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farbright()
整理人: riversider(2001-03-11 12:32:46), 站内信件
|
梁舜钧:融资背后的大智慧
( October 23, 1999, 11:42 AM )
梁舜钧的确没有想到自己公司的股票这么快就能在美国的第二板市场那斯达 克(NASDAQ)股市成功上市。梁所创建并自任总经理的中贸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1998年7月才挂牌营业,同时申请在美上市,1998年12月20日,股票以梁在美国注 册的因特模式(Intermost)公司正式上市交易,比梁所计划的一年时间整整提前 了半年。
请买我的股票
中贸网是一种“概念上市”,即上市时公司没有多少资产和利润(甚至为零 ),只是向证券委员会提供一种商业模式,被认可后即可上市。
梁介绍说:“我们没有多少资产,业务也处于起步阶段,只有一个‘概念’ ——拿出一个商业计划,说明我要在中国做互联网生意,要如何如何做,然后拿 给别人看,问他们认为这个方案是否可行,如果可行,请买我的股票。”
对于上市的具体运作过程,梁未做详细的介绍。但他认为,国内企业在推销 自己的时候,要避免片面强调技术的先进性,因为国外投资者“最关心的是你是 否值得信赖,是否有能力领导这个企业,并让他们认识到你目前所从事业务的合 理性和未来的发展。”当然,“制定相应的私人售股计划和找到好的上市推荐人 也是必不可少的。”
其实成功上市还有一个因素,即梁对美国市场运作的熟悉。1984年,23岁的 梁赴美留学,在其后的10年时间里,梁广泛涉猎石油、化工、电脑以及企业管理 等不同的行业和职位,并在硅谷的一家公司工作了近一年。对美国社会和美国人 心理和需求的熟悉,无疑有助于股票上市的顺利进行。
“后劲是很大的”
梁始终认为,高科技的发展不仅仅在于技术,资金才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 ”,“有了资金,就一定会出成果,有了资金,怎么会不出成果呢?”梁的语气 十分坚定。
以梁的经验,操作任何一种融资方式都游刃有余,权衡利弊,他选择了上市 。梁认为获得风险投资并不容易,因为你的“故事”(商业计划)不一定那么好 听;风险投资的一个致命弱点是“承诺”与“兑现”之间有较长的一段距离,在 阶梯融资过程中如果找不到下一轮投资者,就可能造成“断气”。
通过上市,企业在资本市场中运营,只要达到投资者的期望值,资金就会源 源不断,当然,企业的大部分利润要让给股票市场和公众。梁之所以选择上市, 是因为企业“和资本市场接轨,后劲是很大的”。
梁很看重企业发展的后劲。
首先想到中贸网
对于国内在美国纽约股票市场上市融资的几家国有企业,梁说总的感觉是上 市后忽视了进一步发展,尤其与投资者的关系不是很好,也许公司赚了钱,但投 资者并没有受益。
所以梁把做好市场作为上市后公司的主攻方向。要把中贸网(www.ChinaE.c om)做成一个品牌,成为最好的发布商业信息的渠道,“要让国内外贸、进出口 机构,国外采购厂家,想买卖商品、想向中国出口商品,首先就想到中贸网。” 梁接着说:“我们现在正在做一个新的版本,做好后,只要你在我这里登记,我 就可以给你信息发布权,你可以自己上网发布。我们还准备建立一个网上讨论的 社区,诸如进出口贸易遇到什么问题,美国贸易政策有哪些变化和调整等等,我 们可以请专家予以解答。”
令梁感到欣慰和有信心的是,全国900多家上市公司,竟有130多家是他的客 户,如此规模在目前可能是最大的。上市公司的选择并不是盲目和随便的,他们 的决策应该说也是规范和科学的,中贸网的价格又是中上水平,可是他们为什么 独独看好中贸网?
“我不能准确地说出我们的优势在哪里,”梁说,“也许我的留洋背景,让 客户觉得可靠,这只是一种猜测。在与客户交谈时,我很坦诚,给他们信心,我 从不对客户大包大揽,我会清楚地告诉他我能做到什么程度,我会尽力而为;我 会明确地表明哪些是我做不到的。所以我们谈的客户,几乎没有不成的。”管理 可以“生出钱来”
谈到上市后公司的发展时,梁强调要修炼好内功,把公司运作好。“(公司 )小的时候很好,但大了就可能烂掉了。我们不是没有这种可能,现在我很紧张 ,”梁说,“的确有一种强烈的危机感。”
谈到今后需要改进之处,梁说主要是管理。“管理不好,给你钱也会花掉; 管理好了,没有钱也可以慢慢地生出钱来。”梁举了一个例子:“我的一位同学 在山西当厂长,他说国内企业工人素质很好,设备也不差,关键是管理不行,尤 其是过程和过程之间的管理,如工序和班组之间的衔接,由于管理的欠缺,所以 做不出好产品,创造不出好的经济效益。”
梁坦言公司目前尚不成熟,还要寻找新的战略伙伴加盟。如电信方面的、电 脑方面的、管理方面的和资金方面的等等,“我们不懂的,就去看看别人是怎么 做的,跟他们学;我们的创造性不够,也去看看别人,从中获得借鉴和启发。” 梁很谦逊。
“公司关键人才今后的主要收入不是工资,他们可以通过对期权的掌握变成 百万富翁。”梁正计划将国外普遍采用的期权分配方式引进来,以吸引和稳定关 键人才,既让他们承担风险,又让他们获得自己应得的收益。
梁很看重公司人员的稳定,“用人应该厚道一些,员工不适应某一岗位,我 的第一个想法不是解雇,而是给他换一个岗位,每个人都有长处,有时领导者不 一定能把握好、用好,我希望公司成为员工此生的最后一份工,他不用再跳槽了 。”
1961年出生的梁很严肃地谈起他“退休”的问题,“后续的人如果能够接着 做下去,我就可以退休了、不做了,这会坚定投资者的信心。如果压在一个人身 上,这个人明天被抓起来,这个公司也就垮掉了。真正好的企业,强人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人才的稳定。”“办一个很好的大学”
梁毫不掩饰对深圳的喜爱,他认为深圳的投资环境是国内最好的。但是,他 不理解为什么在一个300多万人的城市里,却只有100万人有常住户口,他认为这 不利于经济的发展。“高素质的人,可以创造较高的价值,这样的人越多,创造 的价值也越多。他们生活的稳定,是很重要的。”
梁感觉深圳的高科技人才不如北京多,有些专业很缺乏。梁认为这主要是高 等教育比较落后,“深圳每年有这么多的财政收入,拿出一个亿就可以办一个很 好的大学。”梁说现代城市没有高等教育就会比较弱,没有相当数量和质量的大 学,也就失去了竞争力,更谈不上持续发展了。
梁希望回国创业的人越多越好,这些人对市场经济有一定的了解,有国外的 实践经验。但是目前国内市场竞争中还有许多不规范、不公平的地方,这是这些 人不愿回来或者回来后做不下去的主要原因。梁认为我们向市场经济学习的地方 很多,“人家(对市场经济)已经研究了100年,实践了100年,积累了100年,而 我们许多商学院的历史还不到10年。”寻求大智慧
梁舜钧所谈的这些,看起来与企业融资问题似乎没有太大的关系。
其实,融资的具体运作,是操作层面的事情,而对一个公司如何发展的把握 ,则更具有智慧含量。梁舜钧正是以这种智慧、理念和韬略,中贸网才成为在美 国上市的“中国互联网第一股”,一夜之间坐拥4亿多人民币的市值资产。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30.227.12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