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山城故事>>★ 风光旖旎小三峡 ☆〖旅游服务指南〗★>>☆【重庆旅游风景介绍】☆>>重庆十大旅游区之长江三峡黄金旅游线(一)

主题:重庆十大旅游区之长江三峡黄金旅游线(一)
发信人: cliffwang(60分万岁)
整理人: zchcp(2001-02-16 23:11:51), 站内信件
长江三峡黄金旅游线

从重庆到宜昌的长江三峡旅游线,是以闻名于世的三峡文化和灿烂的三国文化及精湛的名胜古迹和雄伟壮观的山水风光构成,主要包括沿江两岸的涪陵周易园、白鹤梁水下石铭、丰都名山、“江上明珠”石宝寨、“文藻胜地”张飞庙、“三国遗迹”白帝城、八阵图、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屈原祠、三峡大坝、古黄陵庙、三游洞、南津关等风景名胜,是集游览观光、科考怀古、艺术鉴赏、文化研究、民俗采风、建筑考察等为一体的国家级旅游风景名胜区。 

曰:“三峡天下壮,请君乘船游。”重庆为“旅游黄金线”—长江三峡的最佳起止点。川江沿岸风景如画,水光山色宜人,名胜古迹繁多,风光四季各异。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南津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全长193千米。其中瞿塘峡长8千米,巫峡长44千米,西陵峡长76千米。其余65千米则是衔接三个峡的两段丘陵河谷。 

游览长江三峡可从重庆朝天门乘船顺江东下,亦可在湖北宜昌乘船溯水西上。每天有数班次豪华旅游船、普通游船、各型客轮往返于重庆至宜昌、汉口、上海之间,游人可按自己的要求选择船班。 
 
涪陵周易园 
 
原名点易洞,位于长江北岸,与涪陵城隔江相望。据《舆地纪胜》和《涪州志》载,北宋程颐曾在此注《易》6载,写成理学代表作《易传》,程氏理学由此发祥。园西壁上刻有“点易洞”字迹。 

“点易洞”是一人工开凿的石洞,现今洞口上方尚有“点易洞”三字。洞内有朱熹游此的题诗:“渺然方寸神明舍,天下经纶具此中,每向狂澜观不足,正如有本出无穷。” 

周易园中心景点为一长400米、高20米的摩崖石刻,上有黄庭坚、朱熹、陆游、王士祯等历代名人书法手迹80余幅。崖上有佛塔一座、佛龛若干。 

此外,园中还有碧云亭、钩梁堂、致远亭、三畏斋、三仙楼、四贤堂、北岩书院等遗迹。 

涪陵距重庆市区120千米,城区位于长江南岸,秦代为巴郡枳县。涪陵地处乌江天险出口。因原乌江称为涪江,加之巴国先主陵墓多在此地,故涪陵取“涪江”、“陵墓”首字集成地名。涪陵是中国的榨菜之乡,生产榨菜已有百多年历史。涪陵榨菜以鲜、香、嫩、脆驰名中外。 
 
白鹤梁水下石铭 
 
位于涪陵区城北长江江心,是一块长约1600米,宽16米的天然巨型石梁。石梁仅冬春枯水期露出水面。相传唐时尔朱真人在此修炼,后得道,乘鹤仙去,故名。 

石梁上刻有自唐广德元年(763年)至当代的石刻题记164段,其中水文题记108段;石鱼图14尾,其中作水文标志者3尾。题刻、图像断续记录了1200余年间72个年份的历史枯水位情况,对研究长江中上游枯水规律、航运以及生产等,均有重大的史料价值。1974年在巴黎召开的国际水文工作会议上,中国代表团以《涪陵石鱼题刻》为题,向大会提交报告,白鹤梁的科学价值遂得到世界公认。 

白鹤梁上还有黄庭坚、朱熹、庞公孙、朱昂、王士祯等历代骚人墨客众多的诗文题刻,篆、隶、行、草皆备,颜、柳、黄、苏并呈,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故有“水下石铭”之美誉。 

白鹤梁已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峡工程建成后,白鹤梁将被淹没,国家已于1993年立项,拟将其建为大型水下博物馆。 

白鹤梁上的石鱼石刻,有着重要的科研和史料价值,又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历来为世所重视。它既是长江枯水位的历史记录,又有“石鱼出水兆丰年”和“年年有余(鱼)”之意。因此,古人在白鹤梁上刻有“枯水季节,若石鱼出水面,则兆年丰千年如许”的石刻题记. 
 
