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彩云之南>>◆ 家山万里梦依稀——历史文化 ◆>>转载 祁云和他的动物世界

主题:转载 祁云和他的动物世界
发信人: bbbbwa(挖)
整理人: highpoint(2001-03-26 00:57:03), 站内信件
在我国摄影界,很少有人知道拍摄野生动物的祁云这个名字。

 
  十多年前,祁云在青海拍摄野生动物时,想和一位外国拍摄野生动物的摄影

师交流一下。可这位摄影师却傲慢地说:"拍野生动物,一是要有钱,要有雄厚的

经济基础,二是要吃苦,要冒险。别看你们中国人多,野生动物的片子你们拍不

出来。

"拒绝了他的要求。这深深地剌痛了祁云,他想:"这是对我们中国人的侮辱,

就象三十年代外国人称我们为'东亚病夫'一样。"因此他下决心,一定要拍好

自己的动物世界。
 
   1986年祁云身背行李和器材。来到鄱阳湖拍白鹤。在这里他意外地碰上

一位"伯乐",即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的制片人王洋。此后他开始了与中央

电视台合作,边拍电视边拍照片,他先后拍摄了《黑颈鹤》、《黑鹤》、

《白唇鹿》、《青海野生动物》等片。1990年他赴西藏开始拍摄

《西藏野生动物》系列片。 

   祁云拍摄野生动物都是生活在荒郊野外。一种动物至少要拍一年,

要拍它的生存、繁衍,一年拍不好,第二年又去,条件十分艰苦,很少

有人愿意和他去,祁云常常是一个人拍摄。白天他注意力都集中在拍摄

对象上,可是那漫长寂寞的夜晚,他住在野外的简易帐篷里,一个人闷

得发慌时,就唱唱歌,吹吹巴乌。有时觉得自己快不会说话了,就对着

旷野大声呼喊。由于经费非常紧张,而他又不愿放弃对野生动物的拍摄,

他吃过野菜、卖过血。压缩饼干和方便面成了他主要的食物。 
   
   野生动物摄影中国际公认的"最危险的行当",第一次拍摄都对生命有

威胁。比如在西藏拍秃鹫,秃鹫是种猛禽,习性在悬崖上筑巢多久孵化,

为了拍到这一镜头,他将摄像机架在巢内,采用遥控拍摄。摄像机的胶片

每盒只能拍两分半,每拍完一盒,就要去换一次胶片。他必须从山后爬上

山顶,用登山绳沿悬崖降下去,用最快的速度换好胶片,再从原路返回。

这样上下一次悬要花两个多小时,经常是冒着狂风暴雨,秃鹫在孵化期间

特别富于攻击性,看见悬崖上有人就猛扑过来,用嘴啄,用翅膀或爪子攻

击,此时他就缩紧全身,贴近绳子,紧靠悬崖。 


   1993年4月,祁云去拍珠峰冰川和冰塔林。一进入冰塔林,他就被这

罕见的冰雪地貌奇观迷住和陶醉。在这千奇百怪,鬼斧神工,晶莹剔透的

冰塔林里,他忘记了孤独和危险,只想将这些旷世奇景摄入镜头。他不停地

走、不停地拍。他忘了时间,忘了自己,忘了一切,遮阳镜也丢了。抬头已

到登山队第三号营地,他知道已接近海拨7300米,已达到影视拍摄从未到过

的高度。这时他已感到精疲力尽,两腿发软,一屁股坐下就昏昏沉沉地睡着

了。待他醒来,月亮已挂在半空。一种求生的欲望使他顽强地走下山。4根

救生铝杆和登山绳拯救了他的生命。冰川挡道,他柱着铝杆攀登。不小心掉

进冰缝里,他拉着登山绳,抓住横担在冰缝顶端的铝杆向上爬。 

   在登山营地,人们见祁云深夜12点还未回来,就急忙找登山队长旺加,

旺加一听也着急了,决定天一亮就分头寻找。凌晨一点,祁云却肩背一套

完好的器材,奇迹般地回到了营地。第二天祁云脖子肿大,不断咳嗽,

吐痰带血,支气管破裂,从此落下后遗症。因雪光剌激,眼睛三天什么也

看不见,他还以为自己眼睛瞎了。 
   
   青藏高原海拔高,体力消耗大,一般人到海拔5000米就呼吸困难,意识

模糊,而祁云在海拔7000米还要拍片子。许多人在青藏高原呆几天就感到受

不了,可祁云每年都要在那里工作8个月以上,而且锲而不舍地干了10年。

祁云的劳务费却少得可怜。开始每天补助5元,是一般野外工作的待遇,后

来加到8元。最后在王洋的努力下破例给了10元。 

  王洋称祁云为"中国野生动物摄影第一人",又戏谑地称他为"中国第一

大傻"。他的这种"傻"劲,"傻"得可受,让人敬佩。王洋说"12亿中国人,

真正踏踏实实,十几年如一日拍摄野生动物的没有几个人,而中国还有那么

多野生动物没有拍。"

   祁云1955年出生在云南省思茅地区景谷县的一个傣族村寨,从小失去

父母,是奶奶把他抚养大的。高中毕业后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到县文工队工

作,因他是农村户口而被拒之门外,后来他到洪景农村投亲,1975年终于

考上了西双版纳歌舞团,成为一名提琴演奏员。1980年他调西双版纳群艺

馆搞摄影,曾用上海4A型相机到密林中拍野象,差点把命都丢了。他把拍

到的照片自己放大制作后贴满宿舍的四周墙壁。他拍的照片很有灵气。 

   1982年他调到云南电视台新闻部工作后,迷上了野生动物摄影。

他自费跑遍了云南自然保护区和全国部分自然保护区,拍摄了不少珍稀的

野生动物。1986年他借调到中央电视台。他开始住在中央电视台办公室,

可两年时间一满,人家就不让住了,野生动物拍摄的计划还未完成,

他只好搬到北京电视台的地下室,十二个人住一间,上下床,每天收费5元,

其条件可想而知。他未尝不想租间房,住得舒适一些。可他长期在外,

没有回原位参加过评职称、调级,仍拿1986年离开云南前的工资110元。

家庭也因此破裂,也没有一件家用电器。 

   1997年他荣获全国首届"地球奖"。但他拍摄的《西藏野生动物》

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时,他只好到街头的小商店里看电视。 祁云离开

云南电视台多年,单位不知他到底在北京做什么。1997年下半年找到中

央电视台看望他,他仍在拍野生动物,住在一间狭小、拥挤、潮湿的地

下室。

   此时因王洋正患尿毒症卧病在床,祁云失去了他的支持,也没有

经费,正处于困境。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需要象他这样的,

可他不是北京户口,也进不了。

   1997年底祁云终于回到阔别十多年的故乡。 现在他有了个一

居室的住房,条件比在北京时好多了。可他的心仍在牵挂着未完成

的动物世界。 

 




----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