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lizhide__1(弘远)
整理人: zdzd127(2001-02-23 11:18:38), 站内信件
|
首先,在磁头技术上,没有革命性的突破;现在的硬盘还是使用GMR(巨磁阻磁头技术),而这项技术早在1998 年就已经出现,现在各大厂商做得工作也只是在原有GMR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推出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等GMR磁头。磁头技术革新的直接好处就是硬盘单碟容量可以做得更大,而单碟容量增加后,同样的容量将能够使用更少的盘片数,这将大大的降低硬盘的生产成本与生产复杂度。不过纵观2000年硬盘市场,我们也看到了,这一年来硬盘的单碟容量也有了不少的提升,从年初的单碟容量10GB提高到了现在的单碟容量20GB。
其次,在硬盘电机技术上,没有任何进展;硬盘电机技术直接联系着硬盘转速的大小,如果能够使用更好的电机技术,硬盘转速将能够做得更高,可是我们看到目前IDE硬盘的最高转速还是保持在7200RPM,虽然有15,000RPM 的希捷酷鱼X15硬盘出现,但是那也是1999年就已推出的产品,而且是SCSI硬盘产品。当然硬盘转速提升后会牵扯到许多问题,最明显的就是硬盘的工作发热量与工作噪声会随之而大幅度地增加,在目前对这两方面问题还未找到很好的解决方案之前,一味地提高硬盘转速将会减小硬盘的工作稳定性与可靠性。
第三,在硬盘技术上,也没有太大的突破;对于IDE市场,1999年可以说是Ultra ATA/66的天下,它支持最大的硬盘外部数据传输率为66.7MB/s。到了2000年昆腾公司联合英特尔等芯片组巨头共同推出了ATA/100标准,在理论上它支持的最大硬盘外部数据传输率为100MB/s,同时在处理器厂商、芯片组厂商、主板厂商及硬盘厂商的努力下,ATA/100成了2000年接口技术的主角。但是我们看到,ATA/100相对于ATA/66给我们带来的性能提升也是非常有限得。而对于SCSI 市场,最新的接口为 Ultra 320 SCSI,它是在Ultra 160/m的基础上推出的新一代SCSI接口类型,理论上它支持最大的外部数据传输率为 320MB/s,可是由于受到硬盘内部与连续数据传输率的限制,目前的硬盘速度还根本无法达到这个标准。
除了上面所列的IDE、SCSI传统硬盘接口外,2000年中也出现了一些“另类”的硬盘接口类型,如IEEE1394(火线)接口,不过它主要面向得是便携市场,而且在IEEE 1394标准也还没有得到大范围的推广。
第四,在硬盘的数据保护与震动保护技术上,也停滞不前;如昆腾公司的DPS(Data Protection System,数据保护系统)与SPS(Shock Protection System),在去年即1999年就已有DPS II和SPS(TM)出现了,可是现在呢?我们没有听到任何关于此项技术更新的消息。还有如西部数据公司的Data SafeGuard(数据卫士)技术,好像在有了WD硬盘后不久就推出了,现在还是老样子,IBM公司的DFT(Disk Fitness Test)、迈拓公司的MaxSafe 与 ShockBlock(TM) 及希捷公司的SeaShield 技术等也是一样,在2000年中我们看到它们都停滞不前了。可能是因为在这一年中硬盘的其它技术没有太大的突破,所以硬盘的性能(如数据传输率)并没有太大的提升,这使得原来的那些保护技术完全能够满足目前硬盘的需求。
第五,在硬盘的数据缓存技术上,也没有前进;我们现在能看到的IDE硬盘的最大数据缓存还是2MB,虽然SCSI 硬盘的数据缓现在有了8MB甚至16MB得了,可是那毕竟是SCSI产品,普通“百姓”还是无钱过问。原来说快速存储器颗粒贵,给IDE硬盘增加高速缓存将会影响到硬盘的生产成本,可是现在呢?现在大家都看到了国际内存颗粒的价格都在狂降……。
真是一不小心脱口说出了2000年硬盘市场的五点不足,不过在看到其缺点得同时我们也应该肯定2000年硬盘的发展。
首先,给我们最大的感觉就是硬盘的容量大幅度地增加,早在2000年年中,存储器业内巨头IBM就已推出了总容量高达75GB的“玻璃之星”(Deskstar 75GXP),接着IDE硬盘的主力军迈拓公司不甘落后,推出了星钻一代(DiamondMax 80),它的总容量达到了80GB,超过了IBM的“玻璃之星”,而年末时在美国著名赌城拉斯维加斯举行的 Comdex/Fall 2000 上,硬盘业的另一位巨头希捷公司在展会上展出了酷鱼180(Barracuda 180),它破天荒地将硬盘总容量提高到了180GB,不过看了希捷公司公布的硬盘参数来看,它总盘面数也高达22面,磁头数有11个,至于售价当然也是不菲,超过5位数了。
其次,在硬盘的传输率上;我们能够感觉到现在的硬盘比以前快多了,现在一般IDE硬盘的内部数据传输率有40~65MB/s,这在1999年的IDE硬盘上是看不到了;虽然硬盘的接口技术还是延用老式的IDE及SCSI接口,但是在原来基础上所推出的新型接口对硬盘数据传输率的提升也是非常有帮助得。如SCSI接口新秀 Ultra 320 SCSI,在理论上它能支持的最高传输率为 320MB/s,这是原来Ultra 160/m SCSI所支持最大传输率的两倍。
第三在便携硬盘技术上;2000年,随着移动办公的进一步拓广,人们对便携型或移动性存储器的需求也与日剧增,各大硬盘与硬件厂商都对便携硬盘技术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因此出现了不少这类硬盘产品,最常见得就是使用IEEE1394(Firewire,火线)接口与USB接口的硬盘,比较典型的产品有西部数据公司推出的火线硬盘与国内华旗公司推出的爱国者移动硬盘。
---- ▇▇▇▇▇▇▇▇
▇网易虚拟社区▇
▇ 弘 远 ▇
▇之灌水专用章▇
▇▇▇▇▇▇▇▇
各位迷惘的朋友们,欢迎来宗教信仰和我们一起讨论人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