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谈股论金>>● 创业E时代>>【旧版精华】>>【风险投资】>>风险投资在中国>>[转载] 中国可以模仿美国风险基金搞高科

主题:[转载] 中国可以模仿美国风险基金搞高科
发信人: zora()
整理人: riversider(2001-03-11 12:15:36),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hilosophy 讨论区 】
【 原文由 佐尔中尉 所发表 】
          中国可以模仿美国风险基金搞高科技吗?

   美国在高科技方面遥遥领先世界是毫无疑问的,美国的风险基金
在这埸高科技信息革命中立下的汗马功劳也是毫无疑问的,中国于是出
现了一种风险基金热,同时出现了一种高科技投资热,说到底是一句
话:发展高科技,就要钱,要搞风险基金,实际上要由国家出钱搞风险
基金。

   这里我要强调的是:由国家出钱搞风险基金发展高科技是死路一
条,必死无疑! 

   高科技是用钱堆出来的话?只需要看看世界上除美国以外的资本
主义强国还有社会主义的苏联就知道了,欧洲和日本投入高科技的钱不
比美国少,日本仅是发展高清晰电视、机器人就各投入了100亿美元;
苏联当年也曾投入数以百亿美元发展计算机,从处理器到记存体到网关
通讯,但钱扔到水中漂也没有浮起一个,苏联与美国的冷战也就走到了
尽头--甚至于在苏日欧投入高科技的钱已经超过了美国,他们与美国
的差距却不是缩小而是在扩大。可见,高科技不是钱能够堆出来的,何
况中国没有钱。

    有一个例子很有趣,美国的麦克公司每年投资上百亿美元开发新
药,其中在公司内部一度是九十亿,最少也不少于一半,其他少部分是
用于以资助外边的小公司作项目开发,怪就怪在几乎所有的创新成果和
新产品都是出自外边这样合作的小项目,内部开发的大资金几乎统统打
水漂去了。联系到苏日欧的耗费巨资的内部开发一概失败,原因在那
里呢?再联想到微软的产品有几种是自已开发,而不是买回来的呢?

   很明显,原因出在一个高淘汰率上面,一种大量的生和大量的死
的机制,留下来的都是最好的,不好的早早破产结束,损失的也是一个
零头。而在大机构内部,就缺乏这样的大量的死和大量的生的机制,不
象合作投资一样只要有一方提出疑义,合作就散伙了。在公司或大的国
家开发机构中,就缺乏这样一种筛选的机制,所以只能少量地生少量地
死,更多是半死不活的。

    实际上在美国风险投资中占大头的并不是独立的风险基金,而是
各大公司的风险开发基金,也就是用于向外参股投资的风险基金。为什
么大公司明知他日这些公司一旦成功就会成为自已对手还要向他们投
资呢?就因为这是他们唯一的出路:就因为只有向外投资才有大量的生
死机会,而在公司内部就没有;而且高科技就是高风险,不做不知道,
非做不可。所以试图让政府机构提供风险资本,是不可行的,就因为在
风险资本能够发生作用前,必须有一个已经存在的大量生大量死的筛选
机制。试问,中国有这样的机制吗?连发了霉的破国企也舍不得让它
死,如何大量生大量死?大量生死后还必须有一个条件,就是成熟的产
权证券购并市埸,试问:中国有这样的市埸吗?

    这两个风险金融投资成功的条件,就是为什么只有美国能够成功
的原因,因为只有美国才有这样的大量生死的企业淘汰机制和成熟的产
权证券购并的市埸。

    中国是一样也没有,就算投下一万亿风险资本,当然是纳税人掏
的钱,除了让大大小小的太子党和牟其中之流骗钱搞寻租更方便外,没
有一点意义--试想,高科技高风险,搞到风险资金是关系搞定--资
金到手是高风险,银行有意见只要一句:谁能保证高科技一定是赚钱
的?银行政府都是哑口无言!!

   一万亿?扔十万亿出来一两年也就分个精光!!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3.138.57]
--
※ 转载:.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3.138.57]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