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qdvc(青狐)
整理人: riversider(2001-03-11 12:05:38), 站内信件
|
----眼下讨论正热的还是创业板的门槛、监管、风险。其实支撑一个健康而有活力的创业板市场,最核心的就是创新、创新、创新!我们需要自问的是,即将亮相在创业板上的角色,有多少是真正创新的企业?!
创新不死,纳斯达克不死
----邵秋涛
----纳斯达克去年大涨的时候,国内发展创业板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风险投资家和CEO趋之若鹜如过江之鲫。纳斯达克大跌,幸灾乐祸的“泡沫论”者即满街都是。创业板倒还是块香饽饽,不过对设立创业板块到底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众人的讨论不是多了,而是少了。看看如今在创业板门口排队的各家企业,真正是创新型企业的有多少?真正奔着激励创新而去的企业有多少?
----有些人眼中的纳斯达克,只是当初数十倍的股价涨幅和现在90%的股价跌幅,只是当初身价动辄上亿美元的CEO和现在的大规模裁员,只是当初国际游资的大规模涌入和现在的大规模撤出。
----他们却没有看到,正是纳斯达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崭新的行业和崭新的商业模式。个人计算机、软件、互联网、CPU、硬盘、CD-ROM、内存、调制解调器、路由器、网关、集线器,这些如今我们已经耳熟能详的名词在1971年纳斯达克成立以前有谁听说过?
----纳斯达克早在1971年2月8日就开张了,但直到1990年才逐渐为美国人所知。整整20年的奠基,期间众多的悲剧英雄早已随雨打风吹而去。他们至少告诉后人:“这条路我已经探索过了,走不通,你们试一下别的路吧。”
----然而创新的生命力是不会泯灭的。英特尔和微软无疑是纳斯达克的“双子星座”发动机,也是纳斯达克创新精神的代表。英特尔和微软建立起来的WINTEL联盟,开创了全新的个人计算机时代。其崛起的历程就是不断艰难创新的历程,也是其所代表的纳斯达克逐渐辉煌的历程。
----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行业被IBM垄断,而WINTEL联盟试图掀翻IBM的垄断,由此产生了计算机的发展方向是集中大型化还是个人微型化的分歧。
----在彻底掀翻了IBM的垄断后,WINTEL联盟又面临着苹果电脑的挑战。这次的分歧是,个人计算机的发展方向是开放式还是一体式。坚持一体式产品的苹果电脑要自己生产大部分配件和软件,生产规模上不去,产品成本一直降不下来。WINTEL由于推行开放的生产体系,产品成本下降很快,同时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却不断上升。
----从WINTEL的胜利可以看出,创新是纳斯达克成功的灵魂,这里的创新不仅表现在技术上的创新,更重要的是管理方式、商业运作模式、思维方式上的创新。
----以WINTEL联盟为基础的个人计算机行业彻底改写了工业时代的经营思想,标志着信息时代的来临。那就是,企业要尽可能缩短自己产品的寿命周期,通过技术开发不断更新换代,以保持竞争力。企业必须在可靠的质量和低廉的成本之间选择一个最佳平衡点;企业只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其他的事情让最擅长的企业去做。
----摩尔定律强迫英特尔每18个月就要将微处理器的速度翻倍提高,同时产品成本只能持平或下降。20年来英特尔一直遵循着这样的规律,并将寿命周期缩短到了16个月。工业时代的企业家们是不会如此苛刻地对待自己的。
----创新,意味着不但要有自我否定的勇气,还要有否定当时主流思想和权威观念的勇气。没有英特尔和微软的“自我虐待”,没有他们持续不断的创新,哪来今天兴旺发达的IT行业,哪来今天生意兴隆的纳斯达克市场!
----对处于调整时期的互联网业,同样要甄别:什么是真正的创新,什么只是打着创新的名义。被创新型企业支撑起来的资本市场,才是有活力的。
----所以,创新是纳斯达克的灵魂,是信息时代的发动机,也是纳斯达克成功的根本原因。我们发展二板市场,当然要借鉴和学习纳斯达克的成熟的运行、管理、监督机制。但是学,就一定要看到纳斯达克成功的深层次原因,一定要学到真本事。政府、企业、投资者、媒体都要鼓励创新,这样,中国的创业板市场才有希望。
---- 敢问路在何方?
路在脚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