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98()
整理人: riversider(2001-03-11 12:13:11), 站内信件
|
分析:风险投资高风险蕴藏高收益
---------------------------------------------------------------------- ----------
http://dailynews.sina.com.cn 1999年5月3日 15:03 广州日报
如果你还不知道风险投资有多厉害,那就想一想苹果、微软、英特尔、惠普 、网景、雅虎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因为它们都是风险投资孕育出来的高新科技 企业明星,你也可以探究一下硅谷以及美国“新经济”成功的秘密,因为它们都 与风险投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丰厚利润险中求
欧美风险基金涌入中国市场
近20年来,风险投资已成为支持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资金渠道。1 996年, 美国675个风险投资基金共向1500个高新技术企业投入了98亿美元。目前进入全球 信息技术产业前100名的大公司中,大部分是风险投资成功的例子。可以说,风险 投资在现代经济发展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美国经济以出人意料的速 度增长,就与风险投资支持的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随着世界 经济形态越来越向知识经济迈进,风险投资在经济活动中也将承担越来越重要的 角色。
1986年,以国家科委(现科技部)为主,我国成立了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 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中创)。1989年国家科委、招商局集团等下属的四家公 司共同合资成立中国第二家风险投资公司——中国科招高技术有限公司。但它们 的经营和运作都不理想,其主营业务渐渐偏离风险投资的本意。
1992年后,在新一轮中国投资热中,许多欧美风险投资公司进入中国市场, 掀起了成立风险基金的热潮,1994年、1995年达到高峰。据不完全统计,至1995 年,国内共有47家风险投资公司,其中,外资设立的公司占大多数,包括华登创 业投资基金,太平洋投资基金等较为有名的风险投资公司(基金)。这些风险投资 公司进行了一系列成功的投资。如华登创业投资基金成立以来,对小天鹅、科龙 电器、四通利方等公司进行投资,取得了良好的投资收益。LDG下属的太平洋则对 前导软件、金蝶软件等进行了成功的投资。
从总体上说,中国的风险投资事业还处在初级阶段,其主要弊端和局限性包 括:机构活力不足,缺乏有效的内部约束机制,主要表现为风险基金的经营管理 相对不独立,不能以市场机制为导向;管理机构的不独立,可能会导致不正常人 际关系网的形成和营私舞弊现象的出现;对管理者的约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行政 关系,造成激励和约束不对称;管理者缺乏风险投资业的专门知识和经验等等。
年回报率高过35%
每个项目只有2‰成功机会
风险投资的风险到底有多大,它又是如何运作的呢?一个典型的风险投资公司 每年会收到二三千份项目协议书,经过严格审查最终挑出二三十个项目进行投资 ,可谓百里挑一。这些项目最终每十个平均有五个会以失败告终,三个不赔不赚 ,两个能够成功。成功的项目的年平均回报不低于 35%,也就是说,一份项目建 议书,平均有1 %的机会得到认可,最终成功的机会只有2‰。
在风险投资机制中,大体有以下四种类型的主体参与运行:风险项目或风险 企业;初始投资主体,是风险资本的提供者;风险投资机构和其他有关中介服务 机构,是风险投资的主要运作者;各政府及其代理(准政府机构),是体制的宏观 调控者。
通常,风险资本的运作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以基金方式筹措资金;选择投 资对象及合作伙伴;构造资本投入方式;参与企业管理,扶植企业发展;三至七 年后兑现资本增值而“退出”。
就风险资本的筹集方式来说,在美国,风险资本主要来源于私人及公众退休 基金(50%以上)、保险公司、各类基金会以及国内外的私人投资人。这些资金多 数经由专业风险投资机构吸纳,组织成不同门类的各项投资基金,如生化基金、 电讯基金、亚洲基金等等。
就风险资金的投入阶段来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创建阶段、成长阶段、产 品销售阶段和获利阶段。创建阶段一般一年左右,有一个初级阶段的产品、不完 整的管理队伍和一个初步的经营计划;没有什么收入,开销也很小。成长阶段, 产品和服务慢慢成形,收入和费用都有所增加。投资于这前两阶段风险相对较大 。第三阶段,产品销售阶段,公司开始出售产品和服务,但支出要大于收入,风 险投资的介入可以使公司迅速成熟,接近于达到公开上市的水平,风险投资者能 达到“快进快出”的效果。第四阶段,获利阶段,是风险投资撤出的最佳时机。
美国风险投资协会的统计表明,风险投资大都集中在成长阶段和产品销售阶 段,比例占到80%;仅有4 %左右投在初创阶段,另有14%左右投资于开始获利 阶段。这些经营时间不足十年的公司占全部公司的83%,其中不足五年的公司占 全部公司的51%。
一旦上市一夜暴富
公开上市是回收投资最佳途径