小溪风景区 
 
位于涪陵境内,距城区14千米。风景区既有神奇幽深的溶洞瀑潭和风光旖旎的山川景色,又有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被誉为“千里乌江第一景”。 

主要景观有古道通幽、天桥卧波、溶洞巴王府、溶洞神仙府、地下龙宫等5处。天桥卧波中的天生石拱桥最负盛名。桥共有3座,其中一座长100米,宽20米,高60米,堪称鬼斧神工。 
 
小田溪巴王墓群 
 
位于涪陵白涛镇陈家嘴村小田溪,距城区20千米。 

此墓群发现于1972年。当年4月,乡民在挖土制砖时,发现铜剑、铜镇、编钟、兽头等重要文物。同年10月下旬,四川省、重庆市博物馆和原涪陵市文物工作组,对古墓群中的三座进行发掘、清理,出土兵器54件,生活用具41件,生产工具8件,乐器37件,其他文物52件。铜器上多虎纽、手心纹、花蒂纹等,具有明显的巴文化特征。从其“王”字图语铭文、错金铜编钟等器物判断,当为巴国王室墓葬,与《华阳国志》记载相符合。其中一套编钟共14枚,曾在外国展出。 

据《华阳国志·巴志》载:“巴国先王陵墓多在枳”,枳即今之涪陵。小田溪发掘出的三个战国时期的巴王墓葬,证实了史书记载。三个巴王墓出土文物达192件,为研究巴人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丰都名山 
 
位于长江北岸,距重庆市区172千米。两千多年前的西周初年,丰都即隶属巴国,曾作过国都。秦汉时为枳县地。东汉永元二年(90年),因城东有平都山,改名平都县。隋代取长江中“丰稳坝”首字与“平都山”之“都”字改称“丰都”。 

名山古刹多达27座。“阴曹地府”塑像群分别模拟人间诉讼、法庭、监狱、酷刑等,构思奇特,神态逼真,集中反映了中国人的神和鬼、天堂和地狱的观念。山上还有苏轼、陆游、范成大等历代名人的碑刻题咏。 

与名山毗邻,位于丰都西北隅的双桂山,亦是游览胜地。山上有100多个品种的树木共50余万株,其中珍稀树木20余种。山上主要景点有孔庙、鹿鸣寺、苏公祠、恩来亭、护国亭、良缘亭、贺龙阁等。 

名山由来-古平都山即今名山。因北宋苏轼题诗“平都天下古名山”更名。“鬼国幽都”之说由平都山而起,据《丰都县志》和晋人葛洪《神仙传》载,民间传云,汉代王方平、阴长生两方士曾于平都山修炼成仙,道家遂于此山设天师,并将其列为“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一”。后人附会“阴、王”为“阴王”,平都山亦渐附会为“阴都”。 
 
三峡库区
 
    长江第一水利工程 为了进一步开发长江水利资源,国家即将在宜昌市三斗坪建造超巨型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建成后,水位将上升 1 00米,高赂出平湖。据统计,在三峡库区内,被淹没的有国家级保护文物一处谰白鹤梁(是古代的一部珍贵的千年水文资料入省级保护文物 5处,县级重点保护文物 10余处,
 
 届时四川省丰都的鬼城将成为鬼岛,石宝寨将成为江中楼阁,张飞庙将被迁,奉节将全淹,白帝城将成为孤岛。从峡谷景观来看,楚门雄风大失,巫山朝云暮雨有无变化尚难预测,西陵峡则成风平浪静。然而事物总是一分为二,有失必有得。三峡大坝建成后其雄伟壮观的大坝长达 2000米,犹如一座横跨长江上的“水上长城,这必将成为吸引中外游人的新景观。
 
    另外长江两岸众多支流风光奇特,过去由于山水阻塞“藏在深闺人未识”,水位抬高后定会开发出更多新奇异常的景点。再有,水位抬高,长江两岸溪沟进水,此时可望出现很多水上蓬莱,从而造就出第二个景色秀丽的千岛湖
 
 
石宝寨 
 
位于重庆忠县境内长江北岸边,距忠县城45千米。此处临江有一俯高十多丈,陡壁孤峰拔起的巨石,相传为女娲补天所遗的一尊五彩石,故称“石宝”。此石形如玉印,又名“玉印山”。明末谭宏起义,据此为寨,“石宝寨”名由此而来。 

石宝寨塔楼倚玉印山修建,依山耸势,飞檐展翼,造型十分奇异。整个建筑由寨门、寨身、阁楼组成,共12层,高56米,全系木质结构。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经康熙、乾隆年间修建完善。原建9层,隐含“九重天”之意。顶上3层为1956年修补建筑时所建。 

寨内有三组雕塑群像,其一为巴曼子刎首保城的故事,其二为张飞义释严颜的三国故事,其三为巾帼英雄秦良玉的故事。 

寨顶有古刹一座,名“兰若殿”;寨下有古朴雅致的石宝街。 
 



----
太阳当空照,
花儿对我笑,
小鸟说:
“早早早,
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
我去炸学校,
从来不迟到,
绳一啦,
赶快跑,
“轰”的一声学校不见了。
  

[关闭][返回]