的作品特别富于
生活质感,让读者感到亲切。比如语言天赋,——女人的“喋喋不休”在小说中
得到发挥。比如女性情感丰富,使她的小说充溢着情感的张力。特别容易打动人
……
自然,任何特点都不免既是优点也是缺点。细腻排斥恢弘,容易流于纤巧,女小
说家常被讥嘲为“鼠目寸光”,缺少历史的全球的国家民族的视野。唯美过了头
,失了现实的底色,往往变为矫情与做作,不诚实,即使不是故意的,对于作家
而言也是不可宽恕的。而感性的东西太多,作品会显得雾气沼沼一迷朦,不够清
晰,感情太强烈,容易冲决理性的堤防,激动中难免偏激,女人本来在男人眼里
就是不可理喻的。而过于修饰语言,一任语言泛滥作品就会轻浮,并真的像男人
所说的女人那样饶舌却不提要领、不知所云……
其实如果仔细想想,男人用以傲视女人的他们的小说的全部优点也无一例外地可
以成为缺点。也许男女小说家之间的差异,也还是那句话说的:你做不了我的梦
,我做不了你的诗。英国女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人的后脑
勺有一个点,和一个先令那样大,是一个人自己永远看不见的。去发现并形容这
个点是男女两性之间能互惠的任务之一。而即如香港的战争,男性作家多半会写
炮火炸弹下的“倾城”,张爱玲的兴趣却在于“之恋”,谁的好谁的坏?标准又
是谁的?事实上两者都是我们需要的。
其实,女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小说在中国、在世界各种语言中,自古到今又
已起了多么大的变化?女人已经更广泛地走进以往是男人的地盘,女人已不再困
守家中,娜拉早已出走,并且不断传来“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的消息,女人不仅
可以细细描写她家,家乡,而且可以描画她的城市,国家,乃至世界,甚至是南
极北极。而现代小说更加关注个人、更加偏好于向内心深处挖掘,这似乎更为女
性一向所擅长的。并且重要的是,此时已经走到世界上的女人,她的内心会比以
往更加丰富而有深度。也许女人会变得更适于写小说,小说变得更适合于女人。

什么时候会有那样一个日暖玉生烟的静静午后,女人收敛已久的彩翼轻轻展开,
在梦与现实之间,实有与虚空之间,终极与无限之间,恬静无为地飞舞?

--
友情也是一种支撑,而且是长久的。人不该拒绝友情!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6.190.124]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