风险投资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得高额投资回报。无论是以何种形式成立的风 险资本,其在持有风险企业股权到一定时候后,就要考虑退出风险企业,收回投 资。然后,再进行新一轮的投资计划。风险资本投资的成功与否最后落实在退出 的成功与否。风险投资退出风险企业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公开上市;二是被 收购或兼并;三是破产清理。
公开上市是风险投资最佳的退出方式,在美国,大约30%的风险资本的退出 采用这个方式。近年来,风险企业公开上市使风险投资家一夜暴富成为亿万富翁 的事例在华尔街不断上演。而风险投资退出的最佳场所是第二板市场。成立于19 75年的微软公司,1986年3月在NASDAQ上市,当年营业额仅几亿美元,1997年就高 达200 多亿美元,在1996年9月市值才778亿,一年后就达到1500多亿美元。
风险资本在退出时,也可以选择一般购并和“第二期购并”。一般购并主要 是指公司间的收购与兼并;第二期购并是指由另一家风险投资公司收购。统计表 明,在风险资本退出方式中,一般购并占23%,第二期购并占9 %,股票回购占 38%,总量上比公开上市还要多。但在收益率上仅仅约为公开上市的1/5。
另外,大量的风险投资沦于失败,其出路就是破产清理。据统计,美国由风 险资本所支持的企业,20%—30%完全失败,约60%受到挫折,只有5%—10%的 风险企业可获得成功。根据研究,清算方式退出的投资大概占风险投资基金总投 资的32%。这种方法一般仅能收回原投资额的64%。
投资风险该谁承担
政府应否直接进行风险投资众说不一
在中国推进风险投资事业的过程中,政府是否应该直接参与风险投资成为争 论最大的问题,在这一问题上,存在着截然相反的两种意见。
有的人士从风险投资的出资者角度分析认为:在中国,由于养老基金可用于 风险投资的部分金额很小,且受政策的限制;同时银行受不良贷款的困扰、保险 公司规模较小,这决定了金融机构不会在初期占据资金提供的主导地位。而刚开 始,企业尚不足以成为主要的资金提供者。因此,在风险投资机制建立和发展的 初期,富裕个人和政府有可能成为风险资本最主要的提供者。政府资金的介入有 推动风险投资机制形成并稳定机制运行的作用。同时,从风险承担能力的角度考 虑,有观点认为,在民间分散投资高科技项目风险太大,风险基金建立推广的时 机还不成熟,政府的参与是非常必要的。
而从美国、台湾的风险投资业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在初始阶段,政府的支 持起了一定作用。例如,1985年和1989年,台湾“行政院”开发基金分别拨新台 币8亿和16亿元种子基金参与风险投资。
相反的意见则认为:“官”办风险投资能否保证其运行目标单一,最大限度 地追求投资回报率是一个很成问题的事情。还有观点认为,风险投资是通过分散 风险的方式来集中资金,而政府“包办”搞投资不可能分散风险,有可能回到过 去的投资体制。另外,“官”办风险投资难以避免寻租行为所带来的腐败。
实际上,从风险投资在国外的发展历程来看,作为一种市场经济行为,当风 险投资由启动转到发展阶段时,政府已退居其后,投资主体向民间资本、机构投 资者转移。对政府来说,更重要的是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以扶持、规范和监控风 险投资机制的发展和运行。
所以,尽管在系统建立初期,政府还要发挥整体规划,参与启动以至培育示 范等等作用。但从根本上来说,政府不应扮演风险资本家的角色。
风险投资申请程序
如果你的公司想要获得风险投资,那么就要熟悉获得风险投资的程序,一般 来说,完成这一程序要经过递交申请书(计划书)、面谈、签署备忘录、现场考察 、缔结协议、履行协议这样一系列的过程。而需要谨记的是,与技术水平、市场 前景相比,风险投资人相信企业最重要的部分是管理人员的才智、经验、品质、 热情以及竞争精神。
以China NET的设计者亚信公司为例,它在申请风险投资时,首先与中介者罗 伯森·斯帝文思公司共同准备好商业计划,并选择了十个风险基金依次进行商业 计划介绍。亚信公司的商业计划首先对本公司的优秀的留学人员和国内技术、管 理人才所组成的智慧资本进行了强有力的推介。其次,亚信的报告深入分析了中 国信息产业的市场现状以及自己的竞争优势。
通过对亚信公司提交的商业计划进行了分析之后,有投资意愿的风险投资人 派遣自己的投资分析人员、会计师、律师对亚信各方面的情况做进一步的审核和 评估。风险投资人在项目评估完成后,对该项目作出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的判断。 如果认为项目具有投资价值,那么该风险投资人就和亚信公司进行关于投资协议 的谈判。投资协议的内容涉及风险基金的投资方式、投资金额、资金用途、投资 回报和回撤、企业管理机制、企业经营策略和目标等方面。经过了严格的评估、 考察与谈判之后,1997年12月, E.M.WarburgPincus、ChinaInvest和Fidelity 三家投资公司与亚信公司签署了投资协议。
小资料
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 也可以叫做创业投资,它是1946年由美国人J. H.WHITEY杜撰出来的一个新词,他成立了第一个私人风险投资公司,初始资本大 约1000万美元。但一般认为同年在波士顿成立的ARD “美国研究与发展机构”为 第一个风险投资公司。
到了1996年,世界经合组织科技政策委员会发表了一份题为《风险投资与创 新》的研究报告,该报告对风险投资所下的正式定义是:风险投资是一种向极具 发展潜力的新建企业或中小企业提供股权资本的投资行为,其基本特征是:投资 周期长,一般为3—7年;除资金投入外,投资者还向投资对象提供企业管理等方 面的咨询和帮助;投资者主要通过投资结束时的股权转让活动获取投资回报。
-- 欢迎光临幻影酒吧
http://cyber98.yeah.net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0.191.2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