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音乐天地>>● 摇滚音乐>>各类进口音乐>>乐队乐人>>Marilyn Manson>>Marilyn Manson:Holy Wood(In the Shadow of the Valley of Death)

主题:Marilyn Manson:Holy Wood(In the Shadow of the Valley of Death)
发信人: whitesnake(maya)
整理人: kgb(2001-02-16 20:13:22), 站内信件
TRANSSHIPMENT

乐评人: 离开

《Holy Wood》应当算是Marilyn Mason自称的“三联张”里的最后一张,前两张是代表工业突破的《Antichrist Superstar(反基督超新星)》(1996)与旋律化的《Mechanical Animal(机械动物)》(1998)。在这张专辑发行之前依稀可以闻到从Marilyn Manson阵营散发出的一丝丝绝望气息,《Mechanial Animal》精致的glam-rock 讽刺抚慰了先前对Manson世界观不满的部分人,却得罪了那些核心听众--新哥特孩子,就连Manson自己的态度都很矛盾,他一会儿对评论表示不屑一会儿又对歌迷表示报歉。在最近所接受的采访中,Manson总在说“老歌迷们,别担心,这张新的一定是张反基督的”。

    是啊,出乎期盼之外,与其说《Holy Wood》与Trent Reznor制作的96年专辑类似,不如说它与《Mechanical Animals》有更多的共同之处。当然,新单曲“Disposable Teens(一次性青春期)”(有着对Beatles的滑稽模仿,“You say you want a revolution/Man, I say that you’re full of shit”)里锋利的工业riff可以借ACSS的名题为“The Beautiful People Pt. 2”。但总体来说,Manson已经不再站在工业这一边(虽然他曾经是工业的坚定战士)。取而代之的是,他和他的乐队将全副精力集中在经典摇滚的大串联上,从Beatles(“Lamb of God(上帝的羔羊)”里“Nothing’s gonna change the world”是John Lennon的“Across The Universe(穿越宇宙)”的回音)到Pink Floyd(《The Wall》史诗般的阴暗色彩渲染了整张专辑-不仅在音乐上而且还体现在Manson厌世的存在主义歌词上),再到David Bowie(《Mechanical Animals》里的美学)。

    这张模仿秀的高潮在“Target Audience(目标观众)”,--悲叹在电子社会中个人力量的丧失,以Alice Cooper的“Desperado(亡命之徒)”开场,在行进过程中变体为Black Sabbath的riff-rock,最后用The Beatles“Hey Jude”里的“na-na-na-na”谢幕。虽然在歌词上Manson仍然高举着让-保罗-萨特,但在音乐上却与经典摇滚结盟,这与他们所蔑视的rap-rock和new-metal一伙(Limp Bizkit,Deftones)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我苦、我悲、我惨!
神啊,赐予我力量吧!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