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jademan()
整理人: twantfly(2000-01-30 07:10:05), 站内信件
|
清袁枚说:“书非借不能读”,极是。以前少年盛气,舞文弄墨,没事就喜 欢到购书中心泡,然后心满意足的把一摞书往家里扛,结果没几本认真读了的, 以后就吸收经验,一般不去买书了。现在家里的书都崭新的,但都是我读过的, 认为有价值,就买回来收藏,准备重读细嚼。
但,逛书城那过程,那份悠闲,那份满足,却是任何事情都无可替代的一种 享受和放松。一个人漫步于群书之间,这里翻翻,那里看看,经常惊鸿一瞥间看 到自己找寻已久的书,那份惊喜真是无可比拟。
所以,逛书城和买书是两码事,逛书城是娱乐行为,休闲行为,买书是动作 行为,是个中性词——举个例子,比如你买的书中,可能就有自己并不喜欢的, 象学习上不得不买的参考书,所以,买书不能算悠闲。
当然,去到宝库了,就不能空手而归,逛而不买的情况是很少的。比如今天 ,我就不多不少买了李碧华和黄仁宇的几本书,也可算是惊喜吧,李碧华是我喜 欢的作家之一,她的书除了《秦俑》、《潘金莲之前世今生》我没读过之外,其 他的都翻完了,然而今天这两本小书我都买到了(大陆第一次出版)。
今天逛书城,真切的感受到了网络时代的来临,不说那些标榜数字化生活、 电子商务的理论著作,我就看到了网络文学已经开始大行其道了(我逛的目的之 一就是想买一本网络写手安妮宝贝的小说集《告别薇安》,可惜没有买到),象 台湾的著名网络写手痞子蔡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已经结集出版了,各大摊子 都以险要位置摆放着那本鲜红封面、包装精致的小说;另外乘着王(朔)金(庸 )之争的世纪末网络盛事及时推出的书籍我今天就看到了两本,一本广州出的《 挑战金庸》,一本叫《我是网虫我怕谁》的,全书基本不论良莠照单全收的收录 网络上乱七八糟的帖子,几乎是网络BBS的翻版,我就相当的看不过眼:老兄,炒 作也不能这么马虎吧?简直不知所谓!不过骗骗那些没上网没见过猪跑又爱凑热 闹的善良老百姓的孔方兄罢了。
另一个印象就是今天文坛上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了,什么流派都有,不是 英雄就是枭雄,真够热闹,没看几天报纸,就几里八拉的出了不少人物,象那个 卫慧的上海女子,漂亮的容貌,精心的包装,什么《上海宝贝》之类绝对私隐都 翻出来炒——当然没拜读没发言权,这里套网络上几个人精儿的妙论充充数而已 。
相形之下,老一辈们也不示弱,刚大骂金庸的王朔也不甘示若,顺势而上也 来凑这千禧、新年的热闹了,炮制了本所谓第一本随笔集《无知者无畏》。翻了 一下,里面除了经典的《我看金庸》外,这小子连自己的皮都剥起来了,有《我 看王朔》,真是勇敢,煮自己的肉。
中国的人岁晚哪,都爱热闹劲,我们德高望重的赵忠祥老师又一脸愤愤不平 的来了,《岁月情缘》还是什么的,我连翻的兴趣都没有,就这么固执。耳边无 意的听到两北方同志的对话:“怎么赵忠祥也写起书来了?”另一个答:“咳, 他哪会写什么书呀。”
今天的图书市场,一个很深刻的印象是,我们的图书商人的确学会包装了, 无论大小出版社,出来的书一律精美绝伦,而且不光在表面包装上,连广告词都 十分的抢眼,语不惊人死不休。
逛完回来,又到了灯下闲读的一段美好时光了……
2000/1/29
-- 谈天说地之网易2000陪你倒数新世纪,
共同迎接千禧龙年的第一道阳光!
别忘了,还有玉郎的新个人版X-档案,
我们一起破译神秘天机!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6.190.1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