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whitesnake(maya)
整理人: kgb(2001-02-17 17:49:02), 站内信件
|
乐评人: 陶然
作为中国新生代乐队的常年精神赞助商,笔者曾在2000年1月撰文预测新生代主流摇滚乐队的三大走势,分别为Melodic(旋律化)、Crossing-Over(融汇性)和Schizophrenic(精神分裂性),现在回望,几乎无人不中招,百无禁忌的甜美旋律;庞杂的音乐来源;以及(就整张专辑而言的)高兴时乐死、忧伤时愁死的复杂的情绪表现,已成为这一代独立音乐的路标。“达达”也未出此局。
纵观“达达”乐队的首张专辑《天使》,音乐、理念、外形这三大要素之中最为抢眼的乃是音乐旋律,从开篇至结尾,毫无艰涩之处,甚至连“节日快乐”这样的以“说”为主的歌曲、抑或以缓板氛围伴奏开头的无词歌“1999”之中,也有清晰的旋律可循。而其中最出跳的作品,应该算是“化学心情下的爱情反应”、“我的天使”和“瞬间”,同时,这三首作品也可以算是达达乐队的音乐取向的代表之作。
按达达们的说法,他们的音乐影响来源于英式摇滚。作为听众,笔者认为专辑中最完整地体现这一影响的作品是“瞬间”,从吉他音色到调式走向再到主唱在高潮部的唱腔,一听便知是九十年代末期的Chinglish Rock(自己瞎编的分类名词,为Chinese-English Rock的缩写,戏说用的)。当然“1999”也够British,但没有“瞬间”来得完整。相比较而言,“我的天使”更接近于中文流行曲,而听觉感受最奇怪的应该算是“化学心情下的爱情反应”,那种甩腔甩调的、类似于戏曲的唱法是我们在现代音乐中绝少听到的,音乐处理得很有意思,不但能和西化的伴奏融为一体,而且更在副歌部分接入了一段英味十足的伴唱,有趣。
由此可见,达达乐队的音乐脉络可分为三类:以“瞬间”、“1999”、 “暴雨”、“UNO”为代表的纯西化Brit-pop;以“我的天使”、“节日快乐”、“玩偶”、“毛病”、“荒诞” 为代表的中式独立流行曲;以“化学心情下的爱情反应”、“五分儿”为代表的特色音乐。这三类元素也可以分别被形容为是这张专辑的“骨”、“肉”、“皮”。
---- 我苦、我悲、我惨!
神啊,赐予我力量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